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堂同步练习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一、选择题
1.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共同努力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政权是( )
A. 北魏 B. 辽 C. 金 D. 元
2.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自唐朝以来逐渐融合,在元朝时才形成的新民族( )
A. 维吾尔族 B. 回族 C. 苗族 D. 白族
3. 元朝仿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掌握全国行政事务的是( )
A. 丞相 B. 中书省 C. 枢密院 D. 御史台
4. 行省制度是元朝实行的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下列哪一地区不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 )
A. 山东 B. 山西 C. 河北 D. 河南
5. 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 )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
C. 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D. 抑制了民族融合趋向
6. 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 中书省 B. 澎湖巡检司 C. 宣政院 D. 行省
7. 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先后对峙,实际上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时代,但也促进了各族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进一步联系,为中华各民族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实现“再次统一”的朝代是( )
A. 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8. 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的行政区开始于( )
A. 秦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清朝
9. 据《元史﹒百官志三》记载:“至元二十五年(1288),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该位于下图中的( )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10. 《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
A. 三司 B. 行中书省 C. 中书省 D. 宣政院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元朝疆域图》,回答问题。
(1)元朝的建立者是谁?元朝是在哪一年统一全国的?
(2)元朝疆域辽阔,在地方上设立了什么机构管辖?
(3)西藏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在元朝分别由什么机构管辖?
(4)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哪一朝代?设置省级行政区有什么作用?
参 考 答 案
1. D 2. B 3. B 4. D 5. A 6. B 7. B 8. C 9. A 10. B
11. (1)忽必烈。1279年。
(2)行省。
(3)西藏:宣政院;台湾:澎湖巡检司。
(4)元朝。加强了对全国的有效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