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从历史学角度看,我们把改变人们生存方式、生存状态;生产方式,生产状态;生活方式,生活状态的质的巨变的过程称为革命。
概念诠释
18世纪60年代以后,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历史上把这一过程称为“工业革命”。
请思考: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而不是在其它国家?
英国首先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假如你是一位18世纪英国商人,现在你准备投资工业,需要哪些条件呢?
良好的环境
思考这些条件在英国又是怎样具备的?
1688年,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前提: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政局稳定;
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羊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莫尔在《乌托邦》(1516)中,辛辣地指责这是“羊吃人”。
推行圈地运动
从以下材料能得出哪些信息?
国内市场、劳动力
材料二:从16世纪开始,英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海外市场扩大,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有一个英国的手工工场主声称:以后我生产的呢绒恐怕供不应求了.
从以下材料能得出哪些信息?
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
资本、国外市场
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积累
技术
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条
件
——必要性
可能性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政局稳定
政权保障(环境)
一、英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可能性
市场 圈地运动(国内)殖民贸易和掠夺(国外)
技术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劳动力 圈地运动
资金 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
原料 殖民掠夺
前提
探究:为什么技术革新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中?
(1)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
(2)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
时间
(18世纪)
发 明
动 力
特 点
1764年
1769年
1779年
1785年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骡 机
水力织布机
人 力
水 力
水 力
水 力
细而易断
粗而结实
细而结实
效率提高40倍
棉纺织机器的发明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
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命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
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命
动力的革新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
瓦特: 改良蒸汽机
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性的国际发明——恩格斯
背景:机器生产的发展受到了动力的制约
影响:蒸汽机的使用,解决了机器生产的动力问题,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与使用,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
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命
动力的革新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
改良蒸汽机推动工业生产的大发展,对货物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
以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
并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车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25公里 。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
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命
动力的革新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
改良蒸汽机推动工业生产的大发展,对货物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标志:机器制造业实现了机械化;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生产
领域
改良
蒸汽机
交通
运输业
需求更大动力
需求更大动力
需求更大运力
工业革命各项发明成就之间关系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命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汽船、火车)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特点:
问题探究:工业革命有哪些特点?
3、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扩展到其他欧美国家
2、技术发明多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1、主要是在轻工业领域
4、以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为显著标志
16世纪纺织业手工工场
工业革命后的纺织工厂
工业革命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变化呢?
情景探究
大不列颠所生产的棉纺织品出口总额
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进入“蒸汽时代”
(数据来源于Edward Baines,History of the cotton Manufacture in Great Britain,London :H.Fisheer,R.Fisheer&P.Jackson,1835,p359))
时间 总额(单位:£)
1730年 13524
1741年 20709
1751年 45980
1764年 200354
1787年 1101457
1792年 2024368
1852年,曼彻斯特被授予皇家宪章。当时的企业名录序言写道:
英国的其他地方,甚至是伦敦,都可能没有像曼彻斯特一样,展示出如此显著、富有吸引力的世界工厂。曼彻斯特人充满活力,富有进取精神。
走进曼彻斯特看工业革命的影响
在1801年,英国城市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32%,到了1851年,2万居民以上的城市的总人口就占全国人口一半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曼彻斯特在17世纪后半期,只有2000人……1801年,曼彻斯特已经发展到9.5万人,1841年时是31万人,成为当时英国第二大城市。
——Sweet, R.P., The English Town, 1680 -1840
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
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蒸汽动力棉纺厂在曼彻斯特建立。
1830年,曼彻斯特的棉织厂已达99家,产量占据英国棉纺织工业的50%。
工厂制出现
推动了城市化浪潮
探究一
探究二
城市居民的职业
1760年前,城市居民有的还从事农业,有的虽是手工业工人,但在自己家里劳动……一般还租几英亩地,把农活作为一种副业。
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占居民的四分之三左右……工业家、金融家、靠年金或红利过活者、房地产主等,约占居民的四分之一左右。
经济结构:农业比重相对减少,工业(轻工业为主)发挥了重要作用
英国就业人口比重
1841年
1877年
——材料来源庄解忧《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城市的发展》
一块展牌上写着:“秘密社团:在18 和19 世纪早期,有技能的男工组建社团以改善劳动条件。……但这些社团是非法的,只能秘密聚会。所以,嘘!不要告诉任何人。”
曼彻斯特人民历史博物馆
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
秘密社团由哪个阶级组成?
工业无产阶级
城市中的主要阶级
经济实力增强的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在1832年之前,兰开郡在议会下院中只占据14个席位,其中仅4位议员与纺织业利益有关联。
在1832-1859年期间兰开郡选出的议员大约有31人是棉纺织业主,29位是土地贵族。
1832年议会改革
——材料来源韩克秀《英格兰棉纺织业的起源于发展研究(1740年—1840年)》
工业资产阶级的“烦恼”
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发展
探究三
181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限制谷物进口的法令,这项法令规定:小麦价格低于每夸特80先令时,不得进口。这是人为地保持谷物高价的做法,结果使得英国市场谷物的价格从每夸特56先令涨到78先令。
问题:这项法令会带来什么一系列的影响呢?
