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遣唐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来华目的是为了学习中国的军事技术??????????????????B.?指的是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C.?当时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D.?遣唐使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唐代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 )
A.?天竺?????????????????????????????????????B.?波斯?????????????????????????????????????C.?新罗?????????????????????????????????????D.?日本
3.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道教?????????????????????????????????D.?佛教
4.“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
A.?对外开放? ?B.?经济繁荣? ?C.?政治清明 D.?交通发达
5.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朝经济文化领先世界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21教育网
6.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C.?唐朝时期有十多批遣唐使来华?????????????????????????????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7.下列古迹中,能体现鉴真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
A.?那烂陀寺???????????????????????????B.?白马寺???????????????????????????C.?敦煌莫高窟???????????????????????????D.?唐招提寺
8.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
A.?阿倍仲麻吕?????????????????????????????????B.?鉴真?????????????????????????????????C.?玄奘?????????????????????????????????D.?李白
9.某班级准备通过课本剧形式来体现唐朝的对外活动,下列哪一幕不应该出现在此剧中( ??)
A.?日本遣唐使向皇帝呈交礼品????????????????????????????????B.?鉴真在唐招提寺讲经C.?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者?????????????????????????????D.?玄奘回国后与皇帝讲述路上的见闻
10.鉴真和玄奘有很多的相同点,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中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④都去过日本21cnjy.com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识读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人物是谁?他曾几次东渡日本?结果如何?
(2)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哪些贡献?
12.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的身份是什么?他主要的贡献是什么?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请写出他的主要事迹和记载其西行过程的
著作。
(3)日本在唐朝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日本深受唐文化的影响,请你试举两例说明。
(4)图一、二反映的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图一、二中两人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A
解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日本派往唐朝的使节被称为“遣唐使”,他们到唐朝是为了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故选项说法不准确,符合题意; B. 指的是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C. 当时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D. 遣唐使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遣唐使。解答时,需要学生理解识记,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牢记即可。
2.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玄宗时期,鉴真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第6次终于成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故答案为D。2·1·c·n·j·y
点评:注意唐朝中日交往的有关史实。本题难度适中。
3. D
解析:A.基督教,不符合史实; B.伊斯兰教,不符合史实; C.道教,不符合史实;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名师,研习佛法,因此涉及到的宗教是佛教,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来回答,基础知识要牢记。
4.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均涉及唐朝时期的中外交往,故选A。21·世纪*教育网
5. B
解析:A. 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较多,但是从根本原因来看,应该是唐朝经济文化领先世界,这才让众多国家和地区倾慕向往唐朝经济文化,进而向唐朝交流学习,故选项符合题意; C. 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不符合题意; D.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时,要抓住题干中“根本原因”字样,细心辨别备选项,找到最能概括最能说明理由的选项,由于这几个选项都是原因,一定要细心辨别。
6. A
解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玄奘西行天竺研习佛法,故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 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C. 唐朝时期有十多批遣唐使来华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D. 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来回答,这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7. D
解析:A. 那烂陀寺 ,不符合题意; B.白马寺,不符合题意; C. 敦煌莫高窟 ,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到日本之后,按照唐朝的寺院风格,主持建造了唐招提寺,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点评:本题考查鉴真东渡。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来回答,注意区别备选项。
8. C
解析:A. 阿倍仲麻吕 ,不符合题意; B.鉴真,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 伟大僧人西行取经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体现了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和中外交往,故选项符合题意; D.李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1-c-n-j-y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最恰当的选项。21*cnjy*com
9. C
解析:A. 日本遣唐使向皇帝呈交礼品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B. 鉴真在唐招提寺讲经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者是唐朝的民族关系,属于国家内部事务,不属于对外活动,符合题意; D. 玄奘回国后与皇帝讲述路上的见闻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来源: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对外活动。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对外活动”,细心辨别备选项,注意民族关系属于国家内部事务,要特别注意。【出处:21教育名师】
10. 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鉴真和玄奘都是唐朝的僧人,鉴真东渡日本,历尽艰辛,为中日友好作出了重要贡献;玄奘西行天竺,不畏艰险,求取佛经,为中外交往做出了贡献,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版权所有:21教育】
点评:本题需要比较回答。解答时,依据所学知识,细心辨别题肢,找到两者的相同点,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细心一些即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二、非选择题
11. (1)鉴真。他曾先后6次东渡日本。前5次失败,第6次东渡成功。(2)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21*cnjy*com
解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人物是鉴真,他为了到日本去弘扬佛法, 曾先后6次东渡日本。前5次失败,第6次东渡成功。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鉴真东渡日本后, 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故答案为:(1) 鉴真。他曾先后6次东渡日本。前5次失败,第6次东渡成功。 (2) 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先要看懂图片,认出人物,之后依据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来回答,这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2. (1)鉴真。唐代高僧。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2)玄奘。主要事迹:西行天竺学习佛法。著作:《大唐西域记》。(3)文字、建筑、生活习俗、茶道等。(4)加强了与外国的文化交流。(5)弘扬唐朝文化,积极吸收别国的先进文化(或兼收并蓄)。
解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图一中的人物是鉴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鉴真是唐代高僧,他东渡日本, 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图二中的人物是玄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他的主要事迹是 西行天竺学习佛法。著作:《大唐西域记》。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日本在唐朝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日本深受唐文化的影响,比如 文字、建筑、生活习俗、茶道等。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 加强了与外国的文化交流。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 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弘扬唐朝文化,积极吸收别国的先进文化(或兼收并蓄)。 故答案为:(1) 鉴真。唐代高僧。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2) 玄奘。主要事迹:西行天竺学习佛法。著作:《大唐西域记》。 (3) 文字、建筑、生活习俗、茶道等。 (4) 加强了与外国的文化交流。 (5) 弘扬唐朝文化,积极吸收别国的先进文化(或兼收并蓄)。
点评:本题的前四题,都是要求学生依据材料信息,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牢记来回答;解答时,先看懂图片人物,之后依据对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来回答,这类题目不要死记硬背,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最后一题需要学生理解,这也是学习中的重难点,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