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试卷
一、选择题
1.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逐渐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革命性征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启这一“征程”的标志是( ???) www.21-cn-jy.com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中共十四大的召开2·1·c·n·j·y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会议是(?? )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
3.有人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经济腾飞的里程碑式的时代,主要是因为它( ??)
A.?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B.?掀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C.?平反了冤假错案????????????????????????????D.?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4.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不少成功和曲折,下列历史史实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①三大改造??? ②改革开放???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①④②③
5.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恢复邓小平全部职务??????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 )
A.?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B.?五届人大五次会议??????????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三大
7.1987年11月12日,美国快餐业巨头肯德基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正式开业,这也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国快餐店。这得益于(??? )
A.?中国实行改革开放??????????????????????????????????????????????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的正常化??????????????????????????????????????????????D.?世界多极化潮流的大力推动
8.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这充分显示了(??? )
A.?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B.?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C.?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D.?独立自主的强大力量
9.“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C.?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D.?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的彻底废除
10.新中国成立以来,哪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A.?中共“八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九大”
11.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博,端正了指导思想,使广大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这次大会是(?? )
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2.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B.?新中国诞生,三大改造完成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D.?新中国诞生,中共十五大召开
13.高考的内容有时会反映出政治的方向。1977年的某市高考作文题目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但这个“纲”在1978年底被果断停止使用。题目中的“抓纲”是指(?? )
A.?以经济建设为纲?????????????B.?以阶级斗争为纲?????????????C.?以文化建设为纲?????????????D.?以思想建设为纲
14.在新中国历史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5.1978年11月,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说:“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随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B.?万隆会议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非选择题
16.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9年)。根据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统一,不会损害任何国家的正当利益包括其在台湾的经济利益,只会给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只会给亚太地区和世界繁荣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只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21*cnjy*com
一一习近平2019年1月2日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中方愿同非方携手努力,以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为契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同落实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非洲各国发展战略深入对接,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出处:21教育名师】
——习近平2019年2月10日致非洲联盟第32届首脑会议的贺电
材料三: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要始终从发展的视角看问题,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项目选择、实施、管理的方方面面。我们要致力于加强国际发展合作,为发展中国家营造更多发展机遇和空问,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版权所有:21教育】
——习近平2019年4月26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阅读材料一,概括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对世界的正面影响。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为促进亚非之间的团结与合作,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了哪一国际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
(3)根据材料三分析,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为解决发展问题,摆脱贫困,召开了哪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开启了什么伟大征程。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什么认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了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从此,我国对外开放呈现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开放格局。21教育网
材料二:2018年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省博鳌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实践证明,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中国基于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抉择,也是在以行动推动经济发展造福世界人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过去的40年”指的是从哪一年开始?“中国经济发展”得益于哪一次重要会议的召开?
(2)(论述题)根据材料,提取关于中国对外开放的一项信息,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月11日,《光明日报》公开了这篇文章……到5月13日,全国多数省级党报都转载了此文……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讨论。21cnjy.com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21*cnjy*com
(1)材料一中这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的发表及引发的这场大讨论有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这次会议前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4)你能说说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吗?
(5)上述材料中的两个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1. C
解析: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不符合题意; B.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革命性征程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做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符合题意; D.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是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 A
解析: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A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3. D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从此我国走上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因此: A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不符合题意; B掀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因果颠倒,不符合题意; C平反了冤假错案,不符合题意;? D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难度不大,正确解读材料即可。【来源:21cnj*y.co*m】
4.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时间是1953—1956年;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之后;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文化大革命的时间是1966—1976年,因此正确排序是 ①③④② ,C选项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选项表述错误,排除。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5.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 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准确把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 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做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选项符合题意。 AB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准确把握,做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7. A
解析:根据材料“ 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国快餐店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决策,中国才开始与世界接轨,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A选项符合题意。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选项排除。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C选项排除。材料与世界多极化趋势无关,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改革开放的准确把握,改革开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外资和技术。
8. A
解析:材料“ 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 ”强调的是思想解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A选项符合题意。BC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答案为A。2-1-c-n-j-y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能力的考查,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9. A
解析:据题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帷幕”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这里”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A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题干材料中 “这里”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 ?
10.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B选项符合题意。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A选项排除。 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C选项排除。 中共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准确把握,结合中共历次重要会议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11. D
解析:1978年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看的指导方针;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析,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拨乱反正。 D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题干中描述的会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知识。
12.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中国新生” 指的是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A选项符合题意。BCD选项表述与材料无关,排除。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新中国成立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3.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革结束后,华国锋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实质上仍然是坚持阶级斗争,B选项符合题意。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纲的核心,A选项排除。 C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进行分析即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4. 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C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在新中国历史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会议”为切入点,考查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知识。
15. C
解析:材料“ 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强调的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C选项符合题意;中共七大主要是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A选项排除;万隆会议确立“求同存异”方针,B选项排除;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C。21·cn·jy·com
点评:本题关键信息是“ 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
二、非选择题
16.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①给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②给亚太地区和世界繁荣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2)万隆会议。求同存异。(3)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4)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大政方针是一国两制。根据材料“ 只会给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只会给亚太地区和世界繁荣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只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即可归纳出祖国统一对世界的正面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期间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4)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关于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认识需要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等方面进行思考。 故答案为:(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①给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②给亚太地区和世界繁荣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2) 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3)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4)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7.(1)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2)参考答案一:观点:对外开放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论述:从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1980年,中国开始对外开放,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今天,习主席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表明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大潮,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结论: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国坚持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开放,是中国基于发展需要做出的战略抉择,也是在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参考答案二:观点: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论述:清朝时期,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沦为落后挨打的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都得益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结论:历史证明,闭关锁国就会落后挨打,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扩大开放。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因为材料二的谈话是在2018年,所以过去的40年”指的是从1978年开始 。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获得大发展?。(2)本题考查对我国对外开放的认识。解答本题首先应该阅读材料,提炼观点,然后围绕观点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论述,最后得出结论。例如我们可以从材料中得出观点:对外开放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然后论述:从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1980年,中国开始对外开放,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今天,习主席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表明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大潮,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国坚持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开放,是中国基于发展需要做出的战略抉择,也是在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又如我们可以从材料中提取观点: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然后论述:清朝时期,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沦为落后挨打的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都得益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最后得出结论:历史证明,闭关锁国就会落后挨打,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扩大开放。故答案为:(1)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2)参考答案一:观点:对外开放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论述:从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1980年,中国开始对外开放,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今天,习主席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表明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大潮,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结论: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国坚持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开放,是中国基于发展需要做出的战略抉择,也是在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参考答案二:观点: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论述:清朝时期,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沦为落后挨打的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都得益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结论:历史证明,闭关锁国就会落后挨打,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扩大开放。点评:不同有一定难度,以1984年国际媒体的评论,2018年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省博鳌开幕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注意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的有关内容。
18.(1)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1978年12月,北京;邓小平。(3)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拨乱反正。(5)材料一中这篇文章的发表及引发的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材料二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解析:⑴依据课本所学,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的发表,思想理论界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⑵依据课本所学,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⑶依据课本所学,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由此可知,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⑷依据问题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作用,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社会的转折和变化分析。依据课本所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⑸分析问题就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关系。结合课本所学,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关于真理标注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点评:本题考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内容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