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4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4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1-12 12: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八组教材中的第一课。本课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的作品。本教材通过准确而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美不胜收的德国风情画卷,内容丰富,具有不同凡响的人文性价值,是一篇精美隽永的好文章。
本文篇幅较短,语言亲切自然,在讲述德国民风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教材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学生在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的同时,一是丰富优美语言的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阅读写作能力;二是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格教育,真正起到丰盈学生的人文精神内涵的作用。
(二)教材对象分析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学习中以多媒体为依托能突破时空限制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异域风情的学习。因为学习过有关季老的一篇访谈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所以学生对作者季羡林先生较为熟悉。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通过查工具书和多途径搜集相关的资料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中能使学生想象出奇丽美景,读出情感并理解文本内涵,感受哲理,受到教育,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有的放矢地以多媒体为依托开展教学活动解决这些困难点是不可或缺的。
(三)教学环境分析
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我校在注重高效教学的基础上,出资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房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有效实践提供了温床。
由于学校的有利教学环境,我校三年级以上学生都实现了走进机房上信息技术课,而作为五年级的学生们更是具备了初步的网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为了使学生高效优质进行学习,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及学校实际情况我确定选择了多媒体教室环境,以此辅助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期高效优质完成本课时的学习任务。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品味并积累优美语言,感悟作者对德国奇丽风景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引情入境,品味语言→多元朗读,探究写法→积累运用,读写结合→合作交流,深悟境界(多媒体教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句意思,读懂课文,读出感情,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体会写法,积累优美语言,进行练笔。
(二)教学难点:
感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到教育。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自然入题
播放德国风光的画面自然引出课题,教师进行板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借助多媒体动感画面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并了解德国的异域风情,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为深入解读文本做好铺垫。】
2.巧读课题,直扣二“奇”
(1)教师巧妙设问,反复引读课题,学生在引导下通过重读“自己” 和“别人”,进一步感受课题内涵。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过渡:当季老看到德国人自己的花让别人看时,不禁发出怎样的赞叹?)
(2)(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1 学生齐读句子,师提问:有什么疑问?
生:奇丽的景色是怎样的?奇特的民族奇在哪里?
② 师过渡: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来细细品味这二“奇” !
【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就要抓住文本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有效地关注,因此借助多媒体突出与放大牵动全文的句子,以读促思,调动学生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
3.引读入境,深研二“奇”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放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奇丽景色的句子,做简单的标注。
(2)交流感悟,深研“奇”句
预设一: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利用多媒体展示画面与文字)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 通过引读悟写法,通过对比练读体会写法。
1 指导朗读,读出吃惊、赞叹的语气。
1 进入角色对读,潜心体会“正是这样”的内涵。
【这一环节利用多媒体把直观、生动、新颖的德国阳台花图像与文本相结合,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预设二: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1 配乐范读,引情入境,想象画面,以读体会。(课件播放背景音乐)
1 借助画面理解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进行词语拓展练习。(课件展示花的图片)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 品词析句体会写法(联想、比喻等)
1 试着用上积累的词语、恰当的写法进行小练笔。(课件播放画面及乐曲)
1 反复引读,学生熟读成诵。(课件以填空形式辅助引读与背诵)
【为了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这一环节我利用多媒体图、文、声三位一体的输出功能突破时空的限制,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借助多媒体学生图文结合、读想结合、读写结合、读议结合,再现美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欣赏与赞叹之情进而达到了熟读成诵。】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预设三: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课件出示)
1 联系上下文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1 联系实际,合作交流生活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受到启示。
【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本环节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引导学生潜心会文的同时以合作交流的方式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深深感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从而受到启示与教育。】
4.“奇”情再现,感悟情思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师生情境对话,联系上下文体会“美丽并没有改变”指什么?
(2)感悟作者情思:读着读着我们走进了季老的梦乡——(课件播放《思乡曲》)
【在浓浓的《思乡曲》中,教师缓缓的朗读使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作者那时那刻的情思,从而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5.总结收获,布置作业(课件出示季老相片和书目)
(1)师生互谈感受中,总结学习收获,解答上课开始提出的二“奇”疑问并布置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2)推荐阅读季羡林先生的作品《月是故乡明》《留德十年》《病榻杂记》等。
(3)通过网上搜集异域风情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由师生互谈感受总结全文自然导入布置作业环节,而课件展示的和蔼淳朴的季老形象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达到了成功推荐书目阅读的目的。】
6.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力求展示教学主要内容,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合作交流 深悟境界
创设情境
自然入题
巧读课题
直扣二“奇”
“奇”境再现
感悟情思
总结收获
布置作业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品词析句 潜心会文
多元朗读 初悟奇景
引读入境
深研二“奇”
预设一
预设三
预设二
配乐范读 引读入境
出示画面 拓展练笔
入境朗读 熟读成诵
读想结合 品味语言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多么奇丽的景色!
花多花美
花朝外开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多么奇特的民族!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