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1 13:3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 )
A.统一货币“半两钱”
B.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
C.出现了纸币“交子”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
2.北宋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
A.洛阳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草市”和集镇开始出现
C.“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D.开始设立专门管理“市”的机构
3.传统科举落第文士,大多做教书先生或回家种地。到了明朝又多新的出路,比如可以给官员做师爷,给商人做参谋,甚至还可以去戏班子写戏。据此可知明代( )
A.科举制度趋于衰落
B.戏曲备受士人推崇
C.城市经济发展繁荣
D.社会等级秩序混乱
4.有学者谈到“坊巷的开放,坊市的混一,展现了宋代城市管理以经济生活为主旋律的开放的特点,显示了宋朝的城市管理不再如唐代那样以政治管理和治安管理为最重要目的。”材料主要说明宋朝(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城市功能的变化
C.统治者重视商业
D.城市比唐朝稳定
5.“禁夜”是古代的一种政策。《太平广记》载,晚唐诗人温庭筠就曾因“醉而犯夜,为虞侯所系,败面折齿”。宋代解除这一禁令的举措( )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较快发展
B.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C.保证了政府的基本财政收入
D.引发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6.唐朝政府曾专门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很多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据此可知( )
A.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废弃
B.中外文明交流日益频繁
C.中枢权力体系高度完善
D.文化开放心态开始形成
7.据考证,南宋的都城临安,与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截然不同,南北长,东西窄,从皇宫北面的宁和门往北通向城市中心的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御街,最引人瞩目的是在御街中段新设立的“金银盐钞交易铺”,生意兴隆。这可以佐证( )
A.都城的布局出现了突破性的变化
B.市开始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C.都城设计理念不再体现皇权至上
D.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8.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代许多商人以财买婿,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上层社会。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皇后兄长之女,获封光禄寺丞,这反映了宋代( )
A.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动
B.商人群体逐步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
C.统治阶级已经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D.商人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
9.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日益兴盛,在勾栏瓦舍中有很多的以此为生的“说话人”。“说话”分为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这反映出宋代( )
A.城市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
B.世俗文学成为了文化主流
C.传统礼教受到了较大冲击
D.说书艺术开始在民间出现
10.1793年,乾隆皇帝在给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了( )
A.清朝经济高度发达,居世界领先地位
B.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饶,外贸无意义
C.乾隆皇帝为维护国家主权而反对外贸
D.统治者自诩为天朝上国的闭关心态
11.在我国西北、中原乃至长江流域的隋唐墓葬中普遍出现骏马、骆驼和胡人等塑像如下图,而宋以后的墓葬则几乎绝迹。这主要是由于( )

A.西北战乱的频繁
B.民族矛盾的尖锐
C.瓷器制造的繁荣
D.丝绸之路的兴盛
12.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唐寅曾描绘苏州等地“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工商业成为民众主要的生计来源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这说明( )
A.明清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B.江南农业生产技术逐渐落后
C.江南经济结构出现转型迹象
D.江南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3.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自燕而北,南交耻,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而商贾佳以是牟大利”;佛山镇的铁锅全国各地“无处不需”、“四方贾客各辇运而鬻之”。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
A.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 B.专业性的生产区域较为普遍
C.区域之间市场需求存在差异性 D.商品交换突破狭隘区域市场
14.下列现象与下图中“市”的发展不符的是( )

A.“市”突破时空限制
B.“市”有庙会集市
C.“市”出现繁荣的商业街
D.“市”始设专门管理机构
15.西汉初年,民营工商业已有相当发展。汉武帝以后,民间资本被迫大量向农业转移,以田庄为主要载体,以农为主、工商为辅。这种变化反映出当时( )
A.民间资本的经营较为落后
B.民营经济缺乏必要的资本
C.国家强化对经济进行控制
D.传统的农业模式面临转型
1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明代中叶,私营手工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主导地位
C.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官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D.明清时期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受到严格限制
17.西汉时期钱币使用非常普遍,除黄金、铜钱外,基本没有其他物品用作交换媒介。到东汉,黄金首先退出流通领域,而布帛在交换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原来用钱币支付的赏赐、犯罪赎金、人头税等渐次改用布帛。这反映了东汉时期( )
A.中外贸易出现严重逆差
B.田庄经营影响了市场活力
C.滥发钱币引发通货膨胀
D.赋税征收改变了商业环境
18.北宋时开始出现信用交易,叫做“赊”或“赊卖”。同业商行的行商出卖行货不用现钱凭信用设贷,一定时期后再付还价钱,彼此通济。赊买行货,须有富户三五人以上作保,写立期限文字。如无人保,只有赊买人写立欠钱文字,发生纠纷,官府不予受理。这反映北宋( )
A.设贷联保可杜绝信用事件
B.商业繁荣和商行组织发达
C.政府放松了对市场的管理
D.交子在全国各地普遍通行
19.盛唐时期长安人口增长明显,总数约70万,其中依赖国家供给粮食的人口约32万:皇室及服务人员15万,京官和京吏3万余,禁军和附近驻军12万,到京师参加选官和科举的读书人1万,共需粮食580万石左右。据此可以推知盛唐时期( )
A.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B.对东南地区粮食需求增加
C.坊市制度瓦解速度加快
D.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局面
20.明清时期,商业的规模、商人的活动范围和商业资本的累积,都大大的超越了前一个历史阶段的水平。清代的商人以山西票商、扬州盐商和广东行商最为著名,此外,徽商、宁绍商、闽商等著名商帮也继续活跃在城镇之间,他们不仅从事贩运活动,而且经营典当、钱庄等金融事业。这表明( )
A.政府逐步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品经济有较为顽强的生命力
C.票商、盐商和行商是新的商帮
D.明清时期中国产生近代金融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21.农耕时代的中国小农和工商业者的命运,与封建王朝的政策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材料二 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
——(宋)陈亮《四弊》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的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1)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2)材料二反映的主要经济观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此观点的原因。(8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6分)



