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初中语文中考专区二轮专题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常见问题剖析
第十章 怎样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题源探究
表达方式也称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语言表达形式。常用的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这里特别强调,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方法是不同的。修辞手法是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综合运用了描写、记叙、议论的表达方式,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质,表达了作者的景仰赞颂之情。
考点分析
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是中考的常考点。例如2019江西中考《马》就对表达方式及其作用进行了考查。
“分析文章表达方式及其作用”类试题在中考试卷中主要的设问方式有:
①本文/某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②本文在表达方式上的运用上有何特点?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③以客观题的一个选项的形式考查。
真题在线 (2019·江西中考)
马
吴伯箫
也许是缘份,从孩提时候我就喜欢马。三四岁,话怕才咿呀会说,亦复刚刚记事,朦胧想着,仿佛家门前,大槐树荫下,站满了大圈人,说不定是送四姑走呢。老长工张五,从东院牵出马来,鞍鞯都已齐备,右手是长鞭,先就笑着嚷:“跟姑姑去吧?说着一手揽上了鞍去,我就高肖地忸怩学唱:骑白马,吭铃吭铃到娘家……大家都笑了。准是父亲,我是喜欢父亲而却更怕父亲的,说:下来吧!小小的就这样皮。一团高兴全飞了。下不及,躲在了祖母跟前。
人,说着就会慢慢儿大的。坡里移来的小桃树,在菜园里都长满了一握。姐姐出阁了呢。那远远的山庄里,土财主。每次搬回来住娘家,母亲和我们第第,总是于夕阳的
辉照中,在庄头眺望的。远远听见了銮铃声响,隔着疏疏的杨柳,隐约看见了在马上招手的客人,母亲总禁不住先喜欢得落泪。我们也快活得像几只鸟,叫着跑着迎上去。问着好,从伙计的手手中接过马辔来,姐姐总说:“又长高了。”车门口,也是彼此问着好;客人尽管是一边笑着,偷回首却是满手帕的泪。
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大年初三四,人正闲,衣服正新,春联的颜色与小孩的兴致正浓。村里有马的人家,都相将牵出马来。雪掩春田,正好驰骤竞赛呢。总也有三五匹吧,骑师是各自当家的。我们的,例由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叔父负责,叔父骑腻了,就是我的事。观众不少啊:同村的祖伯叔,兄弟行辈,年老的太太,较小的邻舍倒妹,一凑就是近百数目。崭新的新衣,咳笑的乱语,是同了那头上亮着的一碧晴空比着光彩,骑马的人自然更是鼓舞有加喽。一鞭扬起,真像是霹雳弦惊,飕飕的那耳边风丝,恰应着一个满心的矜持与欢快。驰骋往返,非到了马放大汗不歇。毕剥的鞭炮声中,马打着响鼻,像是凯旋,人散了。那是一幅春郊试马图。
那样直到上元,总是有马骑的亲戚家人来人往,驴骡之外,代步的就是马。那些日子,家里最热闹,年轻人也正蓬勃有生气。姑表堆里,不是常常少不了戏虐吗?春酒筵后,不下象棋的,就出门遛几趟马。
孟春雨霁,滑达的道上,骑着马看卷去的凉云,麦苗承着残滴,草木吐着新翠,那一脉清新泥土气息,直会沁人心脾。残红拂马鞍,景致也是宜人的。
端阳,正是初夏,天气多少热起来。穿了单衣,戴着箬笠,骑马去看戚友,在途中,偶尔河边停步,攀着柳条,乘乘凉,顺便也数数清流的游鱼,听三两渔父,应着活浪浪的水声,哼着小调儿,这境界一品尚书是不换的。不然,远道而来,恰当日衔半山,残照红于榴花,驱车过三家村边,酒旗飘处,斜睨着“闻香下马”那么几个斗方大字,你不馋得口流涎吗?才怪!鞭子垂在身边,摇摆着,狗咬也不怕。“小妞!吃饭啦,还不给我回家!”你瞧,已是吃大家饭的黄昏时分了呢。把缰绳一提,我也赶我的路。到家掌灯了,最喜欢那满天星斗。
真是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
当学生了。去家五里遥的城里。七天一回家,每次总要过过马瘾的。东岭,西洼,河埃,丛林,踪迹殆遍殆遍。不是午饭都忘了吃吗?直到父母呵斥了,才想起肚子饿来。反正父亲也是喜欢骑马的,呵斥那只是一种担心。啊,那生着气的那滋爱喜悦的心啊!
