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后四课复习题
第5课 铁生锈了
复习知识点:
物质名称 颜色 结构 光泽度 手感 敲击 导电性 磁铁吸引
铁 银白 紧密 有金属光泽 光滑 坚硬 导电 能被磁铁吸引
铁锈 红褐 疏松 没有光泽 粗糙 易碎 不导电 不能被磁铁吸引
结论:铁和铁锈是不同的物质,因此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复习题:
选择题。
(1) 铁生锈过程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颜色变化 B.光滑程度变化 C.导电性变化 D.发光发热
答案:D。
(2)铁生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更具有金属光泽 B.柔韧性更差 C.导电性更强 D.延展性更好
答案:B。
第6课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复习知识点:
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有气体产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比如水变成水蒸气。(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有颜色改变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比如高锰酸钾溶解在水里,白米饭做成乌米饭,彩色笔涂在纸上等。
2.
物质名称 反应前 反应后
硫酸铜溶液 蓝色溶液 颜色变浅(变绿色,是硫酸亚铁溶液,时间一长,会变黄色)
铁钉 银白色,有光泽 表面有红色物质(铜)附着
结论: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颜色改变、又产生沉淀,这是一个化学变化。
因此,我们不能用(铁制容器)装硫酸铜溶液。
复习题:
选择题。
(1)硫酸铜溶液是( )。
A.白色 B.无色 C.蓝色 D.绿色
答案:C。
解析:硫酸铜粉末是白色的(没有水),硫酸铜粉末接触了水会变成蓝色。
(2) 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产生大量气泡 B.溶液变颜色
C.铁钉上有物质附着 D.底部有沉淀
答案:A。
(3)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发生的变化属于(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颜色变化 D.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连线题。
答案:
第7课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复习知识点:
1.从铁钉在空盘子、水盘子、菜油盘、盐水盘子、干燥的瓶子里且盖上盖子等处生锈情况的对比实验中,
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铁生锈需要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
在不同的环境里,铁生锈的速度有快有慢;
铁在盐水里生锈的速度快;
铁生锈的时候会发生颜色变化。
2.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减缓(铁生锈)的好方法,防止铁生锈的办法有刷油漆、电镀、做成合金、擦干后放在干燥处等。
复习题:
1.选择题。
(1) 影响铁生锈的因素( )。
A.只有空气 B.只有水 C.是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 D.与水和空气无关
答案:C。
(2)下列方法不能有效地防止铁器生锈的是( )。
A.涂上油漆 B.制成合金 C.放在干燥处 D.放在潮湿处
答案:D。
2.下表是一位同学研究铁钉在不同条件下生锈情况的观察记录表。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A 铁钉:放在空盘子里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有一点锈
B 铁钉:完全浸没在水中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有一点锈 锈越来越多
C 铁钉:一半浸在水中、一半露出水面 无明显变化 下面开始生锈 锈越来越多 下面几乎都生锈
(1)以上实验方法是( )(填“对比实验法”或“调查法”)。
(2) 推测一星期后,( )铁钉生锈最严重,( )铁钉生锈最少。
你推测的理由是( )。
答案:
(1)以上实验方法是( 对比实验法 )(填“对比实验法”或“调查法”)。
(2) 推测一星期后,( C )铁钉生锈最严重,( A )铁钉生锈最少。
你推测的理由是( 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造成的 )。
第8课 物质变化与我们
复习知识点:
1.
物质的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变化的特点 属于什么变化
水蒸发 状态改变 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物理变化
易拉罐被压扁 形状改变
混合沙和豆子 无明显变化
加热白糖 状态变化、颜色改变 开始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后来产生了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
火柴的燃烧 发光发热 产生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产生气体
淀粉遇碘酒 颜色改变
铁生锈 颜色改变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颜色改变、产生气体
2.加工木材制成桌子、凳子等家具;泡茶时,茶叶中的物质溶解到热水中;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温度计,这些都是人们对物理变化的应用。
3.食物在人体内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煤,石油等物质的燃烧、水泥的生产、烟花爆炸、火药爆炸等都是运用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复习题:
选择题。
(1)折一张A4白纸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
A.形状变化 B.颜色变化 C.发光发热 D.产生气体
答案:A。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风力发电 B.酒精挥发 C.云消雾散 D.天然气爆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