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答案解析
1.C
【解析】
注意时间限定词“宋朝”,A是在秦朝时期,B是在明清时期,D是在明朝时期,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川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因此选C。
【提升】
北宋发行的纸币“交子”,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它的使用便利了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2.C
【解析】
【分析】
在唐朝时,长安和洛阳就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排除A;南北朝时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排除B;C说法正确;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排除D。故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的“市”
【详解】


3.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落第文士可以给官员做师爷,绐商人做参谋,甚至可以去戏班子写戏”,结合所学可知明朝的士人可从事的领域变宽,不再拘于教书先生,而无论是做师爷、参谋或写戏,体现了城市经济发展繁荣促进了当时社会风气和士人思想观念的转变,故C项正确。A项,明清时期科举制发展为八股取士,科举制度走向僵化,但未衰落,故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士人对戏曲的推崇,排除;D项,社会等级的混乱现象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
4.B
【解析】
依据“宋代城市管理以经济生活为主旋律”“宋朝的城市管理不再如唐代那样以政治管理和治安管理为最重要目的”,可知宋朝城市功能有所变化,其经济职能逐渐加强,故B项正确;题干只强调宋代经济生活的繁荣,无法体现其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虽然商业有所发展,但统治者依然执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题干只强调宋朝城市管理比唐朝多了一个目的,即经济管理,无法体现其城市比唐朝稳定,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项为A,材料的主题是宋朝城市管理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原因,但材料没有体现。
5.A
【解析】
【详解】
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西周---唐:严格限制阶段。坊市分开,商业活动有时间、空间的限制,这和古代的“禁夜”政策是有联系的;宋元明清:放松限制阶段。宋代解除“禁夜”政策使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市限制和时间限制,所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较快发展,A正确;“禁夜”是对市场的限制,“禁夜”的解除直接有利于商业的发展,间接地推动农业的发展,故B不符题意;“禁夜”的解除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国家的税收,但不能说保证了政府的基本财政收入,因为中国古代政府基本财政收入来自农业,C错误;“禁夜”的解除与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经济重心南移原因主要是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D错误。
【点睛】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西周---唐:严格限制阶段。坊市分开,商业活动有时间、空间的限制;宋元明清:放松限制阶段。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市限制和时间限制。
6.B
【解析】
【分析】
材料并不能说明唐朝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废弃,故A错误;唐朝政府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这说明当时中外文明交流日益频繁,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中枢权力体系高度完善,故C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当时文化开放心态开始形成,故D错误。故选B。
【详解】


