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21 19:4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9世纪中期,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证明了生物的性状是由 遗传因子 控制的
20世纪初期,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 染色体 上。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由 蛋白质和DNA (成分)组成。
蛋白质
DNA
染色体

蛋白质和DNA,
谁是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证据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艾弗里确定转化因子的体外转化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实验材料:
两种肺炎双球菌
R型菌
菌落:粗糙,
无荚膜,无毒
S型菌
菌落:光滑,
有荚膜,有毒,可致死
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格里菲思的实验:
1、将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 内,小鼠不死亡。
分析:R菌无毒,不致死。
2、将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S菌有毒性,使小鼠致死。
3、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S菌死亡后失去毒性,不致死。
4、将无毒的R型活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并分离出S活菌。
转化
(有毒)
已经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即遗传物质。
转化因子是什么呢?
3、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
格里菲思: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结论: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有“转化因子”.
假如你是当时的科学家,应该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
讨论:
在证明DNA还是蛋白质或其他物质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必须将蛋白质、其他物质与DNA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结论:
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是DNA .(即DNA是遗传物质)
[过程探究2]艾弗里的实验:
[过程探究2]艾弗里的实验:
[过程探究2]艾弗里的实验: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1.外表由蛋白质构成,头部内含有DNA.
噬菌体(DNA病毒):
2.与大肠杆菌的关系:
寄生
注入
合成
组装
释放
吸附
T2噬菌体
C、H、O、N、P
C、H、O、N、S
(标记32p)
(标记35s )
如何制备35S标记的噬菌体:
1.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5S的培养基
培培养大肠杆菌;
2.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
噬菌体的蛋白质被35S标记.
如何制备32P标记的噬菌体:
1.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
培培养大肠杆菌;
2.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
噬菌体的DNA被32P标记.
35S标记的
噬菌体
细 菌
搅拌
离心
35S标记噬菌体时理论上细菌内无放射性,原因:
被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
外壳不进入细菌内.
35S标记时沉淀物中为什么还具有低的放射性?
应该没有才对啊?
搅拌离心不充分,转速过低.
32p标记时上清液中为什么具有低的放射性?
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可能没有完成侵染过程;
或者子代噬菌体已经释放.
时间限制要严格:
既要保证噬菌体已经完成侵染;又要保证子代噬菌体未释放。
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结论:
不能证明: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课堂延伸]
设计实验:
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分离
分离
重组
重组
感染
新的病毒
产生
哪种
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大多数生物以 为遗传物质,
少数生物以 为遗传物质,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
RNA
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