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
四十六中海恒分校 丁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2.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3.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热爱大自然和关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动物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2.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3.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课前准备:动物运动的微视频、希沃授课助手软件及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一张有海豚和海鸟的图片
问:看到这幅图片中的动物,你能想到哪些短句?
讲述:鸟可空中飞,鱼可水里游,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具有各自不同的运动形式。虽形式不同,但它们运动时都需要能量供应。
引出课题: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
观看图片
回答: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唤醒思维,引入课题
新知学习
1.动物运动的形式
2.动物运动的意义
问:动物种类多不多?动物运动形式多不多?为了方便研究动物运动的形式,该怎么办?
可以按什么分呢?
指导学生4人一组,讨论水中、陆地生和空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形式,并填写表格
(2)播放微课中的一段,展现不同环境中的动物的运动形式,补充表格内容
(3)利用ipad拍学生填写的表格并利用希沃授课助手软件投影到屏幕,让小组学生代表表达交流,教师评价、鼓励。
(4)延伸。要求学生再次观察表格中的信息,引导学生对表格中的信息进行对比、归纳,得到新认识。
过渡:动物除了休息,基本上一直在动,那么动物运动有什么作用呢?
(1)出示一张猎豹捕食羚羊的图片
问:猎豹快速奔跑时为了什么?
羚羊拼命奔跑又是为了什么?
小结:由此看来,对动物个体而言,它需要通过运动来获取食物,同时还可以通过运动逃避敌害。
生:多;多;分类;
生活环境
小组讨论、填写表格
观看视频,感受动物运动的美,补填表格
介绍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形式:水中游泳、爬行等;陆地上奔跑、爬行、跳跃、行走等;空中飞行、滑翔等
生1:不同环境中动物运动形式不同
生2:同一环境中动物有的运动形式相同,有的运动形式不同
生3:同一动物在不同环境中运动形式可能不同,例如:青蛙
生1:寻找食物
生:猎豹想捕获羚羊,获得食物;羚羊想逃命,躲避敌害
渗透分类的思想
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收集信息
利用微课视频中的一段增加信息
利用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互动更好
培养学生对表格信息深处理的能力
与运动相适应的特征
4.运动的能量供应
问:在这场追捕大战中,能捕食到羚羊的猎豹肯定是奔跑速度?
能够存活下来的羚羊肯定是奔跑速度?他们会共同进化。跑的慢的猎豹因缺乏食物而遭到?跑的慢的羚羊也会惨遭?
共同得出结论:动物通过运动可提高生存能力,适应环境
问:如果一个地方不适合生活了,动物会怎么办?
出示并介绍大雁和家燕迁徙的图片
问:动物通过运动迁移到适宜的地方,能获得什么?
过渡:每个人都曾幻想过能像鸟儿一样自由的翱翔蓝天,鸟类适应飞行的特征有哪些?
出示鸟类形态、翼、肌肉、骨骼、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脏等图片
聆听、评价学生的汇报内容
指导学生总结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
引导学生说说鱼和陆生动物相关特征
过渡:如果鸟儿几天都没有进食了,它还能飞行吗?
以鹰为例
问:鹰运动所需能量间接来自体外的什么?来自体内细胞的什么作用?过程如何?
师生共同总结运动的能量供应
ATP只用于运动吗?
生:快;快。
淘汰;淘汰
生1:换个地方
生2:迁徙
生1:获得食物
生2:获得适宜的生活环境
生3:有利于进行生殖
观察图片
讨论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
说出相关特征
生:食物;
细胞呼吸作用;
生:不是。还可用于其他生命活动,例如萤火虫发光、电鳗放电。
联系进化内容
理解运动的重要性
培养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从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角度说明适于飞行的特征
联系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及细胞呼吸作用理解能量供应
结课
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本节的主要内容
总结归纳。
牛刀小试
出示练习题1、2、3
评价
作答
反馈所学知识,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
学生谈收获
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倾听
畅谈
学生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收获或感想。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