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地理 下册 第六章 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课件(共5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地理 下册 第六章 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课件(共5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20 16:4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9张PPT)


名言欣赏:
立“地”成才通古今,存“理”得道显雄才,学地理学览天下景观,做地理人炼博大胸怀。

1、“白山黑水”具体指哪些地方?
2、东北地区的农作物主要包括哪些?
3、请列举东北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温故知新
提出问题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又称乌金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属于北方地区。

黄土高原东西千余公里,南北750千米。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跨山西省、陕西省北部、甘肃省(除陇南市、平凉市大部分地区、庆阳市的宁县和正宁县外)、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面积约62万平方千米,海拔1000~2000米 。
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 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目标导航
1、掌握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了解“黄土风情”及其名胜古迹结合和文化遗存。
2、了解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及其地貌景观。
3、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危害。
4、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自主研学
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初步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标注在教材中。
请大家利用5分钟时间:
目标导学一:文明的摇篮

位置与范围




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
跨越省区:
山西
陕西
宁夏
甘肃




乌鞘岭




秦 岭
长 城
东起
西至
北抵
南连
黄土高原在全国的位置
练一练
从图中确认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宁夏

西

西
河南
内 蒙 古
青海
动动脑
黄土高原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你是如何判断的?

秦岭
温带季风气候
















熟悉黄土高原周围的地形区
内蒙古高原
四川盆地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经纬度位置 四至点 附近主要地形区 所跨的主要省区
103°E-114°E
34°N--40°N 东起:太行山
西至:乌鞘岭
南至:秦岭
北抵:古长城
北部:
内蒙古高原

西部:
青藏高原

东部:
华北平原 山西省
陕西省
甘肃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黄土高原这片黄土地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古代文明
请主持人和嘉宾讲述:
黄帝陵
“照片背后的故事”
聚焦“炎黄子孙”
“华夏文明”
文化遗产
社稷坛
革命圣地
延安
山?

水?
宝塔山

延河水



杨家岭、南泥湾以及瓦窑堡等。
你还知道本区有哪些革命圣地吗?

黄土风情
嘉宾华瑾梅读作品《站在黄土高原的顶峰上》
  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艺术以及民俗文化交错着浓烈的黄土地风味,到处流动着大秧歌的潮水,翻滚着安塞腰鼓的黄尘,夸耀着陕北剪纸的美艳,镌刻着农夫画的图案,飘扬着信天游的呐喊,汇聚成一幅多彩的艺术画卷!


推荐课后阅读路遥的名著《平凡的世界》。
(讲述黄土高原平凡人的不平凡事。)
黄土风情
请嘉宾王二妮给大家唱信天游,讲民俗。
窑洞
风成假说
  西北部地区的岩石风化后,被盛行的西北风把细的颗粒吹过来,被秦岭、太行山挡住,经过几百万年逐步堆积形成的。
模拟采访:嘉宾刘东生院士
风成说示意图
目标导学二: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深厚的黄土。那么这么多的黄土是从何而来的呢?
黄土的形成
水成说
风成说
风水雨相说
科学家的假说



(图片点击可放大)
戈壁
沙漠
黄土高原





太行山
中亚、蒙古

答案:

第一条证据“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第二条证据“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流质(风或流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第三条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从 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第四条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
的,而是外来的。


黄 土 塬
黄土塬是黄土高原或黄土平原被沟谷切割后存留下来的高原面或平原面。塬面平坦、塬坡较陡,周边为沟谷环绕。塬面积较大,一般在100平方千米以上。

黄土塬

黄土梁是指沟谷之间的长条形高地。长度大小不等,最长达几十公里,宽几十米到几百米。

黄 土 梁
黄土梁

????????????????????????????????????????????????????????????????????????????????????????????????????????????????????????????????????????????????????????????????????????????????????????????????????????????????????????

 
黄土峁是圆形、近圆形的黄土丘。峁坡呈凸形坡,坡度20°左右。

黄 土 峁
黄土峁
黄土“风成说”
  黄土高原的黄土究竟是怎样来的呢?“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内陆干旱地区吹到这里堆积而成的。原来,黄土的老家远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为粗细不等的颗粒。每遇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蔽日。粗大的砾石残留在原地,形成了戈壁;颗粒较粗的沙子在近处堆积,形成了沙漠;而颗粒细小的尘土,则随风东移南下,当风力减弱或遇到山脉阻挡时,便纷纷扬扬地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累积,才形成了今天这样深厚的黄土层。
阅读材料
目标导学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积2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合作探究 理解新知
造成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原因是什么?
长期的水土流失




植被
黄土结构
气候
地形

自然原因




修路
陡坡毁林开荒
采矿

人为因素
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
人文原因
黄土的特性——
气候——
植被——
垦荒、采矿、修路
地势——

土质疏松
地表有坡度,西北高东南低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
破坏严重,数量少
思考:水土流失带来的后果
水土流失的危害
1.加大了黄河中下游的含沙量,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2.水土流失使耕地面积减少,农作物产量下降。
目标导学四:水土保持
主导思想:可持续发展
具体做法: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



社 会
经 济
生 态


植树种草,建梯田,修挡土坝
退耕还林﹑还草,适度放牧
读图“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思考:
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状况的关系
植被覆盖越少,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就越 ,水土流失的状况 。






























越严重
懂治理
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思考:既然要保持水土,是不是对黄土高原所有的土地都要退耕?退耕的土地是不是都要还林呢?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黄土高原变绿了——大规模植被建设前后对比
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的轩辕庙
黄帝陵碑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外景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外景
云岗石窟
对古老文明及民风民俗的影响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文明的摇篮
位置范围
风成说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成因
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因素



风吹来的黄土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后果

水土保持的方法
黄土高原治理的成效
课堂小结
1、下列省区不位于黄土高原分布区域的是( )
A.陕 B.晋
C.甘 D.苏
D
检测目标
2、治理黄土高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

A.禁止采矿
B.陡坡开垦梯田
C.保持水土
D.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
检测目标
3、下列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B.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C.沙漠广布,植被稀少
D.河网密布,绿洲点点
A
检测目标
4、关于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峰峦众多,地面崎岖
C.千沟万壑,沟壑纵横
D.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C
检测目标
5、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植被: ;气候: ;
土质: ;人为: 。
检测目标
我们已经站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为了实现心中的远大目标,我们正努力拼搏着。成功属于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人。相信自己!
教师寄语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