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 必修二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一历史 必修二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1 15:0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16世纪前后
16-18世纪
世界市场
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中期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开辟新航路
(雏形出现)
 殖民扩张
(进一步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基本形成)

雏形出现

进一步拓展

基本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
(基本形成)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c中后期(19c70s)—19c末20c初
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19世纪世界形势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法国1875年后共和制确立
德国1871年君主立宪确立
美国1861年南北战争
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1、政治前提:

2、资金:
3、劳动力:
4、市场:

5、科技:

6、资源: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殖民掠夺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扩大资本积累。
外:殖民扩张
内:改革或革命
自然科学进展,迅速转化为技术。
城市化进程加快,自由劳动力增长
革命/改革:英1832;俄1861;美内战;法1875;德1871;日1868
细胞学说、进化论、电磁学、元素周期律
殖民扩张与掠夺
思考:“电气时代”到来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电器产品
(电能—机械能)

电业局

输变电

电厂

发电机的问世
(机械能—电能)

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磁生电
发现电磁感应原理
美国
德国
发 源 地




国家及人物 主要成就 影响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传统工业
电力的广泛使用
化学工业
补充完整下列表格内容,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
国家及人物 主要成就 影响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传统工业
德国 西门子
发电机
美国 爱迪生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电力的广泛使用
化学工业
补充完整下列表格内容,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
电灯电影
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发电机
爱迪生的发明
电影放映机
爱迪生和他的电灯
留声机
爱迪生在经过他改进的留声机旁打盹。为了改进这架留声机,爱迪生一连五天没有睡觉。(这张照片拍摄于1888年)
这是一张作于巴黎一次展览会上的速描。从小孩到老太太都在排队听爱迪生新发明的留声机。
爱迪生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爱迪生(Edison)主要发明:
投票计数器、
普用印刷机、
改良打字机、
留声机、
白炽灯、
第一所中央发电厂、
活动电影机、
大型碎石机、
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摄影棚”、传真电报、
有声电影机、
鱼雷机械装置、
喷火器、
水底潜望镜等。

纽约,1888
被电光照亮的巴黎,1900
Age of Electricity
国家及人物 主要成就 影响

电灯电影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传统工业
德国 西门子
发电机
美国 爱迪生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美国 莱特兄弟
德国 卡尔·本茨
推动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业的发展
电力的广泛使用
化学工业
补充完整下列表格内容,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
汽车
飞机
汽车的问世
卡尔·本茨先生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1844-1929),是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被称为“汽车鼻祖”。
卡尔·本茨
?1886年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三轮汽车,于同年1月29日立案获得专利,因此1月29日被认为是世界汽车诞生日,1886年为世界汽车诞生年。
汽车的演变
宝马—-德
凯迪拉克—-美
劳斯莱斯—-英
日产—-日本
法拉利—-意
奔驰—-德
奥迪—-德
福特林肯—-美
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造出第一辆四轮汽车。
福特制(fordism)的基本含义是大规模标准化生产(mass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1900年后,美国有20家小公司在生产作为昂贵玩物的汽车。
1909年福特集中生产
廉价的“T型”,当时价
格为950美元,此后逐年
降价,1924年为290美元。
福特在生产中采用流水线,而效率提高的结果是产品价格下降,到20年代福特成了“廉价小汽车大王”,把汽车由富人的玩物变成穷人的仆人。
福特的生产线
交通堵塞
交通事故
空气污染
飞机的问世
飞机
第一次,共飞行了36米,留空12秒。
1903年莱特兄弟制造的第一架飞机
国家及人物 主要成就 影响

电灯电影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飞机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传统工业
德国 西门子
发电机
美国 爱迪生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美国 莱特兄弟
德国 卡尔·本茨
推动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业的发展
美国 贝尔
无线电报
世界各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电力的广泛使用
化学工业
补充完整下列表格内容,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
汽车
电话
意大利 马可尼

1876年美国贝尔试打电话
一声“沃森先生,请过来!我有事找
你!”让我们告别了锦书难托的时代
新型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
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1874--1937)制造了第一个无线电系统。1901年,他成功地横越大西洋发报成功。
国家及人物 主要成就 影响

电灯电影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飞机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电话
意大利 马可尼


传统工业
德国 西门子
发电机
美国 爱迪生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美国 莱特兄弟
德国 卡尔·本茨
推动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业的发展
美国 贝尔
无线电报
世界各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瑞典人 诺贝尔
炸药
丰富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钢铁时代
电力的广泛使用
化学工业
补充完整下列表格内容,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
汽车
塑料,化肥,纤维等
炼钢技术改进

