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0 17:4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三国演义》卷首语这样说:“有道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们知道中国历史在历经西晋末年到南北朝的分裂后,隋朝又一次实现了统一。你知道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吗(??? )
A.?581年?????????????????????????????????B.?280年?????????????????????????????????C.?589年?????????????????????????????????D.?316年
2.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 )
A.?余杭、涿郡???????????????????????B.?洛阳、大都???????????????????????C.?余杭、洛阳???????????????????????D.?洛阳、涿郡
3.这一制度创立于隋朝,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来选拔官吏。该制度是(? )
A.?禅让制????????????????????????????????B.?分封制????????????????????????????????C.?科举制????????????????????????????????D.?行省制
4.下列有关隋炀帝暴政的表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营建东都洛阳?? ②开凿大运河?? ③乘龙舟沿大运河巡游?? ④正式确立科举制度?? ⑤三次征辽东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5.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21cnjy.com

A.?①建立隋朝?? ②灭亡陈朝?? ③开凿运河????????????????B.?①灭亡陈朝?? ②建立隋朝?? ③开凿运河 C.?①开凿运河?? ②建立隋朝?? ③灭亡陈朝????????????????D.?①建立隋朝?? ②开凿运河?? ③灭亡陈朝
6.关于隋朝的历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隋朝是581年由北周外戚杨坚建立的????????????????????????????B.?隋朝的开国皇帝是隋炀帝 C.?隋朝是继秦朝和西晋之后,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统一?????D.?隋朝开凿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7.“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中的“河”指的是(?? )
A.?黄河????????????????????????????????????B.?长江????????????????????????????????????C.?淮河????????????????????????????????????D.?大运河
8.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著作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制度是(??? ) 2·1·c·n·j·y
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
9.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对隋朝的历史进行研究后,针对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进行了总结,下列结论中最准确的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隋炀帝的暴政???????????B.?大运河的开通???????????C.?农民起义的爆发???????????D.?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10.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繁荣而短暂???????????????????????B.?实现了统一???????????????????????C.?统治者残暴???????????????????????D.?大运河开通
二、非选择题
11.填图题:

(1)在上图中用序号①②③标注出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和南北至点,并填注内容。
(2)在图中用字母A、B、C、D从北到南依次标注出四段河渠名称,并填注内容。
(3)在图中用字母E标注隋都长安、F标注隋炀帝被杀的地点江都,G标注五大水系之一的淮河。
12.隋朝的统一,开创了隋唐时期300多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来源:21cnj*y.co*m】
【隋朝兴亡】
材料一?? 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出处:21教育名师】
材料二?? 炀帝遂恣荒淫。登基之初,即建洛阳,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版权所有:21教育】
——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
【人才选拔】
材料三?? 《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一千三百余年;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21*cnjy*com
【经济繁荣】
材料四
项目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材料五??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1)隋朝走向繁荣开放主要与哪位皇帝有关?
(2)材料二中列举了隋炀帝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你认为隋朝由盛而速亡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中的“这一制度”指什么?它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请你完成材料四中的结论部分。材料四、五反映了隋朝社会出现什么景象?
(5)材料四、五反映的隋朝社会景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6)【探究感悟】通过上述史实探究,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解析:A.581年,不符合史实; B.280年,不符合史实;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589年,杨坚灭掉陈朝,统一全国,故选项符合题意; D.316年,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C。 21教育网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重点事件的时间要牢记。
2. A
解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五大水系,是古代历史上最长的运河,故选项符合题意; B. 洛阳、大都 ,不符合史实; C. 余杭、洛阳 ,不符合史实; D. 洛阳、涿郡 ,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A。 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需要学生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这是基础知识,要牢记。www.21-cn-jy.com
3.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所以答案选C21·世纪*教育网
???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难度较易。
4. 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奢侈无度,在位期间,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还多次乘龙舟沿大运河巡游,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有屡次发动战争,三次征辽东 ,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1-c-n-j-y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 隋炀帝暴政 ”,结合所学知识,细心辨别题肢,找到最恰当的选项。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5. 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从605年起,隋炀帝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来回答,重大事件的时间要牢记。
6. B
解析:A. 隋朝是581年由北周外戚杨坚建立的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是581年由北周外戚杨坚建立的 ,故选项 “隋朝的开国皇帝是隋炀帝 ”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C. 隋朝是继秦朝和西晋之后,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统一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D. 隋朝开凿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隋朝的历史。解答时,需要学生理解和识记,这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7. D
解析:题干中的诗是唐朝诗人皮日休的作品,由“隋亡为此河”等信息,可判断诗中的“河”指隋朝大运河。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8. C
解析:A.分封制,不符合题意; B.宗法制,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 平民社会,穷苦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可以看出,这说的是穷苦子弟,也可以通过十年寒窗苦读,考取功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隋朝开创的科举制,故选项符合题意; D. 三省六部制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要紧贴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回答,注意一定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9. A
解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在位时,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随意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总导致隋朝的灭亡,故选项“ 隋炀帝的暴政 ”符合题意; B. 大运河的开通 ,不符合题意; C. 农民起义的爆发 ,不符合题意; D. 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的“最准确”,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回答,注意细心辨别备选项,由于几个备选项都是隋朝灭亡的原因,要抓住最准确的回答。
10. A
解析:隋朝581年建立,618年灭亡,存在时间短暂;隋朝经济繁荣,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繁盛一时的隋朝,理解隋王朝的特点。
二、非选择题
11. (1)洛阳;余杭;涿郡 (2)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 (3)略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洛阳位于河南省,大致在黄河和隋朝大运河的交汇处;大运河的最北端就是涿郡,最南端的是余杭。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由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的都城长安,就是今天的西安市,位于陕西省;江都位于长江和隋朝大运河的交汇处;淮河位于黄河和长江之间。 故答案为:(1) 洛阳;余杭;涿郡 (2)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 (3)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先要依据材料信息,知道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之后依据对地图的掌握,在地图上找出相应的位置,注意重点地点的地图方位,如果看不懂地图,回答起来难度较大。
12. (1)隋文帝 (2)史实: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原因:隋炀帝统治残暴,徭役和兵役负担沉重。 (3)科举制。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4)人口数量激增;垦田面积增长;粮仓丰实。出现经济繁荣的景象。 (5)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创立科举制度,改革吏治等。 (6)略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故隋朝走向繁荣开放主要与隋文帝有关。 (2)依据材料二信息,可以看出, 隋炀帝征发农民的史实有: 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隋朝由盛而速亡的原因有隋炀帝统治残暴,徭役和兵役负担沉重。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一制度”指科举制,科举制的实施,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4)依据材料思信息,可以看出,人口数量激增;垦田面积增长;粮仓丰实;依据材料四和材料五信息,可以看出, 材料四、五反映了隋朝社会出现经济繁荣的景象。 (5)依据材料四、五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社会出现经济繁荣景象的原因是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创立科举制度,改革吏治等。 (6)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故答案为:(1)隋文帝 (2) 史实: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原因:隋炀帝统治残暴,徭役和兵役负担沉重。 (3) 科举制。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4) 人口数量激增;垦田面积增长;粮仓丰实。出现经济繁荣的景象。 (5) 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创立科举制度,改革吏治等。 (6)略
点评:本题的前五题,都是要求学生先看材料信息,读懂材料含义之后,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解答时,一定要细心看材料信息,抓住材料中关键语句进行理解,之后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回答,这就要求学生准确理解和识记课本基础知识,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