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原子核的衰变原子的真面目②质子和中子统称为①原子核核子③核电荷数= 质子数 (Z) = 原子序数 = 核外电子数
④原子核的质量数 (A)= 核子数 = 质子数 + 中子数⑤原子核符号:X 为元素符号一、天然放射性的发现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都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以使包在黑纸里的照相底片感光。
物体放出射线的性质,叫做放射性。
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放射性元素。在贝克勒尔的建议下,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对铀和各种含铀的矿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玛丽·居里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把其中的一种元素命名为钋(PO),另一种元素命名为镭(Ra)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元素,都具有放射性;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有的也具有放射性。
能够自发地放出射线的元素叫做天然放射性元素。
天然放射线在电场中的偏转:
天然放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
α、β射线的运动轨迹是
曲线,Rα>Rβ, γ射线的
运动轨迹是直线。二、天然放射线中的‘三剑客’照相底片· · · · · · · · · ·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 · · · · 天然放射线到底是一种什么粒子?‘三剑客’姓甚名谁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常见的有三种:α射线、β射
线和γ射线。
α射线:高速运动的α粒子流
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γ射线:高频电磁波(高能光子流)
三种射线‘三剑客’的本领 γ
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后,变成新的原子核,我们把这种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 放出α粒子,称为α衰变。放出β粒子,称为β衰变。大量的实验表明:原子核衰变前后的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三、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原子核放出 α粒子或 β粒子转变为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 α衰变:放出α粒子的衰变,如 β衰变:放出β粒子的衰变,如 1.定义:2.种类: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衰变前后的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3.规律: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衰变前后的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α衰变: β衰变: 说明:
1. 中间用单箭头,不用等号;
2. 是质量数守恒,不是质量守恒;
3. 方程及生成物要以实验为基础,不能杜撰。规律:衰变方程γ 辐射 原子核的能量也跟原子的能量一样,其变化是不连续的,也只能取一系列不连续的数值,因此也存在着能级,同样是能级越低越稳定。 放射性的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β衰变时,往往蕴藏在核内的能量会释放出来,使产生的新核处于高能级,这时它要向低能级跃迁,能量以γ光子的形式辐射出来。
因此,γ射线经常是伴随α射线和 β射线产生的,当放射性物质连续发生衰变时,原子核中有的发生α衰变,有的发生β衰变,同时就会伴随着γ辐射(没有γ衰变)。
这时,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中就会同时具有α、β和γ三种射线。4.注意: 一种元素只能发生一种衰变,但在一块放射性物质中可以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阅读教材 “半衰期” 部分并思考问题:1、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有什么规律?
2、用什么物理量描述?
3、这种描述的对象是什么?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T) 1.意义:表示放射性元素衰变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 半数(50%)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其半衰期不同.氡222衰变为钋218的半衰期为3.8天
镭226衰变为氡222的半衰期为1620年
铀238衰变为钍234的半衰期长达4.5×109年经过n个半衰期(T),
其剩余的质量为: 质量与原子个数相对应,故经过n个半衰期后剩余的粒子数为: 3.公式: 注意:(1)半衰期的长短是由原子核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的,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 (2)半衰期是一个统计规律,只对大量的原子核才适用,对少数原子核是不适用的。例: 经过一系列?衰变和?衰变后,可以变成稳定的元素铅206 ,问这一过程?衰变和?衰变次数?解:设经过x次?衰变,y次?衰变238=206+4x92 = 82 + 2x - yx=8
y=6.完成核反应方程: Th→ Pa+ 。
衰变为 的半衰期是1.2分钟,则64克 经过6分钟还有 克尚未衰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