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字变得漂亮点》说课
柳州市雀儿山路小学 龙威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五课《把文字变得漂亮点》,在学生掌握文章的输入与修改后进行学习,为下一单元学习制作图文并茂的小报提供技术支持。
要求学生会设置字体、字号的大小,字体的颜色、文字的加粗和倾斜并把所学的技术应用到小报的美化上。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审美能力及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会使用格式工具栏:“字体选择框”、“字号选择框”和
“字体颜色”按钮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
〈2〉会使用格式工具栏上的“加粗”、“倾斜”按钮设置文字
加粗、倾斜的效果。
(二)能力目标:
通过探索“怎样把字变得漂亮点”,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获取知识、解决问题,逐步形成基本的信息素养,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技能。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美德熏陶,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他们也掌握一些美术的基础知识,但由于家庭条件、学习兴趣、认知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必然决定了学生学习存在着层次性差异趋向。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鉴于教学对象的特征,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差异性,采用“示范性探究教学方式”提供学习网站,使学生根据自生学习的层次选择学习的内容,调整学习的进度。让学习进程较快的、具有较强独立探究学习的学生,在学习网站的支持下,能继续进行下一节新知识的学习;学习进程较慢的学生既可以进行旧知识的回顾,也可以本课时的内容学习。从而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依据了学生知识形成的特点,以任务驱动,树立了“两为主”、“两结合”、“一核心”的教育思想。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整节课学生基本上在教师布置的两个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地探索、研究式学习。以学生动手操作与实际运用相结合;以学生自学,发现问题与学生之间交流,教师交流,形成知识相结合。
教师树立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把推进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作为核心。
五、教学媒体设计:
学习网站分“欣赏小报”、“学一学”、“做一做”、“评一评”、“议一议”五个版块。
[欣赏小报]提供一些精美小报作品让学生欣赏
[学一学] 提供制作小报的各种技术包括(把字变得漂亮点)
[做一做] 提供半成品的小报,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件作品进行美化
[评一评] 提供小报美化的评价标准。
[议一议] 提供论坛给学生进行小报制作交流的平台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1、出示小报作品,让学生欣赏,说一说你喜欢那一幅作品?为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以美激趣,唤起学生探究的愿望]
2、出示两件作品对比,(一幅进行文字处理的作品,一幅没有进行文字处理的作品)
说一说你喜欢那一幅作品,这两份板报有什么区别?
[引出教学内容,布置学习任务]
3、展示学习网站,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学生既可以复习旧知识,也可以直接学习新知识;在完成本课学习内容后还可以进行下一课知识的学习。
[让学生自我演绎、归纳、发现,突出了教学过程的主体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4、请学生操作教师机汇报学习成果,演示操作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归纳制作的方法]
5、从作品中选择一件未完成的作品进行修改、美化。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任务,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
6、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向同学和老师请教,还可以下座位欣赏别人的作品,学习别人优点。
[实现学习主体、学习过程的多边互动]
七、多向互动、展示、评析作品,互评互改。
说一说自己的作品有什么优点,你认为好在哪里?应该怎样修改会更好?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的能力]
八、课外交流
提供论坛交流平台,课后学生可以在论坛中把美化小报的新发现、新作品提出来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