《14.3因式分解(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三节《因式分解》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评价反思六个方面来具体阐述。
一、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因式分解是代数式的一种重要恒等变形,它是学习分式的基础又在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函数中有广泛的运用.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原理,而且又为后面学习因式分解作好准备.因此,本节在整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①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理解它与整式乘法在整式变形过程中的相反关系;
②使学生了解多项式公因式的意义,初步会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二)能力目标
① 培养分工协作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及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②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对比、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难点:识别多项式的所有公因式.
二、 教法分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是不能为教师所传授的,而只能为学习者所构建.”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接)受过程,也不是机械的告诉与被告诉的过程,而是一个学习者主动学习的过程.因而,本节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探讨和交流进行教学,结合讲练结合法、谈话法等展开教学.
三、学法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我主要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归纳,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并使学生从中体会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介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复习引入、新知讲解、例题讲解、巩固练习、课时小结、布置作业。
复习引入:
给出以下几个式子
m(a+b+c)=ma+mb+mc;
x(x+1)=+x;
a(x-y)=ax-ay;
ma+mb+mc = m(a+b+c);
+x=x(x+1);
ax-ay= a(x-y).
从而通过类比得出因式分解的概念,同时也为如何找公因式以及用如何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作铺垫.
新知讲解:
从前面引入的(4)(5)(6)三个小题可以观察出每项含有相同的因式,从而得出公因式的概念.
设计意图:提出公因式的概念,为后边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奠定基础.
因式分解
+x x(x+1)
乘法公式
例题讲解:
例 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1) 8a3b2 + 12ab3c ;(2) 2a(b+c) - 3(b+c).
巩固练习:
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1)-b-0.5;(2)x(2a-b)+3y(b-2a)
(3)-3a3b2 + 9ab3c- ab2c (4)a3(a-b)2 – a(b-a)2c- a(a-b)2c2
课时小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a. 因式分解的概念;
b.确定公因式的方法;
c .用提公因式法来分解因式的步骤;
d . 提公因式法来分解因式应注意的问题.
布置作业:
1、P115 1、2、3题(必做)、P1191题(选做);
2 、思考:将4-9分解因式.
五、板书设计
《14.3因式分解(第一课时)》
因式分解的概念; 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的区别; 公因式的概念; 找公因式应注意: 例1: 例2: 练习: (1) (2) 引入: (4) (5) (6) 作业:
六、评价反思
这节课是本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根据当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进行自主知识建构的原则设计的.
这节课授课过程已经完成,在授课过程中发现:(1)学生按照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将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后又将因式分解的结果按照乘法法则又计算成多项式的形式,这是由于学生对因式分解的概念不清晰、分解因式与乘法计算之间的关系没有弄清楚导致的;(2)学生提取公因式有不完整、通过纠正还需要再提取剩余的公因式的现象,介于以上这两种现象我觉得应该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以上是我的说课,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