粮价上升
地租上升
工人工资上升
生产成本上升
工厂利润下降
工业资产阶级的“烦恼”
在1839—1846年反谷物法运动中,曼彻斯特学派组成的反谷物法同盟主要进行了两项工作: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宣传自由贸易理论,为废除谷物法进入决策程序进行舆论准备;二是争取选民,参与政治选举,推选代表进入议会,推动立法程序废除谷物法。
——材料来源郭继兰《曼彻斯特学派与英国经济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传播
探究三
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发展壮大,但传统的保守封建势力依旧强大。而资本家要求更多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积极展开争取政治权利的自由主义改革和革命运动。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提出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的原则,标志着英国经济政策由传统保护主义到“自由竞争”的重大转变。
在曼彻斯特,“1794—1811年间19岁以下的财产犯罪人数占总犯罪人数的26%,到了 1820—1822年间这个数字则上升为48%”。
——Peter King,Crime and Law in England
城市中的问题
探究四
工业革命使贫富差距悬殊
探究四
死亡的平均年龄表
1843年,创办和主编医学杂志《柳叶刀》的医疗改革者托马斯·奥克利的统计结果,如下
工业革命带来环境污染
城镇 士绅/专业人员 农民/商人 工人/技工
农村地区
拉特兰 52 41 38
巴斯 55 37 25
工业区
利兹 44 27 19
曼彻斯特 38 20 17
小结: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1、生产力: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进入“蒸汽时代”
2、生产组织:工厂出现
4、城市发展:推动了城市化浪潮
3、经济结构:农业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5、生产关系: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
7、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传播
对英国国内的影响
8、贫富差距悬殊
9、环境污染问题
6、政治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化的发展
启示: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830年世界第一条实用交通铁路——曼彻斯特至利物浦火车站
城市与外界的联系
探究五
曼彻斯特的发展,是与利物浦的发展,与利物浦的出海口以及整个世界市场都有密切联系的。
——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J奴隶制度》
利物浦
兰开夏棉纺织业制成品需要广阔的销售市场以及大量的生产原料,为数众多的利物浦奴隶贸易商人抓住机遇,开始积极进行海外棉花贸易……约翰·斯帕林曾是一名奴隶贸易商人,但在1790年就首次将贸易拓展至棉花进口方面。奴隶贸易既为兰开夏(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兰开夏)棉布提供了非洲市场,又为作为其原料产地的北美、西印度群岛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而且东印度和中国也可提供棉花,因此工业革命时期利物浦可以直接从东西印度群岛获得原棉,成为重要的棉花贸易港口。
——《16—19世纪利物浦经济研究》
为什么说曼彻斯特的发展与利物浦以及整个世界市场都有密切联系?
英国
北美
印度
中国
东西印度群岛
非洲
棉花
棉花
棉花
棉布
棉布
棉布
棉布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精讲解疑
东方从属西方
精讲解疑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④途径:
政治:
经济:
19世纪中后期
③原因:
②中心:
①时间:
英国
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商品输出
生产力:
政治:
交通:
⑥影响:
主观:
客观:
资本主义国家攫取利益
传播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世界面貌
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工业革命的客观需要(市场和原料)
资产阶级的拓展、抢占
蒸汽机车、轮船使各地间联系更加便捷
⑤结果:
小结: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1、生产力: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
2、生产组织:工厂出现
3、城市发展:推动了城市化浪潮
4、经济结构:农业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5、生产关系: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
1、英国国际地位: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7、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传播
对英国国内的影响
对世界的影响
8、贫富差距悬殊
9、环境污染问题
6、经济实力增强的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3、东方从属西方
小结:第一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进行的背景(5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以及成就
(1)开始标志:珍妮机的发明
(2)动力革新:瓦特改良蒸汽机
(3)交通运输业革新:汽船、蒸汽机车
(4)完成标志: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
18C60年代从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到欧美,19C6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4点)
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带动了煤矿业、钢铁工业的发展)
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跨越
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 )
A.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
B.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C.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D.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2、英国工业革命是一次( )
A生产技术上的大变革
B社会关系上的革命
C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上的大变革
D生产技术和社会关系上的革命
小测验:
3、在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之前,若英国人要开办棉纺厂,那么厂址最好选在:
A、临近铁路的地方
B、临近煤矿的地方
C、临近油田的地方
D、临近河流的地方
4、19世纪中期,一个美国人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到达欧洲?
A、坐飞机 B、搭汽船
C、开汽车 D、乘马车
5.英国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首先产生于:
A.冶炼业 B.纺织业
C.机器制造业 D.交通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