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习作:漫画的启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学习目标
1.仔细观察,看懂图意,了解漫画内容,得到启示。
2.根据阅读提示把看到的、想到的编成故事,进行习作。
3.抓住中心,恰当地运用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
看图导入
你知道吗
下面的漫画你能看懂吗?
那么它们和普通的画又有什么区别呢?
教师明确
漫画指的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所以欣赏漫画时,我们不能光用眼看,而要用心看,努力思考漫画的深意。
欣赏漫画
欣赏漫画
展开联想,拓展画面。
同学们能透过画面想象画外画家没画出来的内容吗?出示图画指导:这可能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画上有哪些人?
小结:看图就要这样,仔细观察画面后,要展开联想,透过画面看到画外的东西。学生采用刚才的方法欣赏漫画,让漫画也变得有血有肉起来
欣赏漫画“假文盲”
联系生活,升华画面。读懂“假文盲”这个题目
读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你自身有过类似的现象吗?“假文盲”们为什么这么冷漠?他们为什么要站在母子上车处?你觉得这幅漫画是在讽刺什么现象?(提示:这群“假文盲”缺的不是文化,而是公德心。)
总结:文盲固然可怕,但“假文盲”更加可怕,因为他们是“真自私”!社会上某些人缺的不是文化,而是公德心!这就是画家给我们的警示,也是我们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
明确要求,撰写漫画作文。
明确要求。
(1)默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并用铅笔勾画出重点。
(2)归纳要求,明确习作内容分哪几方面。
①可以写漫画带来的启示。
②可以根据画意编故事。
(3)指导两个方面的写作侧重点,请学生选择要写的内容。
小组交流,撰写漫画作文。
看图思考:
(1)这是发生在什么地方的事?
(2)从人物衣着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
(3)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4)几位男子怎么会在“母子上车处”等候上车?
(5)“假文盲”是什么含义?
小组交流,撰写漫画作文。
猜想:
(1)从图画上人物的衣着看,这天的天气怎样?除了这,你还会想到什么呢??
(2)四位男子怎么会在“母子上车处”等候上车的?他们当时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
(3)那位抱着孩子的中年妇女看到四位男子站在“母子上车处”,可能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四位男子又是如何回答她的?
(4)周围的旅客看到四位男子站在“母子上车处”,可能会议论些什么?四位男子听到人们的议论会怎么想?怎么做?
(5)四位男子最后是在“母子上车处”上车的吗?他们或许是被车站的民警叔叔劝走的,或许是听到人们的议论不好意思走的,或许……
小组交流,撰写漫画作文。
(1)观察:看看漫画画的是什么内容,可笑之处在哪里。
(2)思考:借助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文字提示,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获得启示。
(3)撰写:先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写出自己的思考。
范文欣赏
漫画“假文盲“”的启示
在一个公共汽车站台边,立着一块提示牌,上面刻着“母子上车处”几个红艳艳的大字,非常引人注目。 在这个牌子的后面,有一个头扎围巾,手拎皮包的妇女怀抱着一个小宝宝站在那里,正用疑惑的眼神看着站在上车处的那些大男人。她一定是在想:这不是母子上车处吗?他们怎么会站在这里呢?难道是他们不认识字,也不可能呀,他们看上去个个都是文质彬彬的,像是学者,公司老板之流,不可能连这五个大字也不认识呀!难道他们没有看见这5个字吗,也不可能呀,这几个字多么醒目啊。这位妇女皱起了眉头,又想了想,她终于明白了,原来,那些大男人不是真的不认识字,也不是没有看见这些字,而是假装看不见,假装是文盲。
范文欣赏
看!第一个人,穿着一身名牌大衣,眼睛睁开一丁点,脚上穿着蹭亮的皮鞋,多时尚呀,可这一身时尚实在不配他的行为呀!再看第二个人,头上戴着一顶军帽,身穿一件军服,脚上再穿一双棉鞋,两手往口袋里一放,看上去像个大干部。再看第三个人,多搞笑呀,个子矮矮的,头上戴了一顶时尚帽,其实他的人很瘦,那件厚厚的大棉袄将他裹住了,胖胖的,一定是不想别人认出他。最后一个人,他非常机灵,用口罩把自己的脸挡住,生怕别人看出他是一个男人。
这些看似时尚的人,真是十足的假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