瑞典化学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被称为炸药大王。其发明的炸药爆炸力和自动燃烧速度都远远强于古代的黑色炸药
19世纪后半期瑞典诺贝尔发明炸药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和平奖
诺贝尔
诺贝尔物理、化学奖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者。”
钢铁时代的杰作
——埃菲尔铁塔
【建设地点】:法国巴黎战神广场

【开工时间】:1887年1月28日 

【竣工时间】:1889年3月31日 

【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

【建筑高度】:324·79米

【建筑总重量】:约为10100吨

【建筑层数】:4层 

【结构形式】:钢架镂空结构 
国家及人物 主要成就 影响

电灯电影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飞机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电话
意大利 马可尼

塑料,化肥,纤维等
传统工业 炼钢技术改进
德国 西门子
发电机
美国 爱迪生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美国 莱特兄弟
德国 卡尔·本茨
推动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业的发展
美国 贝尔
无线电报
世界各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瑞典人 诺贝尔
炸药
丰富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钢铁时代
电力的广泛使用
化学工业
补充完整下列表格内容,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
汽车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显著特点?

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点 发明者
发明基础
时间
范围
重要标志
开始部门

经济结构

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工匠、技师

生产实践的总结
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棉纺织——轻工业

1765--19世纪中后期
英开始--法美结束100年
19世纪中期 德俄日开始
1866--
19世纪末20世纪初
30多年
科学家、工程师

自然科学成果
同时开始于几国
英国—法美—德俄日
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电力——重工业
交叉进行
速度快
范围广
规模大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87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总值的比较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70年 31.8% 10% 23.3% 13.2%
1913年 14% 6% 35.8% 15.7%
图表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根源?
1、美国、德国成为世界第一、第二强国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德国更多的采用了新技术和新设备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生产力、产业结构、生产组织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煤产量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生铁产量
19世纪最后30年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的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世界工业总产量增长了两倍以上。1870~1913年,世界贸易增长了3倍多。
(1)生产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但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产生了以纺织工业、机器制造业、铁路运输业和煤炭工业等为主的工业群。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方面带动了一个新工业群的出现,如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另一方面 也使旧的工业部门由于生产技术的改造而得到飞跃发展,钢铁工业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这不仅是一个量的增长,而且是质的突变。因为重工业的发展使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它们开始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化为重工业为主导,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并为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影响:
2、产业结构:规模扩大,社会化趋势加强,轻重工业比率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一般纺纱厂只需50英镑即可创办,大的纺纱厂固定资产也不过300英镑左右;1851年英国87000名雇主中,雇佣10人以下的达76000人,雇佣50人以上的只有2000人。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成立的美孚石油公司、卡内基钢铁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创办资本达100万美元、70万美元和1250万美元;1900年美国制造业中雇佣人数在1000人以上达443家,其中不乏8000到10000人的工厂。。企业之间竞争也更加激烈,1893年经济危机后,美国开始长达10年的企业兼并,仅1899年就有1208家企业被兼并。
“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因为几十个大型企业彼此之间容易达成协定;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断的趋势。”
——列宁
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3、生产关系:垄断组织形成
请将下列选项合理填入右侧图表字母位置,使图示结构能清晰体现垄断形成的过程与原因:

①生产日益集中
②规模扩大,竞争激烈
③生产力迅速提高
④控制生产、市场
⑤第二次工业革命
⑥资本高度集中

B


生产力迅速提高
F


C
D
E


垄断组织产生

规模扩大,竞争激烈
生产日益集中
资本高度集中
控制生产、市场




A
第二次工业革命
垄断组织的形成
请思考:垄断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什么?

①⑥
D.影响:
经济: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一定程度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提高劳动生产率)
政治:垄断资本逐渐控制国家政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世界格局: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B.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C.部门:最先出现在新兴工业部门和钢铁工业
A.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也推动了传统工业进步。
生产组织形式:出现垄断组织。
(一)经济:
资本主义制度完善,形成比较健全的代议制民主。
工人壮大,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
造成环境污染;能源问题;使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
生产力:
工业部门:
产业结构:
生产关系:
世界格局:
规模扩大,社会化趋势加强,轻重工业比率变化。
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二)政治:
民族解放运动。
(三)社会:
殖民扩张: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以新史观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生态
史观

社会
史观

文明
史观

近代化
史观

全球
史观
基本
史观
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即整体世界的形成)
进一步促进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工业文明进一步发展。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3.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4.经济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
5.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注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的启示与认识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如何的?
进程 时间 推动因素
初具雏形 15、16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
市场进一步拓展 17、18世纪 早期殖民扩张
初步形成 19世纪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
最终形成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商品输出
市场准则
资本输出
市场准则
武力控制
欺诈贸易
控制市场
常规手段
20世纪80、90年代 经济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