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地理 下册 第七章 7.2 “渔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课件(共5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地理 下册 第七章 7.2 “渔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课件(共5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20 18:5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名言欣赏:
立“地”成才通古今,存“理”得道显雄才,学地理学览天下景观,做地理人炼博大胸怀。

1、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是什么?
2、请简要说明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
3、南方地区气候类型及特点有哪些?

温故知新
提出问题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

根据国务院2010年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 21.07 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2.19%。其中陆地面积186802.8平方公里、水面面积23937.2平方公里。
7.2 “渔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 下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目标导航
1、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理解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3、掌握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4、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自主研学
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初步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标注在教材中。
请大家利用5分钟时间:
目标导学一:江海交汇之地
位置与范围




黄海
东海
位置:
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濒临黄海与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
上海市
江苏省南部
浙江省北部
地势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长三角地形有什么特点?
地势低平,河湖密集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气候
水运
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长江三角洲的港口城市
淡水鱼
生产、生活用水
旅游景观
建筑用地

洪涝灾害
黄浦江死猪
活动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河流为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河流为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河流为三角洲地区提供丰富的工业用水,有利于工业的发展;河流为三角洲塑造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认识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像一把扇子平铺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灌溉水源,又免受水患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活动
1.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与弊。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3.议一议,长江下游和上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

答案:
1.利:冲积平原、提供灌溉、水产养殖、水运交通等;
弊:洪涝灾害等。
2.有效分流岷江水量,保障灌溉,避免水患灾害。
3.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河流可以提供水源、灌溉和航运;长江上游地区地势陡峻,河流可以提供丰富水能。

资料
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像一把扇子平铺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都江堰水利工程修于战国时期,有效的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水源,又免受水患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3、议一议:长江上游和下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
目标导学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经济地位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群

历史文化名城

核心城市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是全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上海
长江
三角洲
长江
流域
全国



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2、上海的职能及作用
仅用6年时间,上海地区生产总值(GDP)从2006年首次突破1万亿元,翻番为2012年的逾2万亿元。上海的这一经济总量规模,位列世界大城市前十位左右。与此同时,去年上海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双双超过7.5%的GDP增速。
对于上海而言,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推行,获得机会的不仅是贸易领域,对于航运、金融等方面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①将使上海突破已有的条框,放宽税收、外汇使用等优惠政策,有利于跨国公司内部的全球调拨、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在上海注册开业。
②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推进将使得海上保险等航运服务业务在上海得以培育和集中,解决航运中心建设中金融支持的问题,这将使得上海获得更多的制度红利。
③免税和自由港将有利于吸引高端制造业,而贸易区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加工、制造、贸易和仓储物流企业聚集,叠加中国的产业升级。因此,自由贸易区对于物流的集聚效应将更加显著。

交通
铁路
哪些铁路线经过长三角?
京沪线
沪杭线
高速公路


内河运输
海洋运输
  苏通长江大桥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8 146米,主桥为跨径
1088米的斜拉桥;大桥连接苏州和南通两市,西距江阴大桥82千米,东距长江入海口108千米,是国家沿海高速公路的长江口过江枢纽。












这里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可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上海外高桥码头
  2010年上海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航空运输
探究二: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1.“同城效应”。
(1)根据图示,说说你对“同城效应”的理解。

(2)据图分析,产生“同城效应”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关键: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
影响篇——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2.认识区域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资料:张予墨的家住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张予墨的爸爸、妈妈每天晚上都要回到昆山的家。下表列出了昆山到上海苏州的不同交通方式所需的时间。

影响篇——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与传统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一家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弊?
(2)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
小结: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创业的机会更多、选择就业的空间更广阔,走出家门到其它城市创业就成为可能,而发达的交通运输使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成为现实。
影响篇——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目标导学三: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长江三角洲地区优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吸引着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再加上发达的交通和完善的服务设施,使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和杭州西湖

水乡风貌: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

旅游资源:
溱湖特色篇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溱湖八鲜
溱潼古镇
溱潼会船节
特色篇—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饮食文化篇
泰州早茶文化






澡堂
“早晨皮包水,
晚上水包皮”
特色篇—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园林艺术以及水乡风貌
特色篇—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长江三角洲地区优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吸引着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再加上发达的交通和完善的服务设施,使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特色篇—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
重要的稻米产区
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鱼米之乡
南京市龙舟赛
夜上海
钱塘江大潮
越剧
茶文化
淮扬菜(苏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汉族四大菜系。淮扬菜流形成于扬州、淮安、镇江一带。“淮”指的是江苏淮安,“扬”指的是江苏扬州。并且汇集上述菜肴之精华。淮扬菜
注重刀工,刀法细腻,口味清淡。
饮食文化
区位优势
城镇发展
城市分布
上海
城镇发展对生活的影响
文化特色与旅游
园林艺术
水乡风貌
其他传统文化:戏曲、茶、丝绸、饮食等
(江海交汇、南北海上中枢)
长江三角洲地区



课堂小结
1、长江三角洲是驰名中外的( )
A.温带水果之乡 B.鱼米之乡
C.亚热带动物王国 D革命旅游胜地
B
检测目标
2、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 (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B
检测目标
3、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的特征是( )
A.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B.地面平坦广阔,一望无际
C.地势低平,湖泊河网密集
D.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50米以
C
检测目标
4、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与阿拉伯半岛纬度大致相同为什么我国江南是“鱼米之乡”,而阿拉伯半岛水资源匮乏( )
A.地形因素 B.海陆位置
C.洋流影响 D.纬度位置
B
检测目标
5、以下铁路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京沪线
B.沪杭线
C.京九线
D.京沪高铁
C
检测目标
我们已经站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为了实现心中的远大目标,我们正努力拼搏着。成功属于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人。相信自己!
教师寄语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