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探究电阻定律一、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
1.实验方法
(1)测金属丝直径.取一段紧密绕制的电炉丝,用刻度尺测出它的宽度,除以圈数,计算出电炉丝的_____.
(2)测金属丝的长度L.把电炉丝拉直,用刻度尺量出其长度L.
知识梳理直径(3)测金属丝的电阻.按图所示连接电路,闭合开关,测出电炉丝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算出电炉丝的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多测几组数据,求出电阻R的_____值.
平均2.实验探究
按图所示连接电路.
(1)在材料相同、粗细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_____.
(2)在材料相同、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_____.
(3)对于同种导体,材料电阻率相同,对不同种导体,材料电阻率不同,说明导体的电阻与_____有关.
正比反比材料二、电阻定律
1.内容: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L成_____,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_____ .
3.适用条件:温度一定,粗细均匀的________或浓度均匀的__________ .
三、电阻率
1.物理意义:电阻率ρ是反映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是导体材料本身的_____,与导体的形状、大小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__,国际符号是____.
正比反比金属导体电解质溶液属性无关欧姆·米Ω·m
3.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而变化,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_____ (可用于制造电阻温度计);半导体和电介质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 (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较大,常用于制作热敏电阻);有些合金如锰铜、康铜的电阻率几乎不受_________的影响(可用来制作标准电阻).
4.超导现象: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______________的现象.
增大减小 温度变化突然减小到零四、电路的串并联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即I总=______________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____
_______________.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U总= _______________.
并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即U总=______
_________.
I1=I2=I3=…I1+I2+I3+….U1+U2+U3+….U1=U2=U3=….I总=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即R总=_______________.5.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电阻的电流跟它们的阻值成_____,即有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1+R2+R3+….反比I1R1=I2R2=…=I总R总=U正比1.下列关于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阻率ρ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B.电阻率表征了导体材料导电能力的强弱,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
C.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很大
D.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成电阻温度计
基础自测答案:B2.如图所示,A、B、C、D是滑动变阻器的4个接线柱,现把此变阻器接入电路中,并要求滑片P向接线柱C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则接入电路的接线柱可能是 ( )
A.A和B B.A和C
C.B和C D.B和D
答案:CD
D.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发生超导现象时,温度不为绝对零度
答案:D
4.有Ⅰ、Ⅱ两根不同材料的电阻丝,长度之比为L1∶L2=1∶5,横截面积之比为S1∶S2=2∶3,电阻之比为R1∶R2=2∶5,外加电压之比为U1∶U2=1∶2,则它们的电阻率之比为 ( )
A.2∶3 B.4∶3
C.3∶4 D.8∶3
答案:B
5.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两个电阻的I—U图线,甲电阻阻值为________Ω,乙电阻阻值为________Ω.电压为10 V时,甲中电流为________A,乙中电流为______A.
答案:2.5 5 4 2(1)内容:导体的电阻R跟导体的长度l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还跟导体的材料有关,这就是电阻定律.
(2)表达式:R= ,该表达式为导体电阻大小的决定式,表明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因素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3)适用范围: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解液.
(4)区分R=电阻定律【例1】 有两根材料相同的导线,质量之比为2∶1,长度之比为1∶2,加上相同电压后,通过的电流之比为 ( ) ?
A.8∶1 B.4∶1
C.1∶1 D.1∶4答案:A【题后反思】导体的电阻由材料的电阻率ρ、导体长度l和导体的横截面积S决定,与导体两端的电压U及电流I无关,即导体的电阻R不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也不与流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如图所示,均匀的长方形薄片合金阻板abcd,ab边边长为L1,ad边边长为L2,当端点1、2或3、4接入电路时,R12∶R34是 ( )
A.L1∶L2
B.L2∶L1
C.1∶1
D.L12∶L22
答案:D电阻和电阻率的理解(3)单位:国际单位制是欧姆·米,简称欧·米,符号是Ω·m.
①电阻率是材料本身的属性,反映了材料对电流阻碍能力的强弱.
②同种材料的电阻率ρ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材料的电阻率ρ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就是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利用它可制作电阻温度计.有些合金(如锰铜和康铜)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利用它可制作标准电阻.③半导体:a.概念: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锗、硅、砷化镓等,其电阻率约为10-5 Ω·m~106 Ω·m.b.半导体的特性: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可由外界条件控制,如改变温度、受到光照、掺入杂质等,都可以使其导电性发生显著的变化.这种性能是半导体所特有的.c.半导体的应用:根据半导体的特性,人们制成了热敏电阻、光敏电阻、晶体管等各种电子元件,并且发展成为集成电路,半导体的特性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④超导体:a.超导现象: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有些物质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它们的电阻率突然变为零.b.超导体: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质.c.转变温度TC:材料由正常状态转变为超导状态的温度.超导材料的转变温度太低是目前应用超导体的主要障碍.但超导现象的研究将不断地深入,以便使它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例2】 关于电阻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阻率是表征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其导电性能越好
B.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所谓超导体,当其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它的电阻率突然变为零
D.某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通常用它们制作标准电阻
解析:电阻率越大的材料导电性能越差,A错;金属的电阻率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对;温度降到临界温度时,导体的电阻消失,导体成为超导体,C对;标准电阻要求阻值稳定,D对.
答案:BCD
【题后反思】电阻率的大小由它材料来决定,有些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有些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例如热敏电阻温度越高,电阻反而越小,个别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而基本不变,利用它可以制作标准电阻.
一只“220 V,100 W”的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为484 Ω,拿一只这种灯泡来测量它不工作时的电阻应是 ( )
A.等于484 Ω B.大于484 Ω
C.小于484 Ω D.无法确定
答案:C1.串联电路(如图所示)
电路的串并联(1)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即I0=I1=I2=I3.
(2)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U01+U12+U23=U03.串联电阻具有分压作用.
(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即R=R1+R2+R3.2.并联电路(如图)
(1)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I3,并联电阻具有分流作用.
(2)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即U=U1=U2=U3.
(3)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3.关于电阻的5个常用的推论:
①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一部分电路的总电阻.
②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最小的电阻.
⑤多个电阻并联时,其中任一个电阻增大或减小,总电阻也随之增大或减小.【例3】电阻R1阻值6 Ω,与电阻R2并联后接入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2∶3,则R2的阻值和总电阻的阻值分别是 ( )
A.4 Ω 2.4 Ω B.4 Ω 3.6 Ω
C.9 Ω 3.6 Ω D.9 Ω 4.5 Ω答案:A
【题后反思】串联电路的每个电阻都分担了一部分电压,在电路中的电压超过用电器额定电压的情况下,可以在电路中串联上一个电阻,以分去一部分电压,使用电器得到所需的电压.串联电阻的这种作用叫做分压作用,起分压作用的电阻叫做分压电阻.
在电路中并联一个电阻R,电流就多了一条通路,可以分去电路中的一部分电流(如图).在电路中电流超过某个元件所能允许的电流的情况下,给它并联上一个适当的电阻,就可以使通过元件的电流减小到允许的数值.并联电阻的这种作用叫做分流作用,起分流作用的电阻叫做分流电阻.
一盏弧光灯的额定电压是40 V,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5 A,如何把它接入电压恒为220 V的照明线路上,使它正常工作?
解析:设串联电阻上分配到的电压为U2,
答案:串联一个电阻,阻值为36 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