祖父也爱骑马,除了像 《三国志》那样几部老书,春天是好骑了马到十里外的龙潭看梨花的。秋来也喜去看矿山的枫叶。马夫,别人争也无益,我是抓定了官差。本来嘛,祖孙两人,缓辔蹒跚于羊肠小道,或浴着朝暾,或披着晚霞,闲谈着,也同乡里交换问寒问暖地亲热地说话;右边一只鸟飞了,左边一只公鸡喔喔地叫,在纯朴的自然的田野中,我们是陶醉着的。
最记得一个冬天,满坡白雪,没有风,老人家忽而要骑马出去了,他就穿了一袭皮袍,暖暖的,系一条深紫色的腰带,同银白的胡须对比的也戴绛紫色的风帽,宽大几乎当得斗篷,马是棕色的那一匹,跟班仍旧是我。出发了呢,那情景永远忘不了。虽没去做韵事,寻梅花,当我们到岭巅头,系马长松,去俯瞰村舍里的缕缕炊烟,领略那直到天边的皓洁与荒旷的时候,却是一个奇迹。
说呢,孩子时候的梦比就风雨里的花朵,是一招就落的。转眼,没想到竟是大人了。家乡既变得那样苍老,人事又总坎坷纷乱,闲暇少,时地复多乖离,跃马长堤的事就稀疏寥落了。可是我还是喜欢马呢:不管它是银鬃,不管它是赤兔,也不管它是泥肥骏瘦,蹄轻鬣长,我都喜欢。我喜欢刘玄德跃马过檀溪的故事,我也喜欢“泥马渡康王”的传说,即使荒诞不经吧,却都是那样神秘超逸,令人深深向往。
徐庶走马荐诸葛,在这句话中,我看见了大野中那位热心肠的而又洒脱风雅的名士。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你看那于绿草垂杨临风伫立的金陵年少,丰采又够多么英俊翩翩呢。固然弊车羸马,颠顿于古道西风中,也会带给人一种寂寞怅惘之感的,但是,这种寂寞怅惘,不是也正可于或种情景下令人留恋的吗?——前路茫茫,往哪里去?当你徘徊踟蹰时就姑且信托一匹龙钟的老马,跟了它一东二冬地走罢。听说它是认识路的。譬如那回忆中幸福的路。
……
十万火急的羽文,古时候有驿马飞递。“探马报道”,寥寥四个字里,活活绘出了一片马蹄声中那营帐里的忙乱与紧急,百万军中,出生入死,不也是凭了征马战马才能斩将搴旗【注】的吗?飞将在时,阴山以里就没有胡儿了。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哙,怎么这样壮呢!胆小的人不要哆嗦啊,你看,那风驰电掣地闪了过去又风驰电掣地闪了过来的,就是马。那就是我所喜欢的马。——弟弟来信说,“家里才
买了一匹年轻的马,挺快的。……”真的,说句儿女情长的话,我有点儿想家。
一九三四年三月 青岛
(选自《现代散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斩将搴(qiān)旗:杀死敌方将领,夺取敌方旗帜。
题目一:作者围绕“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写了哪些事情?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图表。
三四岁时,骑马唱歌
①
②
③
④
⑤
端阳访友,骑马赏景
祖孙骑马,效野漫游
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
题目一:作者围绕“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写了哪些事情?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图表。
三四岁时,骑马唱歌
①姐姐回家,牵马迎接。
②年初三四,春效试马
③春节期间(直至上元),骑马访亲
④孟春时节,骑马踏青。
⑤放假回家,骑马过瘾。
端阳访友,骑马赏景
祖孙骑马,效野漫游
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
题目二: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文中“端阳访友,骑马赏景”这件事为例,简要分析其中两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端阳,正是初夏,天气多少热起来。穿了单衣,戴着箬笠,骑马去看戚友,在途中,偶尔河边停步,攀着柳条,乘乘凉,顺便也数数清流的游鱼,听三两渔父,应着活浪浪的水声,哼着小调儿,这境界一品尚书是不换的。不然,远道而来,恰当日衔半山,残照红于榴花,驱车过三家村边,酒旗飘处,斜睨着“闻香下马”那么几个斗方大字,你不馋得口流涎吗?才怪!鞭子垂在身边,摇摆着,狗咬也不怕。“小妞!吃饭啦,还不给我回家!”你瞧,已是吃大家饭的黄昏时分了呢。把缰绳一提,我也赶我的路。到家掌灯了,最喜欢那满天星斗。
描写
议论
抒情
题目三:文章的语言给人以节奏明快与典雅之感,你认为文章是如何达到这两种效果的?(4分)
解析:语的言有节奏明快之感,一般句式有这样的特点:多用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长短句相间。本文正有这样的特点。如:崭新的衣服,咳笑的乱语……同村的祖伯叔,兄弟行辈,年老的太太,较小的邻舍侄妹,……或浴着朝暾,或披着晚真霞……穿了单衣,戴着箬笠……当日衔半山,残阳红于榴花,……
典雅:往往是引用典故,化用古诗词的结果。本文有这样的例子。如“手帕的泪”就化用了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句
题三答案
文章大量使用短句使语言节奏明快;文章运用许多典雅的词、句,引用大量的典故,化用古诗词,使语言典雅。
技法攻略
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的方法
准确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常用的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2、撑握常用的表达方式的作用。
