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战争清单
战争历时 4年零3个月(1914、7-1918、11)
参战国家 33个
卷入人口 15亿,占当时世界人口的3/4
参战人员 7350多万人
伤亡人员 1000万人阵亡,2000万人伤残,共伤亡3000多万人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间接死亡 2000多万人
大战造成的灾难
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卷入人口 超过15亿(67%)
参战人员 7351万人
直接战死 约900万人
受伤 约2000万人
饿死、疫死者 1000万
终身残废 350万人
经济损失 3321亿美元
三 一战的影响
1. 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物质和精神的损失)
三 一战的影响
2. 国际格局带来变动
四大帝国瓦解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奥匈帝国
俄罗斯帝国
德意志帝国
1918年11月3日,基尔港水兵起义。
德国十一月革命
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发展
经济衰落:▲交战国经济受到重创,生产力水平远远低于战前,欧洲工业倒退了8年。
▲失去大量海外投资,在世界上的财政金融地位下降,对世界经济控制力不断减弱。
战前:
欧洲的海外题投资额每年高达3.5亿英镑,1913年世界制成品出口的60%来自欧洲的英法德三国。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
战后:
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开始从伦敦向纽约转移;1914-1918英国海外投资下降50%,1913-1920欧洲制造业下降23%。
世界制造业生产指数(1913—1925年)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开始从伦敦向纽约转移
1913 1920 1925
世界 100 93.6 121.6
欧洲 100 77.3 103.5
苏联 100 12.8 70.1
美国 100 122.2 148.0
世界其他地区 100 109.5 138.1
三 一战的影响
2. 国际格局带来变动
(1)西欧相对衰落:
经济衰退 (国际金融中心由伦敦转移到纽约)
政治危机(四大帝国瓦解,国内工人运动发展 出现一系列革命运动)
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动摇,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1913-1920钢产量占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石油占世界的2/3。到1929年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2%,大于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总和。到1919年,17个国家欠美国的债务达100亿美元。1913-1930,海外投资从20亿增至150亿美元,30%投放在欧洲,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
三 一战的影响
2. 国际格局带来变动
(2)美日崛起
美国:
表现:战后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战后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原因:
远离战场,本土未遭战火;参战前利用中立身份向双方提供军火、物资渔利;后期参战,捞取战利品
日本:
原因:
利用欧美列强无暇东顾之际向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扩展势力
协约国的大量军事订货。
表现:
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扩大;
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诞生。
1918年11月3日,基尔港水兵起义。
德国十一月革命
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发展
凯末尔领导了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
甘地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朝鲜反日的“三一”运动
“五四”运动
三 一战的影响
2. 国际格局带来变动
(3)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4)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1920.1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
三 一战的影响
2. 国际格局带来变动
(5)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联成立
三 一战的影响
3. 思想
反战和平主义思潮发展
社会主义思想发展
极端民族主义(复仇主义)思潮滋长
三 一战的影响
4. 推动科技的进步 影响人们的生活
三 一战的影响
5. 其他
客观上提高了妇女地位
促进了政府职能的改变
对经济进行干预
读史可以使人更加明智、宽厚和深沉。
一次大战给我们留下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
战争总是残酷的,和平那么美好。
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更应珍视和平、克服狭隘民族主义,实现和平崛起。
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让我们反对非正义战争,祈求世界和平!
小结: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根本原因)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评价
三对基本矛盾:
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
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结果
改变国际格局 思想 科技 其他
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过程(1914—1918)
三个阶段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科技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