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1 消失了的恐龙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1 消失了的恐龙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20 17:2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消失了的恐龙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
·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难点
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课件,有关恐龙种类、生活方式及绝灭原因的图文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的恐龙模型和图片等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对动物是不是很感兴趣呢?那你们知道有哪些动物比较大么?(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比较大的动物名称)
2、提问:那有没有动物比它们还要大呢?你知道恐龙有多大么?(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恐龙的大小情况)(课件对比展示)
3讲述:你们说的很对!有些恐龙是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最大的动物。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恐龙生活的那个年代去看看吧!(课件播放相关视频)
二、交流关于恐龙的经验。
1、谈话:课前请大家准备的恐龙图片和模型,都带来了么?
2、学生拿出各自带来的东西。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留一个人向别的组介绍,其余的到别的组参观。
三、认识恐龙
1、谈话:刚才同学们都从活动中认识了一些恐龙,现在我们就来一些谈谈自己的认识。
2、出示课文图片
谈话:书上这些恐龙你都认识么?(学生谈谈自己认识)教师进行说明
3、补充一些恐龙
谈话: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1.3亿年,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内,形成了各种外形奇特本领超强的群体。我们一起来看看着这些恐龙长什么样,有什么本领。(课件出示补充的恐龙资料) ?
四、介绍恐龙化石
1、提问:恐龙已经灭绝了,人们不可能在地球上找到一只活生生的恐龙,那人们是怎么知道古时候的恐龙长的什么样的呢?
2、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思考,提出各自的想法。
3、小结:人们是根据挖掘到的恐龙化石来推测它们在活着时候的各种情况的。(课件展示)
4、阅读15页文字。
讲解:恐龙死亡后它的牙齿和骨骼都不会立即腐烂,它们被埋在岩层中,时间长了就形成了宝贵的化石。科学家小心将这些化石挖掘出来,将它们还原成一具具完整的恐龙骨架,供人们进行研究、参观。
五、拼装恐龙骨架
1、出示梁龙等图片
提问:这些恐龙叫什么名字?你能为它们找到相应的化石模型么?
指名学生找找,说出自己的理由
2、布置任务:下面我们每组就来搭建一个恐龙骨架模型,比比那组速度最快
学生活动
【恐龙世界】
距今2亿多年到7 000万年前的中生代,是个“爬行动物的时代”,它们形态多样,各成系统,霸占一方。
向海洋发展的鱼龙和蛇颈龙,成了海洋中显赫一时的大动物。巍峨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的屋脊,科学家在海拔4800米高的土隆地区发现的鱼龙化石,体长10米以上,远远超过世界上已发现的和它同期的其他鱼龙。这证明了,在2亿年前,那里曾经是一片汪洋,是鱼龙腾飞跳跃的地方。
在海洋中能同鱼龙相匹敌的是蛇颈龙,它曾盛极一时,能在水中快速地追捕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身体较扁平,以减少水的阻力;头颈伸长,使运动更加灵活;嘴里长着尖锐的牙齿,能咬住滑腻的鱼儿;四肢变成了鳍脚,便于划水游泳。整个模样仿佛是一条长蛇和一只乌龟的结合,由此得名。
向天空发展的飞龙、翼龙,成了当年空中的霸主。最大的飞龙两翼展开时长6米多,尖长的头颅,长着尖利的牙齿,后面拖着一条长尾巴,尖端还有一个“舵”膜,用来平衡身体。翼龙已经逐渐进化了,头骨变轻,牙齿和尾巴已经退化或消失了,大脑半球中的视觉、平衡觉和肌肉等协调作用都已加强,飞行能力也增强了。翼龙是古代世界上能在天上飞的动物,生活在7000万年前北美洲的翼龙,双翼展开宽11米以上。

反思: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厚,教学过程清晰,环节设计合理,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是对学生原有知识估计不足,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比较短,可以在骨骼模型拼装上多给学生一些实践,补充的恐龙类型略显多了一点,恐龙出现的时间脉络可以做些介绍,这样学生的知识体系就会更加合理,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存本领间的关系可以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