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4.7 岩石、 矿物和我们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4.7 岩石、 矿物和我们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21 18:0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岩石、矿物和我们
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四章第7节
一、教材分析
《岩石、矿物和我们》一节是在学生了解到一些岩石和矿物的性质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讨论,让他们知道岩石和矿物更多的用途,知道它们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知道目前地球资源的紧缺和保护岩石矿产的紧迫性。学好本节内容,能使学生理解保护地球上的岩石和矿产资源的意义,从而树立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但还不完善。在此之前,学生在“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岩石的组成”等课中,了解了岩石和矿物的相关知识,对岩石和矿物较为熟悉,也很感兴趣,但对岩石、矿物和我们人类的关系知道的并不多,他们见得最多的就是岩石在建筑、修路方面的用途,对矿物的用途知道和关注得更少。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岩石和矿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很广,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岩石和矿产资源。
(2)岩石和矿物是地球上宝贵的资源,我们要很好地保护和利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人类在开发、利用、保护岩石和矿物等方面的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岩石和矿物是宝贵的资源,要很好地保护和利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岩石和矿物对人类的作用。
2.教学难点
树立保护矿产资源的意识。
五、教学资源
1.自制视频:导入视频《穿越》、拓展视频《岩矿风采》、《中国矿产资源简介》。
2.教师和学生材料:
(1)教师材料:Classdojo平台建设、思维导图板书、平板等。
(2)学生材料:调查资料、岩石或矿物形状的汇报表、信纸等。
六、教学策略
模拟情境法、探究合作法、角色扮演法。
七、教学亮点
1.引入环节:激趣导入,学生当演员,自制微视频,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体会到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岩石和矿物的开发与利用,从而引出课题。
2、创设情景:在本课中,我设计了“穿越”,“中国好岩矿”比赛。以及“写信”环节,让学生扮演小岩石、小矿物,使得课堂自主化,多元化,生动化。
3.Classdojo的使用:利用Classdojo,通过引入游戏机制,将学生的行为用数字量化评级,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增强自信心,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Classdojo展示学生的作品以及课堂上的精彩瞬间,为学生、家长、老师提供进一步交流的平台,实现家校互动及课堂延伸。
4.信息技术的应用:本课程网上相关的资料少之又少,笔者利用会声会影,指导学生表演,自制视频,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利用镜像同屏技术,呈现学生汇报表,使汇报环节更为直观具体。
5.板书设计:将板书设计成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八、教学过程
(一)自制视频,切入主题
1、播放视频:出示自制“穿越”视频(学生表演),提出问题:视频中提到的石器、青铜、铁、钢铁、石油、硅都属于什么?(学生踊跃回答:岩石、矿物。)
2、新课引入:通过视频你感受到什么?(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岩石、矿物的开发与利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堂——岩石、矿物和我们。
【设计意图】自制“穿越”视频引出课题,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对新课堂充满期待。
(二)创设情境,传授新知
1、提出问题: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每人收集两种岩石、矿物的用途,你们完成任务了么?(学生高举材料,并回答:完成了。)
2、创设情境:每一种岩石和矿物都觉得自己是最有用的,并为此争论不休,于是,老师决定举办一场“中国好岩矿”大赛,出示大赛规则。
3、角色扮演,自主设计
(1)自主选择一种岩石或矿物,2人一组讨论完成汇报表,设计汇报的语言和动作。
(2)每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扮演小岩石、小矿物进行汇报。
(3)教师拍摄学生汇报表及精彩瞬间,上传至Classdojo互动平台。
(4)通过小组评价,Classdojo评价及点赞,选出最佳选手。
4、整理信息:引导学生根据岩石、矿物的主要用途进行分类,并将黑板上的各种岩石、矿物放到相应的位置,形成思维导图板书。
5、播放自制的“岩矿风采”视频,让学生欣赏岩石、矿物在生活中各领域的风采。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评价、角色扮演游戏,以学生喜爱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岩石、矿物的用途。
(三)、联系生活,增强意识
1、通过播放自制小视频介绍中国矿产资源基本情况。
2、出示岩石、矿物遭受破坏的视频片段。
(1)问题一: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2)问题二:如果你是这些岩石和矿物,你该怎么办?(给不同领域的人类写信,说出诉求。)
3、分小组进行活动,分别写信给警察、矿工、国土资源局局长、群众、媒体朋友。
4、读信环节:选5名同学分别扮演警察、矿工、国土资源局局长、群众、媒体朋友,每组选出代表读出信件。
5、教师小结,呼吁学生保护矿产资源。
【设计意图】通过写信环节以及讨论环节,让学生换位思考,树立学生保护矿产资源的意识。
九、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创设故事情境,设计了“穿越”、“中国好岩矿”比赛和“写信”环节,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精心制作视频,形象生动;利用Classdojo,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以及课堂上的精彩瞬间,实现家校互动及课堂延伸;巧妙设计板书,形成思维导图,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结合教材内容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搭建平台,充分给学生表现、活动和思维的空间,实现教学目标。
一、创设故事情境,突破重点难点
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本节课用多媒体展示自制动画“穿越”,形象生动地展示不同时期岩石和矿物的应用,引出新课;创设故事情境,唤起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扮演小岩石、小矿物进行PK,介绍自己的用途,从而让学生了解各种各样岩石和矿物的用途,突破重点;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扮演小岩石、小矿物给不同领域的人写信,拓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保护矿产资源的意识,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二、精心制作视频,直观感受实验
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精心制作形象生动的视频:导入视频《穿越》、拓展视频《岩矿风采》、《中国矿产资源简介》。视频的应用不仅易懂、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让学生将抽象知识化为具体化,拓宽学生视野。
三、搭建评价平台,实现家校互动
新课标强调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注重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结合,本课利用Classdojo,通过引入游戏机制,将学生的行为用数字量化评级,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增强自信心,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Classdojo展示学生的作品以及课堂上的精彩瞬间,为学生、家长、老师提供进一步交流的平台,实现家校互动及课堂延伸。
四、巧妙设计板书,培养发散思维
为了方便学生整理信息,梳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将板书设计成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方便学生记忆;在保护岩石和矿产资源环节,在岩石、矿物遭受破坏时出示地球哭脸,在学生积极思考,树立合理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意识后,将哭脸变成笑脸,给学生视觉上冲突,实现情感上的转化。
然而,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镜像同屏环节,由于部分图片出现倒转,展示效果不够理想;小组讨论环节,因时间关系无法让学生做充分准备。
总而言之,在本节课教学中,笔者把教材中渗透的新课程教学理念贯穿其中,对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行探索,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课堂上尽量成为开放式教学,注重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渲染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达到了教学目标,但部分细节处理的方面还不够细致,作为年轻教师应该不断的在学习和磨练中提升自我,平时多积累课堂实践经验,争取在之后的每一次课程中都能有进步,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