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火烧云》课件(共48张PPT)+ 教案+学习评价设计+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24《火烧云》课件(共48张PPT)+ 教案+学习评价设计+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0 14:19:16

文档简介

课题及课时
《火烧云》第二课时
教材版本
人教部编版
学校名称
授课地点
学情
分析
课标
要求
在《语文课程论基础》—书中,王荣生教授按照教材选文的功能把教材分为四种类型: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这篇课文属于“定篇”范畴。所以此课的学习点是引导学生学习“定篇”,领略“这一篇”中丰富的人文内涵,欣赏“这一篇”中言语建构的“丰腴”和“肥美”。
学习内容
了解火烧云。感受作者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和形状变化快的语言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仿照课文描写的方法,写一段火烧云变化快的内容。
学情
现状
火烧云、月食、日食等自然现象,学生都会比较感兴趣。教师借用学生已有兴趣,引导学生走进课文,阅读交流,帮助他们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 美妙奇异的变化,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学习
目标
知识
技能
了解火烧云。
过程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仿照课文描写的方法,写一段火烧云变化快的内容。
情感
态度
感受作者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和形状变化快的语言美。
教学
策略
重点
难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学习作者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述景物的表达方法。
方式方法
通过自学、合作学习体现对文本的理解,借助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语言差异自主探究文本的语言魅力。
媒体
技术
使用多媒体展示台、教学课件授课。
教学
流程
结构

【测评内容】
认读词语:紫檀色 喂猪 笑盈盈 红彤彤 跪着 庙门 一模一样 金灿灿
必须 胡子 骑马 秒钟 凶猛 威武 镇静
【评价方式】
通过认读生字词了解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练习内容】
1、先看《现代汉语词典》里对“火烧云”的解释,然后看作者萧红的《呼兰河传》里是怎么写“火烧云”的,最后思考其中的差别。
2、观看火烧云图片,让学生思考要是自己来写火烧云会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3、课件出示学生写的火烧云颜色的句子,让学生思考写的怎么样?然后欣赏作者写的。思考作者高明在哪些地方?
4、课件出示老师写的火烧云形状的句子,思考老师写的怎么样?然后读作者写的。
5、仿照课文的写法,用一会儿天空出现什么,什么样的,怎么变的,怎么消失的句式写一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评价方式】
1.通过学生自学及自学展示,即时了解学生课文的理解情况。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想和小练笔,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课文意境的体会,并适当进行写作指导。
3.从能否认真倾听、大胆发表想法、大方展示等方面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测评内容】
搜集一些有关大自然景色的图片,与同学分享。
【评价方式】

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的兴趣,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词】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进行认读。
2.出示课题。
3.课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全班同学齐读。
(1).了解火烧云。
(2).感受作者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和形状变化快的语言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仿照课文描写的方法,写一段火烧云变化快的内容。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旧知,检测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开门见山,语言简洁。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品析语言之美】
1、先请学生说说《现代汉语词典》里对“火烧云”的解释,然后看看作者萧红的《呼兰河传》里是怎么写“火烧云”的,最后思考两者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预设:学生说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火烧云的:日出或日落时出现在天边的红霞。而《呼兰河传》里是这样写的: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两者的差别是:《现代汉语词典》写得很明白,《呼兰河传》写得很生动形象。
2、《现代汉语词典》写得很明白,《呼兰河传》写得很生动形象,这两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更好?
预设1:学生会说:《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很简洁较好。
预设2:《呼兰河传》里的描写很形象较好。
3、教师进行点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很简洁,《呼兰河传》里的描写很形象,两种都挺好,所以一个事物在写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写法,那现在我们来读一读这形象的写法。学生配乐读《呼兰河传》里对火烧云的描写。教师再次提问学生们了解什么是火烧云了吗?
预设: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了解。
【设计意图】
先对火烧云进行事实性解释是为了接下来引出火烧云这一美轮美奂的文学意象做足铺垫。
4.观看火烧云图片,让学生思考要是自己来写火烧云会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预设:学生回答,从颜色和形状这两个方面。
4.快速看看课文,思考:作者是不是也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呢?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呢?
5.课件出示一位学生写的火烧云颜色的小练笔,让学生谈感受后与萧红写的进行对比,学习萧红的的高明之处。
(1)找出课文中表示火烧云颜色的词语,学习比喻色。
(2)教师进行点拨:萧红写的颜色,有的是像“红彤彤”一样的叠词,有的是把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还有的是比喻色,而且排列的非常整齐,整齐也是一种美,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这种美。配乐读课文。
(3)讨论四个“一会儿”的妙用。
(4)总结萧红描写火烧云颜色的高明之处。
6.课件出示老师写的火烧云形状的小练笔,让学生谈感受后与萧红写的进行对比,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习萧红的的高明之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7.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
1.分别出示学生和老师的关于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小练笔,然后出示作者写的,二者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学生立马可以察觉作者语言的魅力。通过配乐朗读课文个别自然段,让学生充分感受作者萧红的语言之美。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使其学会有效地倾听、探讨不同意见。
3.鼓励学生多思考、善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拓展延伸学运用】
1.课件出示火烧云图片。
2.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用一会儿天空出现什么,什么样的,怎么变的,怎么消失的句式写一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3.生练写,师巡视。
4.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
通过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体会作家萧红语言表达的特点,感受她笔下的火烧云的动态美。
【课后延学善积累】
布置作业:搜集一些有关大自然景色的图片,与同学分享。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优点与特色】利用词典中对“火烧云”的事实性解释,引导学生理解了所谓的“火烧云”,其实就是我们平日里所说的红霞,并不是独立于红霞之外的另外一种事物。也为“火烧云”美轮美奂的文学意象做足了铺垫。通过引导学生体会词典中事实性解释与文学语言中生动、形象描述之间的不同,让学生发现了两种语言表达形式各有独特的美。
【问题与建议】重点段落读的时间还不够。缺少了让学生来讨论、质疑的时间。
【自我反思】
本文浅显易懂,词汇丰富、笔调灵活,很适合朗读。要鼓励学生自语自悟,体会语言中蕴含的情感之美,教师只要从旁引导即可。

