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小蚂蚁》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1课时
年级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歌曲《小蚂蚁》,是一首生动活泼非常有趣味的儿童歌曲。让学生通过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它的群体性很强,具有合作精神;互相帮助,遵守纪律,遵守秩序,具有吃苦精神。从而培养学生也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 歌曲为大调式,旋律进行以同音反复与级进音程为主。歌曲结构规整,由四个乐句构成。歌曲节奏以四分音符为主,第一乐句与第三乐句节奏相同,第二乐句与第四乐句节奏相同。
学情分析
优势: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乐于参与音乐表现、创造活动。课堂的积极性较高,学唱旋律较快,能自信地演唱。劣势:学生的音乐基础和音乐的听觉稍有差异,创编能力较差,所以我降低了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安排。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感受歌曲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的特点。2.能力目标: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蚂蚁》。3. 情感目标:通过演唱歌曲,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团结协作的好习惯。
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演唱歌曲,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和集体合作精神。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受歌曲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的特点。
教学用具
电子琴、画纸、课件、小蚂蚁视频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激趣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来猜一个谜语。排队地上跑,身体细又小,做事最勤劳,纪律第一好。(蚂蚁)2.你们知道小蚂蚁有哪些习性吗?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学习歌曲《小蚂蚁》。(板书:《小蚂蚁》)(设计意图:导入部分要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的精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并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为完成本课的目标奠定基础。)三、自主学习 突破重难点1.播放歌曲《小蚂蚁》,初步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2.再听一遍,听听歌词里都唱了什么?3.出示曲谱 《小蚂蚁》是一首2/4拍歌曲,有两段歌词。每一段有4个乐句。(设计意图:此过程意为了解歌曲的节拍、词意、情绪等。)4.仔细听听前2个乐句与后2个乐句节奏一不一样?一起按节奏用“哒”来拍打一次,配合音乐节奏我们朗读一遍歌词。我们再听一听看歌曲的旋律一样吗?(节奏相同,旋律不同。)(设计意图:通过打节奏进行对比来掌握节奏相同部分)5.跟琴小声学唱,注意前后旋律要唱正确。6.打着节拍学唱歌曲。7.多种形式演唱(小组唱、男女对唱等)(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课的重中之重,通过多次的听与唱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熟悉,学会歌曲,突破重点,使目标的达成度更高。)四、拓展延伸1.分组编排表演动作,有分工有合作并进行展示。(观看小蚂蚁活动视频引发表演兴趣)。2.画一画画一画团结的小蚂蚁并送给好友。(设计意图: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实践中,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性、参与性和自主性。)五、结束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希望大家都做讲秩序、懂礼貌和团结的好孩子。下课。
板书设计
小蚂蚁 有秩序 团结 懂礼貌
教学反思
在歌曲《小蚂蚁》教学中,一年级小学生性格比较活泼,思维比较活跃,为了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利用各种方法使每个学生都享受到音乐的乐趣,喜欢和热爱音乐,开始让同学们猜猜谜语。学生在议论声中找到了答案,接下来讲小蚂蚁的习性,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他们对蚂蚁特殊的情感,从而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接着让他们按歌曲节奏读一读,使其掌握歌曲的节奏,通过这些训练后,同学们随着歌曲开心的哼唱,时间不长就学会了,如果单纯的演唱是枯燥乏味的,新课标提出音乐教学要提倡学科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文学、美术等姊妹艺术综合。因而,在教学中融入了歌表演创作,让学生自主参与创作,然后他们一起合作表演,除了融入体态律动,还让学生进行了绘画创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但在音乐活动中,由于全盲生的视力缺陷,他们的肢体动作不那么协调,我想只要他们理解了音乐,即使他们表达的不那么完美,也是值得尊重和欣赏的,我想通过练习,他们的动作会更加完美,他们会一样唱的好,跳的好,相信他们明天会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