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1 15:2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重点】 :
1.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难点】 :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学习目标】:
掌握西方列强发动这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背景,清楚西方
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理解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性,以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是怎样逐渐形成的。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894.7.25
1894.9.15
1895.2.2
1894.9.17












黄海海战


丰岛
平壤
旅顺
威海卫
1894.11
威海卫战役,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清政府新建立的近代化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军败局已定.
探究一:
阅读课本58—59页,思考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原因,简述其经过,分析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大陆政策





台湾
朝鲜
满蒙
中国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





1894.7.25
1894.9.15
1895.2.2
1894.9.17







黄海海战


丰岛
平壤
黄海海战
问题2:黄海海战的结果如何?有何影响?
北洋舰队损失较重,但主力尚存
为保船避战,退守威海卫军港
日军控制了黄海制海权
北洋舰队在威海卫全军覆没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原因:
(1)根源:明治维新后,日本积极对外侵略扩张,蓄谋侵华
(2)客观:列强默许或纵容,清朝统治腐朽
(3)时机:朝鲜爆发农民起义
2、经过:
丰岛海战:
平壤陆战:
黄海大战:
辽东之战:
威海之战:
日本挑起战端
清军退回国内
日军控制制海权
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内 容 危 害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问题4:结合《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3、结果和影响:
(1)中国惨败签订《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破坏领土完整,刺激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割三地:

赔二亿:

开四口:
许设厂:
大大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迫使清廷举借外债,列强借此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拓展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宣告洋务运动破产,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清政府:进行军事改革
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
革命派:开始发动起义
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
中日甲午
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
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
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
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
——义和团揭贴
探究二:
根据材料,指出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旗号及其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义和团运动的意义、败因和教训。
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
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面临被瓜分危机;反洋教斗争发展
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扶清灭洋(进步性与局限性)
原因:
性质:
旗号:
时空:
意义:
败因:
教训:
1900年春夏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农民阶级的局限、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近代革命取胜;救国必须学习西方近代文明。
        《辛丑条约》签订图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就是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探究三:
简述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和经过。
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
根本: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直接:镇压义和团运动
(借口救护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
(2)经过:
6月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廊坊、天津反侵略
7月占领天津并再次向北京进犯:
8月攻陷北京并杀掠:皇帝出逃、义和团失败
3、《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①赔款4.5亿:

②划使馆界:

③拆炮驻兵:

④严禁反帝:

⑤设外务部:
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1)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列强侵华进入扶植工具、以华制华的新阶段
(2)客观上促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一步发展
加重中国人民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列强控制
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列强武装控制京津至山海关地区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中国被众多不平等条约扎得像个木乃伊。清政府就像列强手中的扯线木偶。
我们要如何避免惨剧重演?
日本蓄意侵华
清政府腐败软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中国半殖民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思考:如何才能救中国?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程


VS
慈禧: 1894年11月7日,为隆重庆祝大清国老佛爷的60大寿,清廷为此花费1000万两白银。
明治天皇:以饿肚皮的精神,一天只吃一餐饭,鼓动着他的臣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
李鸿章:“切勿自我先挑衅 ”
“先定守局,再图进取”
“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图中“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的对联,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有人为此画题诗曰:“沈沈(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人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1.(2010江苏)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1、下列条约涉及香港问题的有??
A《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
?2、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 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 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 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D 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A
C
4.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不同点在于
A.以农民为主体的自发斗争
B.有严密的组织和较明确的纲领
C.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
D.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5. (06广东)“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右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拆除山海关炮台  10000元
拆除大沽南炮台  1000元
拆除大沽北炮台  3000元

6.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华特征的表述最确切的是
A.勒索赔款,增辟商埠
B.进行资本输出和间接进行殖民统治
C.控制中国海关和内河航线
D.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7. 慈禧太后在允签《辛丑条约》的上谕中说:“今兹和约不侵我土地,不掠我人民,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所谓该条约“不侵我土地”的主要原因应在于
①瓜分狂潮中列强已将中国领土分割完毕
②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③清政府已变成列强在中国的统治工具
④中外反动势力之间的矛盾业已根除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应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缴纳。
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
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也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情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断绝之处。
《南京条约》:协定关税
《五口通商章程》:领事裁判权
《虎门条约》:片面最惠国待遇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免收内地税
《辛丑条约》:允许列强驻兵北京至山海关沿线要地
1.义和团的传单中写到:“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两次工业革命成果被应用到中国
B 反映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列强矛盾的激化
C 反映义和团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D 说明义和团不能正确区分外来侵略和近代文明
( C )
2.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的积极作用有①直接促进中国社会近代化②客观上促进清政府改革③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④打击了西方侵略势力
A (1)(2) B (3)(4)
C (1)(3) D (2)(4)
( D )
3.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相同的有(1)打开市场镇压革命 (2)攻占京津大肆劫掠
(3)皇帝外逃被迫签约 (4)促进反动势力勾结
A.(1)(2)(3) B.(2)(3)(4)
C.(1)(3)(4) D.(1)(2)(4)
( B )
4.《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签定都体现了
A 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
B 清政府成为侵华的工具
C 清朝中央机构逐步近代化
D 中国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 A )
5.在近代中国,协定关税特权逐步为西方列强所共享。反映这一过程的条约包括
A.《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C. 《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辛丑条约》
D.《黄埔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