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1 17:3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
北齐西魏北周十六国北朝南朝梁齐东晋西
晋魏蜀吴隋前秦统一
黄河流域淝水之战581年589年1温故知新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的建立与统一二、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三、开凿大运河目
录四、隋朝的灭亡“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赵翼 杨坚出身于汉族军事贵族集团,其女儿是北周皇后。581年,年仅8岁的静帝继位。杨坚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他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逼迫静帝退位,轻易夺取政权。一、隋朝的建立时间:581
人物:杨坚(隋文帝)
都城:长安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进改南方陈国。陈朝后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北 周陈长安 589年581年影响:
⑴ 结束了长期分裂(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局面
⑵顺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隋朝的统一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创立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开皇之治”经济的迅速恢复发展,人口、垦田大幅度增长,疆域辽阔、国力强盛。隋朝经济的繁荣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人口大幅度增长,国家储存的粮食、布匹可供政府五六十年的开销。(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审核机构)创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相权一分为三1、相互牵制,加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
2、分工合作、提高行政效率
3、君主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三省的制约久旱逢甘霖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人生四大幸事金榜题名时大雁塔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创立科举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如果你是主考官,下面哪个人有资格做官。 王富贵的简历
出身:高门权贵的子弟
学识:写文章一塌糊涂,平庸之极
人品:欺善怕恶,为富不仁 张有才的简历
出身:一贫如洗,草根阶层
学识:出口成章,真才实学
人品:为人正直,敢于直言魏晋南北朝时期,vs科举制诞生的背景张有才王富贵皇帝这样能不能选拔出有用的人才?
按身份出身来选拔官员太不公平了!!对我的统治有利吗?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门第,不太注重才能。科举制2、形成历程:(1)隋文帝废除前朝选官制度,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3、含义:“科”指考试科目;“举”指选举人才,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4、目的:破除贵族垄断官吏选拔权陈子昂王维张九龄王昌龄 岑参 柳宗元 韩 愈 他们都是及第进士他们都是及第进士欧阳修 王安石 司马光 蔡元培 科举制评价:
利:①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行政效率;
③促成重学风气;
④相对公开、公平、公正。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 ,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废除了。科举制的废除“隋朝大运河 ” ?三、开通大运河第一课 隋朝统一后,政治中心长安和洛阳人口激增,粮食供应不足,而江浙一带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资源丰富,十分繁华,为了保证有充足的物资供应,隋朝必须转运江南地区富庶的物产到北方。
南方广大地区大小起义又始终不断,隋王朝鞭长莫及。皇帝的烦恼……修大运河的目的:
1、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2、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涿郡(今北京) 洛阳余杭(今杭州)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京杭大运河: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三点四段五河2700多千米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运河风光 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探究: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
还是坏事?你怎样看? ??积极影响:为南北交通大动脉,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
消极影响:过度役使民力,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隋朝的灭亡“ ?四、隋朝的灭亡第一课 隋炀帝统一国家、巩固边防、开凿大运河、营建洛阳、定法律《大业律》、创立科举、招抚琉球等事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但隋炀帝为什么千百年来一直被作为暴君的典型代表受到人们人口诛笔伐?隋文帝厉行节俭,曾教训太子说:自古帝王没有好奢侈而能长久的。 604年七月,隋文帝病危,杨广派人入宫将父文帝杀死,又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死,缢杀之;遂即位,为隋炀帝。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增《汴水》暴政体现:营建洛阳、修大运河长城直道;
巡幸江南;三征高丽; ……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
——(唐)吴兢《贞观政要》福手福足:隋朝末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兵役,被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福手福足”。有的地区人民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起义军在发布的檄文中,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灭亡原因:直接: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根本:暴政短暂的隋朝——二世而亡 隋明帝 隋炀帝伪装的智慧
后世的暴君隋朝隋文帝隋炀帝 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发展经济创三省六部制,分科考试
创进士科,确立科举制;
开凿大运河;
营建东都洛阳;
修筑长城和驰道;
三下江都
三征高丽
繁荣一时,二世而亡历史上与隋王朝有着惊人相似的一个王朝是秦朝,这两个王朝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1)都结束了分裂,开启了统一;
(2)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
(3)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4)都因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的暴政引起农民起义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