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测试题
一、选择题
建好绿水青山,就是有金山银山。位于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林场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范例,三代塞罕坝林场人坚持植树造林,为京津地区建起了一道神奇的生态走廊。读中国部分地形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塞罕坝林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交界处
B.北侧是内蒙古高原,南侧是黄土高原
C.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
D.位于季风气候区
2.关于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春旱均严重
B.受气候的影响,图中平原区只能种植冬小麦
C.华北平原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科技力量不足
D.生态林对北方地区起到阻沙、防风和涵水的生态作用
3.对东北三省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
读西北地区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4.下列描述与图示内容相符的是
A.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B.①山脉是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②山脉是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该区域属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5.形成A→B→C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 B.距海远近 C.气温高低 D.地表植被
6.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地区的农业主要是( )
A.平原农业 B.灌溉农业 C.河谷农业 D.立体农业
7.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但由东向西干湿程度不同,造成地理环境差异.下列自然景观按从东向西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荒漠 ②草原 ③荒漠草原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8.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有“早穿皮袄午披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这说明当地气温的特点是( )
A.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月较差大
C.气温年较差大 D.气温的年际变化大
9.下列有关我国东部略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路干线①②③均连接了两大工业基地
B.甲和乙两个地区均出产棉花和苹果
C.A山脉与我国800毫米年降水量线相吻合
D.B、C、D所在区域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
近年来一些电视节目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其中许乡内容蕴含地理知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诗词的热情。以下诗词以“春”为关键词,其中描述区域③景观的是(?? ?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1.《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我国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不同饮食习惯。下列美食与所在地区对应正确的(?? ? )
A.①地的传统美食是麻辣火锅 B.②地的居民喜爱喝青稞酒
C.③地的特色美食是烤全羊 D.④地的传统主食是白米饭
12.关于①③区域分界线的确定,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经济
13.③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有(?? ? )
①光照强 ②水资源丰富 ③昼夜温差大 ④土壤肥沃 ⑤有高山冰雪融水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①③⑤
葡萄习性喜光、喜暖,衬干燥忌潮湿。下图为银川周边葡萄酒主产区示意图。
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4.葡萄酒主产区均位于
A.贺兰山以西 B.回族最大聚居地 C.水运发达区 D.台风频繁登陆区
15.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 B.地势平坦,河湖众多
C.邻近省会,市场需求量大 D.雨热同期,降水充足
16.图中河流
A.大致自北向南流 B.冬季无结冰期
C.为葡萄酒外运提供水运条件 D.为葡萄种植提供灌溉水源
17.为考查同学们地理知识的判断能力,老师请四位同学扮演来自不同省区的地理夏令营的学生进行交谈,介绍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最可信的( )
A.来自海南省的同学说:“我经常去溜冰、滑雪、打雪战”。
B.来自内蒙古草原的同学说:“我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是骑马”。
C.来自新疆的同学说:“我经常到海边去冲浪”。
D.来自黑龙江的同学说:“一年四季都可以到河里游泳”。
我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和自然景观呈现明显的东西差异。下图是西北地区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甲、乙、丙三地,降水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乙>甲
19.西北地区从东到西依次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是
A.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B.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20.我国下列地区的农作物生产主要取决于灌溉条件的是
A.雅鲁藏布江各地的青稞 B.江南丘陵的茶树
C.河西走廊的粮棉 D.三江平原的小麦
21.关于我国西部交通,能源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由于地形等因素的限制,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B.青藏地区资源丰富
C.太阳能、地热等资源是青藏地区的优势
D.西北地区能源紧缺,需要大量输入
22.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地形主要是( )
①高原②盆地③平原④丘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3.从西往东,西北地区景观的变化规律是( )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荒漠、草原、森林
C.草原、荒漠、森林 D.荒漠、荒漠草原、森林
24.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北地区的不少建设工程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据此回答:“西气东输”是实施西部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那么西气东输主要是为解决
A.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
B.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C.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
D.沿线地区铁矿不足问题
25.西北地区的植被分布由东到西应该是( )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荒漠草原﹣﹣草原﹣﹣荒漠 D.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二、解答题
26.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B、D所代表的地区名称:B_______、D_________。
(2)图中景观图中E________(民居),F________(交通),能够反映C地区居民生活的景观图是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
(3)B、C两地区分界线是________,该线大致和一月份_______℃等温线一致,还和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4)如果让你在A区域中,选择种植:水稻、甘蔗、哈密瓜、青稞中的一种______,为什么?________。
27.据图和所学知识,回 答下列问题。
《航拍中国》介绍了新疆、黑龙江、江西、陕西、上海、海南六个省级区域,以空中视角俯 瞰中国,立体化展示我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
(1)写出甲、丙两幅景观图对应的“图”中省区的字母:甲 ,丙 。
(2)从下列《航拍中国》描述的特征中,选择符合 B 省、C 地区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绿洲灌溉农业 ②树影婆娑的椰林 ③鱼米之乡 ④林海雪原
B 省: C 地区:
(3)请分析图所示区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位置优势。
(4)“图”所示区域 AC 线是我们学过的 工程,为了增强区域合作,C 地区与 A 省区怎样才能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28.读我国“西北地区图”,回答问题。
(1)河流A是_________河,它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它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和__________。
(2)山脉B是_____;盆地C是______;盆地D中分布着我国最大的沙漠——_______;高原E是_______。
(3)西北地区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___,①-②-③景观呈现出__________——荒漠草原——________的变化。
参考答案
1.B 2.D 3.A 4.A 5.B 6.B 7.C 8.A 9.B 10.B 11.C 12.B 13.D 14. B 15. A 16. D 17.B 18.D 19.C 20.C 21.C 22.A 23.A 24.C 25.A
26.北方地区 青藏地区 蒙古包 水运 F 南方水多,水运发达 秦岭--淮河一线 0 800 哈密瓜 气候干燥,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瓜果糖分积累。
27.(1)D A
(2)④ ③
(3)江海交汇之地;通过长江干支流联系广大内陆地区;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通过远洋航线联系世界各港口。
(4)西气东输 C 地区向 A 省提供资金、技术、信息及相关产业转移,促进A省经济发展; A 省向 C 地区提供清洁能源及特色农产品改善当地能源结构,满足市场消费需要,提高人民生 活质量。
28.塔里木 冰雪融水 山地降水 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塔克拉玛干沙漠 内蒙古高原 干旱 荒漠 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