表达方式名称 定义 作用 备注
记叙 对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过程、场景和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述和说明。 叙述了/交代了……(事伯)的经过,表现了人物……的特点,为议论、抒情张本,突出中心。
描写 一种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语言、动作、神态、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细致地描绘了人物/景物……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抒情 一种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文字抒发对人/事的各种感情的表达方式。 表明了情感态度,使事物或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文章的主题。
议论 一种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或态度的表达方式。 使文章的主旨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性。在议论方中,它是主要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中,也常被当作辅助手段,用以点明主旨,突出中心。 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说明 用一种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表达明白的一种表达方式。 清楚地介绍了……的特点 说明对象有具体与抽象之分。
答题模板
解答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类试题常用的答题模式为:
本段采用了……的表达方式,主要写出了……的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起到……的作用。
课堂练习
下文是《一着惊海天》片断,请认真阅读,做好后面题目。
①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②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前行。③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④2012年11月23日上午八时,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⑤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⑥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最关键时刻。
⑦这不是普通的飞行。⑧航母舰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⑨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盼望了半个多世纪。
指出上面9句话所用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答案
①②③是描写,描写了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宏大的背景。④⑤是记叙,叙写了有关工作人员正在工作。但记叙中有描写,例如“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一丝不苟”等,和记叙内容一起,渲染了紧张的气氛。⑥句是说明,说明这是一个关键时刻。⑦⑧⑨既是议论又是抒情,写出了军事训练活动的人情味,展现出的是官兵家国情怀,也是作者的内心真情。
课堂总结
本课主要讲了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等五种表达方式的定义、作用和判断。
链接第16张幻灯片
作业布置
指出下面这几段话中每句话的表达方式。
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②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③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④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⑤“万岁!”他们都拍撑欢呼起来。
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⑦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是酒醉似的喝彩,——⑨呜呼,无法可想!⑩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作业答案
第①句是议论,注意,这里是反语,含有抒情,是用议论的方式表达情感的。第②③④句是记叙,记叙了看影片事件。第⑤句是描写,写出了国人麻木不醒的精神状态。第⑥句是抒情。第⑦是描写,同样写出了国人的麻木。第⑧是抒情。第⑨句是记叙,记叙“我”的心理变化。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