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
课型:新授课 授课:侨爱道行中学 何天敏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描述肾单位的组成结构。
3、理解、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能力目标:
1、利用资料分析,通过对血浆、肾小囊中液体、尿液成分的比较区别,培养学生的科学推测能力。
2、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了解尿液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认同人体的生理功能总是依赖一定的结构基础;
2、通过理解尿液形成的大致过程,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互适应的基本观点。
三、教学重点:
1、泌尿系统的组成,肾单位的结构、功能。
2、尿液的形成。
四、教学难点:
1、血浆、肾小囊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比较,推测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壁的作用。
2、尿液形成过程中物质成分的变化。
3、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演示法、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
六、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1)准备实物:猪的肾脏。
(2)CAI课件或图片资料。
(3)准备分析表格、化验单供学生练习使用。
2、学生准备:(1)复习血液循环相关知识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语言导入
板书: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回顾
讲
授
新
课
一、区别排泄和排遗
讲解、引导、区别
板书: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
读书、回顾、区别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
1、组成
2、肾脏的结构
引导:人体的生理功能总是依赖一定的结构基础
媒体演示:泌尿系统的组成
设问引导:形成尿的场所—肾脏,它的哪些结构与这项生理功能相适应呢?
媒体演示:肾脏、肾单位的结构(从从宏观到微观)
设问、点拨: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由几层细胞构成?有何作用
引起思考、激发探究欲望
看书、观察与思考、
小组合作讨论
观看、表达与交流:泌尿系统的组成
读书、看图、
小组合作讨论
观看、感知、表述
知识梳理、反馈、巩固
观察图、回答、猜想
三、尿的形成
引导
设问:结合资料分析,血液经
肾单位直至形成尿液
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历
程?
媒体展示:尿液形成动态
板书
媒体出示:知识与生活
资料分析:P82比较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尿液的成分。
表达交流: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的作用
读书、看图
观看、梳理、表述:尿液形成过程
联系生活、知识运用
四、尿的排出
设问:多余的水、无机盐、尿素在肾脏内形成尿液最终排出体外,
①尿是怎样排出体外的?
②排尿对人体有何意义?
读书、看图P80
表达、标注:尿的排出途径。
小 结
引导、组织、补充、完善
小结:收获
作 业
P83 1、 3、 4、
十、板书设计:
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1、组成、功能
2、肾脏——形成尿液的主要场所
(1)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2)肾脏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三、尿的形成
血液 原尿 尿
四、尿的排出
1、途径: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2、排尿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