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春风拂面》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春风拂面》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20 13:0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春风拂面》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做模拟“风的形成”的实验。通过搜集资料和实验,了解风的成因。
2、能用5个以上的词汇来描述不同的风。
教学重难点:
学会做“风的形成”模拟实验,了解风的成因。
教学准备:
“风的形成”实验器材一套,包括:(香两根以上、蜡烛一根、有空玻璃罩一个)。
教学过程:
回顾、展示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节《气象万千》,谁能向老师展示一下自己学到的知识?(生自由说)
二、导入
?1、教师引导:?春天的花娇艳美丽,春天的草绿意盎然,春天的风又是什么样的呢?
?2、你能用什么词语来描写春天的风?(和风送暖、春风拂面……)
?3、除了春天的风,还有什么季节有风?
(1)、夏天的风怎么样?
(2)、秋天的风呢?
? (3?)、冬天的风感觉怎么样?
4、外星人友友在自己的星球上没有遇到过风,现在他来到我们的星球上,感觉到了风的存在,他感到很好奇。一直问个没完,同学们对风也有不明白的地方,
大家一起来看友友的“问题银行存折”吧。
三、猜想与假设
?(1)、引导选择风是怎样形成的?
?(2)、引导学生猜想风是怎样形成的。从以下三方面思考:
A、刮风时有什么现象?
B、你能看见风吗?
C、你能利用身边的材料产生风吗?
?(3)、小组讨论
?(4)、小组汇报并解释自己的猜想和假设。
?(5)、教师说出自己正确的猜想和假设。(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四、通过实验验证假设
1、讲述:空气为什么流动成风呢?学生自由阅读教材中第14页的“知识链接”,师解答学的疑问。(也可以边讲边画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模拟实验来解释我国冬季北风的成因。
?A、引导学生观察书上15页的实验。
B、教师介绍实验器材和实验箱的构造及实验方法。
?C、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D、提问引导学生观察。
(必要时可讨论)
?(1)、在模拟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点燃蜡烛前香的烟是怎样流动的?
?(3)、点燃蜡烛后香的烟流动路径发生了什么变化?
?(4)、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蜡烛燃烧的热量使南方空气受热膨胀、变轻、上升,从烟囱排出;南方空气少,压力变小,冷空气从箱北方的孔流入补充,向南方移动,然后又受热上升……从而形成空气流动,产生一股小风,这股风的动力就是蜡烛燃烧的力量)。
E、小组讨论:
1、我们从实验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教师巡回指导。
F、总结:
是蜡烛燃烧的力量使空气流动形成的。
《春风拂面》教案
教学目标:
?我对目标叙写的结构分析:首先,我将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分为三块:不同的风、风形成的原因、实验验证。接下来我分别从知识地位、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学习经验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不同的风是本节课的重点,行为动词我确定为说出、描述;行为条件是结合生活情境和经验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行为程度我确定为合适,只要学生能说出合适的词语即可,对于这一点学生有一定的前备经验。风形成的原因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行为动词我确定为描述,行为条件是在搜集资料和阅读知识链接、小组讨论中得出,原因一定要准确;实验验证是本节课的难点,行为动词我确定为操作,学生在能正确解释风的成因的基
础上进行验证,方法必须正确,学生无前备经验。
基于以上分析和思考,我确定如下学习目标:
?一、说出5个以上合适的词语来描述不同的风。
?二、通过搜集描述风的资料和小组讨论,描述出风形成的成因。
?三、能正确操作模拟“风的成因”的实验。
教学重难点:
学会做“风的形成”模拟实验,了解风的形成原因。
课前准备: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共安排五个环节:
(一)搜集关于描述风的相关资料;
(二)提出关于风的问题,填入问题银行;
(三)选择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
(四)搜集资料,解释风的成因;
(五)做空气对流实验,模拟风的形成。依据内容安排,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搜集资料和实验,描述出风形成的原因和正确操作验证“风的成因”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气象万千》,谁能向老师展示一下自己学到的知识?然后导入新课:春天的花娇艳美丽,春天的草绿意盎然,春天的风又是什么样的呢?(描述不同的风)
?二、探究风的成因:
1、学生思考有关风的成因的几个问题;(猜想和假设)
2、搜集有关风形成的资料,引导学生得出风形成的原因。
?三、做空气对流实验,模拟风的形成。
?四、总结
设计理念: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课上我提供充分的科学体验机会,使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并且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