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第四章《第三节 信息的处理》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第四章《第三节 信息的处理》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21 07:0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信息的处理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河北省博野县同连中学 林芳
一、教材分析
本节学习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学习以《第二节信息的传递》神经系统为基础,进一步学习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较多,知识相对比较系统,在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生活实践,可以为学生创造动脑分析,交流表达的机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并且产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本节课的教学难度在于如何把抽象的内容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得其对于科学的概念变得简单易懂,教学中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以及图片的使用,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使抽象知识具体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的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分析,并且结合媒体资源的应用,强调体验性学习的学习方式,试从学生常见的或亲身体验过的生活情境入手,既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节主要的知识点及突破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以及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说出反射的概念。通过图文结合,学习反射弧的组成及传导途径,通过学生常见的或者亲身体验过的生活情境,运用反射和反射弧的知识,分析神经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二、教学目标
1.说出反射的概念,明确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描述反射弧的结构以及传导方向。
3.运用反射和反射弧的知识,分析神经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5.确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产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反射的概念。
2.反射弧的结构和传导方向。
3.描述脊髓的功能,分析神经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四、教学过程
学习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记录学生活动的图片,我的成长日记,强调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依靠神经系统的调节,进而引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师生互动,明确学习目标。
利用学生的成长图片,提高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完成膝跳反射的实验探究活动,并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讨论交流。
2.利用唾液分泌反射、小孩吮吸反射,设计问题活动,看到酸梅,你会有什么反应?小孩碰到奶嘴,会有什么反应?
3.列表总结的同时提出问题,这些活动通过什么调节?遇到什么情况会发生、有什么特点的反应?引入反射的概念。人体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做反射。
4. 随学随练,引导学生分析是否属于反射活动。
5.提出问题,人体是怎样完成反射活动的呢?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两人一组,完成膝跳反射实验,师生互动交流,注意逻辑性和表达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和实际体验,表达对反射概念的理解。
学生讨论分析并判断。
学生借助课本,可以说出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通过亲身体验以及实例学习反射这个概念,便于理解。
通过设计的问题,学生的思路会比较清晰,对反射概念理解更透彻。
联系现实生活,深入理解反射的概念。
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反射弧的学习。












以课本“膝跳反射”的资料图片,引导学生对资料分析进行讨论,归纳出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并利用动画图,展示反射弧的传导途径,
引导学生完成小组活动,拼出反射弧并表达交流反射弧的传导途径。提示学生注意反射弧各结构的特点,例如传入神经的特点是有神经节等。
3.与学生共同归纳整理出框架图。反射是由哪五部分组成的,人体受到刺激并做出反应的反射活动,必须依靠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说出反射弧各部分的作用。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传入神经:传导神经冲动。神经中枢:接收信息产生神经冲动。传出神经:传导神经冲动。效应器:做出反应。
小组合作完成反射弧拼图,表达交流反射弧的传导途径,展示本组作品。
梳理总结反射与反射弧,明确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



















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或亲身感受分析“疼痛逃避反射”,某人被钉子扎到脚后会迅速抬脚,而且也会感觉到疼痛。
问题1.指出完成抬脚的反射弧
问题2.完成抬脚反射的过程中,大脑有没有参与呢?
问题3.在抬脚反射的过程中,先抬脚还是先感觉到疼痛?
问题4.如果传入神经或者传出神经收到损伤,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人体还能正常地完成生命活动吗?
问题5.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了刺激,却没有进行反射活动,例如打针时在针头刺入皮肤时没有躲避等。
小组讨论交流,指出完成抬脚的反射弧。
讨论交流,完成抬脚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内,大脑没有参与,说明脊髓有反射功能,也会感觉到疼痛,说明脊髓有传导功能。
通过观察动画图片,并结合实际生活,分析讨论。
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讨论,表达交流。
联系实际,表达交流。
运用所学知识,指出反射弧的结构
让学生明确
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内,脊髓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让学生明确先抬脚,后感觉到疼痛,完成抬脚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内,感觉到疼痛的神经中枢在大脑。
培养学生分析表达的能力。确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产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让学生明确大脑作为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节低级圣经中枢—脊髓的功能。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总结,反射,反射弧及传导途径。
表达交流学习后的收获
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
五、板书设计: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反射的概念:神经系统、外界或体内的刺激、有规律的反应
2.反射弧的结构 :感受器→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 效应器
3.脊髓的功能:反射功能和传导功能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题内容抽象,理解难度大,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小组实验,亲身体验膝跳反射,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实例,利用图片、动画、合作探究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表达交流,归纳总结等方法,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