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4.2气温和降水(2) 课型 新课 课时 1 序号 2
课标分析 课时目标:1、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2、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教材 分析 本课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天气等基本概念后,进一步对气温和降水的学习。根据课标要求,学生需要掌握: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世界降水量分布图和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本节中学生对教材中理解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分布不容易理解和归纳,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目标偏离,应着重在图的阅读分析上下工夫。关系建构: 资源挖掘:通过动手画降水柱状图让学生掌握降水柱状图的特点。
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经验:气温曲线图、等温线图。已有生活经验:降雨是我们生活中常有的自然现象。已有策略经验:知道降水存在时间、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学习困难障碍:读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不强。学生个性差异:读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参差不齐。
教学目标 1、能概括出形成降水的基本条件。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能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通过读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通过读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难点: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突破措施:通过绘图、读图分析突破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预设与补救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洪涝与干旱”。为什么? 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思考 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初步知道降水存在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
讲 授 新 课 降水 1、出示图片,思考降水的形式? 2、讨论:降水形成的条件? 小组展开讨论 冰雹的形成过程
降水的变化 活动一:降水的时间变化 1、掌握降水柱状图的读图技巧 2、课本P65“活动” 3、课本P66“活动”——绘制降水柱状图活动二:降水的空间变化 1、课本P67“活动”2、归纳小结 读图、绘图 小组讨论、展示 现场点拨绘图中存在的问题。 指导同学们注意图例
作业布置 必做:《导学测评》P21 1-7题。选做:《导学测评》P2 8、9题。
板书设计
复盘反思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