【优点与特色】以原生语言为发展起点,出示学生对火烧云颜色描写的句子并与萧红写的进行对比,可以让学生在看出作家萧红在描写火烧云颜色时词语很丰富,写出了火烧云颜色的多,用四个“一会儿”写出了火烧云颜色变化极多,出示老师对火烧云形状的描写句子并与萧红写的进行对比,学生立马就能看出作家萧红在描写火烧云形状的时候把形状变化的过程也呈现了出来,而且是千变万化,变化的速度很快。
【问题与建议】对颜色词语的训练不够。
【自我反思】
在讲解火烧云颜色时,会加强学生对颜色词语的训练,比如会让学生说说类似“红彤彤、半紫半黄”的词语,并让学生用四个“一会儿”造句子。

【优点与特色】最后的教学环节中设计了仿写的练习,让学生学习了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之后,通过合理且大胆的想象,尝试模仿作家的语言,写出火烧云的变化过程。让学生在模仿实践中逐渐习得、提升,最终达到自由创造的境界。
【问题与建议】讲解火烧云变化过程时,可以让学生找找动词,其实动词是展现其变化过程最好的关键词,在学生展示自己写的火烧云的变化过程时,可以边听边提取孩子所使用的动词。
【自我反思】
学生在朗读时没有及时指正“似的、一模一样”的读音,出现了读错的现象,还有学生读自己写的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句子时,写火烧颜色时用了“雪白”这一颜色词,没有及时指正。


课件48张PPT。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4、火烧云紫檀色 喂猪 笑盈盈 红彤彤
跪着 庙门 一模一样 金灿灿
必须 胡子 骑马 秒钟 凶猛 威武 镇静紫檀色 喂猪 笑盈盈 红彤彤
跪着 庙门 一模一样 金灿灿
必须 胡子 骑马 秒钟 凶猛 威武 镇静知识回顾火烧云导入1.了解火烧云。
2.感受作者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和形状变化快的语言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仿照课文描写的方法,写一段火烧云变化快的内容。学习目标明确目标火烧云 日出或日落时出现在天边的红霞。晚霞朝霞日落:日出:因为朝霞和晚霞是五彩缤纷的,所以又叫 。彩霞目标1学生自学作者萧红的《呼兰河传》里是怎么写“火烧云”的呢?目标1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呼兰河传》里的说法与《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说法有什么不同?目标1《现代汉语词典》写得很明白,《呼兰河传》写得很生动形象,这两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更好?目标1《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很简洁,《呼兰河传》里的描写很形象,两种都挺好,所以一个事物在写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写法,那现在我们来读一读这形象的写法。点拨目标1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目标1同学们你们了解什么是火烧云了吗?目标2看了这么多火烧云,如果让你来写火烧云,你会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快速看看课文,思考:作者是不是也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呢?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呢?目标2 那我们来看看火烧云的颜色,我们班也有位同学也写了火烧云的颜色,我们先来看一下。目标2 你觉得这位同学写的好吗?目标2 但是作者萧红写的,比这位同学写的更高明,我们一起来边学边思考她高明在哪里?目标2请同学们在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并画上横线。目标1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 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比喻色目标2联系生活,你能说出其它的比喻色?柠檬黄、珍珠白、宝石蓝、
苹果绿、玫瑰红、象牙白等。目标2 萧红写的颜色,有的是像“红彤彤”一样的叠词,有的是把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还有的是比喻色,而且排列的非常整齐,整齐也是一种美,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这种美。点拨目标2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 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目标2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用四个“一会儿”写出了火烧云变化 。极多
作者萧红写的,比我们同学写的更高明,高明在哪里呢?
目标2颜色多,用词非常丰富,用四个“一会儿”写出了火烧云变化极多。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有的像马,有的像狗,有的像狮子……好看极了!目标2老师写的:火烧云的形状。 我们来读读作者是如何写火烧云的形状的? 目标2 4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5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6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目标2合作交流 小组讨论:
作者萧红写的火烧云形状,比老师写的更高明,高明在哪里呢?
目标2 4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5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6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把火烧云的变化过程写出来了。目标2 我们以马为例,看看它是如何变化的?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目标2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目标2思考:火烧云的变化速度如何? 从哪些关键词看出来的?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本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火烧云的 、 和 ,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 ,激发我们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情趣。颜色多形状多 喜爱和赞美变化快总结目标2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作者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和形状变化快的语言美了吗?目标3目标3目标3目标3目标3目标3目标3目标3目标3 这些火烧云像什么?你能让它动起来吗?现在请你仿照课文的写法,用一会儿天空出现什么,什么样的,怎么变的,怎么消失的句式写一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目标3当堂检测课后作业:搜集一些有关大自然景色的图片,与同学分享。谢谢各位,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