7.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截然不同”等字眼意在强调都城布局其实已经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故A正确;“开始”说法不正确,在南宋之前已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故排除B;中国古代的都城一直体现皇权至上 ,故排除C;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是在明清时期,故排除D。
8.A
【解析】
“许多商人以财买婚,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身上层社会”说明商品经济发展了,商人可以跻身上层社会了,所以这意味着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故选A;但是上述现象只是意味着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提高,并不意味着商人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故排除B;C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9.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的“说话”在城市中日益兴盛,说明当时城市经济发展较快,选项A正确;选项B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中并未体现出“说话”这一艺术形式对封建礼教的冲击,选项C排除;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的说书艺术承接唐代而来,说明其并不是开始出现,选项D排除。
10.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乾隆皇帝对英王派使者来华要求贸易的回信,反映了当时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体制下,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同时也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从而坚持“闭关锁国”政策,体现的是郎自大而又保守的心态。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的主旨是乾隆皇帝不同意与英通商,不能说明清朝经济高度发达并居世界领先地位,排除;B项,外贸无意义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正当的对外贸易不会影响国家主权,该项是对材料意思的曲解,排除。
11.D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隋唐墓葬中普遍出现骏马、骆驼和胡人等塑像,而宋以后的墓葬几乎绝迹,联系所学可知隋唐时期丝绸之路兴盛,而这些墓葬塑像正是丝路繁荣的表现,选项D正确;材料未涉及西北战乱的信息,而是强调隋唐时期丝路的兴盛,选项A排除;隋唐时期实行羁縻政策,民族矛盾相对缓和,选项B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出土文物的特点,非制瓷技术,选项C脱离材料主旨,排除。
12.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工商业成为民众主要的生计来源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可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工商业发达,说明江南经济结构出现转型迹象,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江南农业生产技术无关,A选项排除。重农抑商政策是明清时期一直坚持的政策,并未松动,B选项排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的重要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D选项排除。
13.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商业。根据材料“自燕而北,南交耻,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无处不需”、“四方贾客各辇运而鬻之”等信息可知,景德镇瓷器远销国内外市场,佛山镇的铁锅全国各地均有销售,说明此时商品交换不再局限于本地市场,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商品交换突破了区域之间狭隘的地方市场,而不是长途贩运贸易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仅仅说明景德镇和佛山镇两地的市场交换,并不是较为普遍,故B项错误;材料突出的是商品交换突破地域限制,并不是说明区域之间市场需求的差别问题,故C项错误。
14.D
【解析】
【分析】
从材料给出的图片来看,这时候城市内部没有坊和市之间的界限,而且还有夜市存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宋代时期的商业格局。A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B选项说法正确,大相国寺附近就是庙会;C选项说法正确,从材料中可以看到;D选项错误,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专门机构来进行管理。故D项符合题意。
【详解】


15.C
【解析】
【详解】
汉武帝时期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以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故导致民间资本只能被迫大量转移向农业,C正确。民间资本自负盈亏,其经营往往比官营更加出色,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所说“民间资本被迫大量向农业转移”,排除;小农经济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排除D项。
16.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分析选项内容可知,自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明确规定重农抑商的原则之后,中国历代王朝对工商业始终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宋元时期并不例外,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A选项不符合题意;明代中叶开始,官营手工业日益萎缩,私营手工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主导地位,B选项不符合题意;明清时期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限制了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17.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时期钱币使用方便,反映出西汉时期的商业交换比较发达。而东汉时期金属货币退出流通领域,改用布帛作为交换的一般等价物,体现了东汉时期市场的衰退,根据所学可知,东汉时期,田庄经济发展较快,影响了市场交换,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货币流通而不是中外贸易,故A项错误;通读材料可知,没有涉及到滥发钱币,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时期金属货币使用频繁,没有涉及赋税征收,故D项错误。
18.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凭信用设贷,一定时期后再付还价钱,彼此通济。账买行货,须有富户三五人以上作保,写立期限文字”可知宋代商业繁荣,且与商业有关的商行组织发达,故可以对商业交易行为进行担保,故B项正确。商业联保设贷可减少信用事件但并不能杜绝,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行商出卖行货,不用现钱。凭信用设贷”可知宋朝商业繁荣。根据材料“如无人保,只有赊买人写立欠钱文字,发生纠纷,官府不予受理”可知政府放松了对市场交易活动的直接监管,并不能反映对整个市场管理的放松,故C项错误。北宋通行的主要货币仍以铜钱为主,故D项错误。
19.B
【解析】
【详解】
材料反映盛唐时期都城长安所粮食需求量很大,结合所学可知,隋朝开凿了大运河,唐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由此可以推知,盛唐时期都城长安对东南地区粮食需求增加,故B正确;A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宋朝坊市制度瓦解,C错误;北宋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局面,D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盛唐时期长安人口增长明显,总数约70万,其中依赖国家供给粮食的人口约32万”,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我国经济重心转移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20.B
【解析】
【详解】
明清时期,商帮不仅从事贩运活动,而且经营典当、钱庄等金融事业,经营的商业种类多,可以相互协调、促进,增强了商业活动抵抗风险的能力,故B正确;明清时期,政府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A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票商、盐商和行商是新的商帮,排除C;典当、钱庄等属于旧式金融机构,不属于近代金融业,D错误。


21.(1)原因:小农对社会的依赖程度增加;农村剩余劳动产品的增加;农村中工商业者的涌现;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
(2)观点:农商并重,相辅相成。
原因: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传统经济观念受到一定的冲击;农商并重,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农商并重可以达到国家治理的最好状态。
(3)因素:社会主流体制制约;商人社会地位有限;官办商业强大;城市主要起政治功能
【解析】
【详解】
(1)“主要原因”,依据材料一信息“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得出:小农对社会的依赖程度增加;“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得出:农村剩余劳动产品的增加;“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得出:农村中工商业者的涌现;“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得出: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
(2)“经济观点”,依据材料二信息“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得出:农商并重,相辅相成。“原因”结合材料二信息“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得出;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可以达到国家治理的最好状态;结合所学知识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传统经济观念受到一定的冲击的角度补充;
(3)“因素”,依据材料三信息“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得出:社会主流体制制约;由“商人与社会上的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得出:商人社会地位有限;由“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得出:官办商业强大;由“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得出:城市主要起政治功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