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步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步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3 10:2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步试卷
选择题
1.改革开放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努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是在( ??) 21·cn·jy·com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五大
2.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是在( ???)
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八大???????????????????????D.?中共十九大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www.21-cn-jy.com
A.?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B.?中共十五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2·1·c·n·j·y
4.在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次会议是(?? ) 21·世纪*教育网
A.?十二大????????????????????????????????B.?十四大????????????????????????????????C.?十六大????????????????????????????????D.?十八大
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 )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能够永葆活力,就是有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思想。分别把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两次大会上?(?? ) 【来源:21cnj*y.co*m】
A.?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五大???????????????????????????????????????B.?中共七大和中共十五大 C.?中共三大和中共七大???????????????????????????????????????????D.?中共十二大和中共十五大21*cnjy*com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六大????????????????????D.?中共十七大
8.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邓小平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邓小平在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D.?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9.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是在( ???)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00年时?????????????????????????????????D.?改革开放100年时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诞生了许多新的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发展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下列属于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思想有(??? )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 ???④科学发展观 ???⑤“中国梦”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11.观察下图,图中两种思想理论的相似之处是(?? )
①均被写入党章
②都是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③都明确提出了关于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
④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1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指(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以党的建设为中心????????C.?以改革开放为中心????????D.?以四个现代化为中心
13.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织。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报告的是(?? )
A.?邓小平????????????????????????????????B.?江泽民????????????????????????????????C.?胡锦涛????????????????????????????????D.?习近平
14.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创新发展。下列与此相关的史实,搭配正确的是(?? ) www-2-1-cnjy-com
A.?中共十二大—提出已经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中共十一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南方谈话”——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D.?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5.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标的年代标尺反映的主题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过程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转变过程?????????????????????????D.?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非选择题
16.每个历史人物都是一本厚重的书,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情写着美丽的篇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951年他作为首席代表,率领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赴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推动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1)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西藏的和平你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2)请写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人物一位。他所在的这支部队被誉为什么?
(3)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大热年代,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被称为“铁人”的是谁?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
(5)你认为了解以上历史人物有什么现实意义?
17.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新中国成立至今,虽然压经风雨六十余载,却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之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阅读图1,说一说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图2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这次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我们为什么把图3中的会议作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18.65年的峥嵘岁月,65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二? 到l956年底,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材料三?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四?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7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1)据材料一,为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什么计划?
(2)据材料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项内容?
(3)材料三中的民歌创作于l958年开展的哪一次运动中?同年我国在农村还开展了哪一次运动?
(4)材料四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其变化说明的根本问题有哪些?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1. B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82 年的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题意不符;? B中共十二大,符合题意;? C中共十三大,与题意不符; D中共十五大,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21教育网
2. B
解析: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邓小平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十三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出阶级的的理论以及党的基本路线。 B项中共十二大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对中共十二大的内容的识记能力。 【出处:21教育名师】
3. B
解析:在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中共十六大在北京召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ACD三项说法都正确,不符合题意; B项中共十五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体系的识记能力。
4. 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会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的难点是准确记忆。解答时,由于中共会议较多,涉及的内容也较多,给我们带来了难度,做法是整理在一起,加强记忆。
5. 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对于这类理论性的题目,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解答时,只有依靠平时的记忆,加强记忆,才能顺利回答。注意,这几个理论思想容易混淆,一定要加强记忆,注意区分。
6.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B选项符合题意。 AC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侧重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结合历次大会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7.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十五大,B选项符合题意。 AC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共十五大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8.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对邓小平取得改革开放成就的评价,属于观点,C选项符合题意。 ABD选项属于史实,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邓小平理论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9.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九大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成立时间是1921年,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BC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十九大,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中共成立的时间是1921年。
10. B
解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内容,是新中国成立后做出的最伟大的正确举措。
11.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相同点,具有一定的难度,掌握理论和思想形成的原因。
12. 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可将其简单归结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故A符合题意。
党的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改革开放是两个基本点中的一个,四个现代化是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学生要熟练识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属于常考的知识点。
13. 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2007年,中共十七大在北京召开,会上胡锦涛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织,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要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准确记忆。本题是课本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即可。
14. 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中国十二大,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已经建成;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中共十三大上,不是十一大;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十五大上,不是十四大;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展“南方谈话”,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准确记忆重大事件。解答时,准确记忆即可,没有什么技巧。
15. D
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年代尺中时间为1978年至1997年,可知它反映的主题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1982年召开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又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又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的战略部署。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的中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在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在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熟练掌握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2-1-c-n-j-y
二、非选择题
16.(1)阿沛·阿旺晋关。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黄继光、邱少云。最可爱的人。 (3)王进喜。 (4)邓小平。 (5)学习先进人物的精神品质,以优秀人物为榜样,作为学习的楷模。 21*cnjy*com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阿沛·阿旺晋关 是西藏和北京谈判时期的重要代表,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继光和邱少云是抗美援朝中的典型代表,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被称为铁人。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被称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5)对历史人物的学习的现实意义需要从 学习先进人物的精神品质,以优秀人物为榜样,作为学习的楷模等方面进行思考。 故答案为:(1) 阿沛·阿旺晋关。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 黄继光、邱少云。最可爱的人。 (3) 王进喜。 (4) 邓小平。 (5) 学习先进人物的精神品质,以优秀人物为榜样,作为学习的楷模。?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人物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赎买;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3)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解析:(1)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依据题干中“1956年工商界代表向毛主席报喜”可以得出其是三大改造过程中通过赎买的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解题时围绕“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分析归纳,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准确认识。(2)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的准确认识。(3)主要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准确认识。【版权所有:21教育】
18.(1)第一个五年计划。
(2)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3)“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 说明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加强;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等。
解析:(1)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为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一五”计划,取得了很大成就。“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由于对国情认识不足;缺乏建设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1958年党中央在农村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严重失误。材料三“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就是大跃进运动的民歌。(4)材料四中的“1978年到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粮食产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发生了显著的增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很快。在城市实行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对外实行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发生的变化说明: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加强;中国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等。21cnjy.com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准确识记。(2)本题主要考查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事件。(3)本题主要考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失误事件。(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影响的准确识记。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