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 血管》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 血管》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21 06:5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冀少版 七年级下 第二章

第二节 运输物质的器官
二 血管
一 教材分析
血管是物质运输的基础,与生活的联系也比较紧密,学生并不感到陌生。以学生的认知情况,只知道血管,不知道如何区分三种血管以及他们的具体功能。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入课题。从身边事出发,增强学生对血管的感性认识。
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是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在显微镜下直观地认识和区分三种血管,自主地形成生物学概念。而且通过问题解决观察中,探究分析和总结,比较全面和深层次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
3、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2、在实验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在实验过程中形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渗透结构和功能统一的思想。
三 教学重点
?1、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情况。
?2、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四 教学方法:课件演示、实验、归纳总结等。
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初步感知
合作探究
深入自学
实验观察
观察比较
归纳总结
模拟救援
学以致用
(1)同学们,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了解了血液的相关知识,谁来谈一谈对血液的认识呢?
(2)那么血液是在哪里流动的呢?血管分布在哪里呢?
(1)常用的采血方法有两种:毛细血管采集(血量少),手背是在静脉采血。
同学们抬起手,看一看手臂内侧及手背的青筋,这些结构是静脉。
(2)除了可以看到的血管,还有哪些我们看不到呢?。
请同学们触摸腕部血管,感受搏动,还可以摸一摸我们的颈部。这些就是动脉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它遍布全身,分为三种类型。
(1)动静脉是如何来划分的呢?
动静脉除了血管的搏动情况不一样,他们的血流方向相同吗?让我们通过下面这个实验,来共同探究动一下动静脉内的血流方向。
(2)汇报实验结果
静脉血管在绷带以下和以上部位有什么变化?
用绷带扎紧前臂后,动脉的跳动有什么变化呢?
(3)用刚才的知识来解释,,输液时为什么要先用胶皮管扎紧前臂呢?
(4)有的同学会提出疑问,那用橡皮管勒紧之后,静脉中的血液会倒流吗?
除了血流方向的不同,动静脉还有哪些区别呢?毛细血管又有哪些特征呢?请同学们参考课本内容,尝试设计表格。
(1)通过学习,我们对血管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同学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血液是怎样流动的呢?
(2)我们今天就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
(3)哪位同学描述一下在小鱼的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是怎样的?
你是如何区分毛细血管与周期其他血管?这种结构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在显微镜下认识了这三种血管,现在来考考眼力,能否将动态下的血管辨认出来呢?
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在人体内,血液就是在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着。三种血管以及心脏是怎样连通的起来的呢?
通过学习,大家都知道了血液对人体活动的重要性,生活中也会发生很多意外的出血情况,那我们怎么样救援呢?
(1)血管是人体内繁忙的运输线,这条运输线一旦出现问题,我们就会患上各种疾病,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
(2)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爱护我们的血管,从现在做起,减少血管垃圾的沉积,延缓血管衰老堵塞。
(1)复习上节课血液的知识。
(2)请同学们讲一讲自己的采血部位。
(1)看一看,摸一摸我们身体上的血管。
互相找一找,身体其他部位的静脉。
(2)同学们尝试用手摸一摸我们的腕部,在中医切脉的位置,能感受到脉搏强有力的跳动。
(1)同学们参考实验内容,小组合作完成,来找到答案。
(2)小组来前面讲解一下扎紧后的变化。
请同学们根据实验的现象,来推测血流的方向。
(3)静脉血流慢非常适于点滴注射,阻止血液流向手臂,又不能回流,所以滞留在血管。
(4)请同学们在课本中找一找答案。(自学静脉瓣)
对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归纳总结。
请同学来讲解你的表格。
(1)先来看一段实验录像,请仔细观察老师的操作方法步骤。
(2)两人一组,进行实验与观察,注意观察任务与方法。
(3)小组上台,汇报观察结果。
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们可以得出,它的结构特点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
通过观察,学生得出,如果不知道血流的速度和管腔的特点,依据血流是分支还是汇总,也是可以区别出动静脉。
请同学们用箭头代表血流的方向,用绘图的方式将血液循环展示出来。
请同学讲解。
两人一组讨论,根据出血情况采用正确的方法急救。
请小组上前演示怎样止血。
(1)请同学们交流课前调查的与血管有关的常见疾病。
通过思考讨论,明确心脑血管疾病与日常生活习惯、饮食密切相关。
(2)谈一谈怎样保护我们的血管。
从生活经验出发,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从身边事出发,增强学生对血管的感性认识。
通过观察和触摸,增强了感性认识。
实验现象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讨论。
在活动中培养了分析能力,总结能力,表达能力。
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深入学习静脉中的结构。
通过列表将知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形象地展示了血管,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分辨血管类型。
通过合作探究,提高实验技能。
小组汇报,提高了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自主地生成生物学观点。
灵活运用知识点,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意识。
六 教学反思
本节课对血管的观察是多方位的,有课件展示,有学生亲身地观察触摸,有动态的小鱼尾鳍观察。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形象直观地把三种血管展示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认同和强化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实验和观察,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课程最后,联系实际,运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