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2 14:4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学 设 计


课题 4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交往、玄奘西行取经等史实,思考并认识外交的开放与唐朝国力强盛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识读《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感知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行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出的精神的感悟,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重点 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难点 玄奘西行;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区别
教 学 过 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明 确 目 标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复习检测: (1)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反映了怎样的现实? (2)“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对一个大诗人的描绘,诗中的“酒中仙”是谁? (3)文成公主入藏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导入:旧金山唐人街 : 在如今的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都有一条街叫“唐人街”,你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你知道隋唐时期与中国长期通好的有哪些国家吗?古代新罗、天竺、大食、波斯等国分别是指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在经济文化上早有密切关系。你知道隋唐时期两国交往的史实吗?你能举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吗?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们齐读并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唐朝时期,中国和_______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____________,日本派遣使节 来到中国,当时称为“ ”。 2.把唐朝先进的________、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 等传回日本,对日本________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______。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经过 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4.鉴真在日本传授________,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5.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 6._______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 取经。 7.玄奘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为中国______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________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遣唐使 同学们, “遣唐使”作为一个特殊的词语,已经被中日两国人民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曰本“遣唐使”来华情况。 为了吸收中国的文化成果,日本选派了不少留学生入唐学习 , 他们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业知识。他们在中国长期学习,与中国诗人学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最著名的是阿倍仲麻吕(晁衡)。留学生和学问僧在传播唐朝制度和文化中起了很大作用。 1. 请同学看书回答,唐朝与日本的交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日本派遣唐使 ; ②到唐朝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 ; ③使团把赠品给唐朝,唐朝回礼给日本使团,实际是两国之间的贸易。 2. 唐朝与日本之间的交往对日本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①遣唐使回国后,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②日本人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 ③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比如京城的建筑,货币的样式,诗歌、独特的茶文化等。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3、日本政府把鉴真像定为国宝,这是因为鉴真对日本有着突出的贡献,鉴真对日本有哪些贡献? 4.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有关鉴真东渡的史实,课上分享交流。 提示:鉴真(688—763年),俗姓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为僧,法号鉴真。他对佛经深有研究,戒律部分尤其精熟。晚年受日僧礼请,东渡扶桑,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 目标导学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提出问题:学生讲述唐与新罗交往的概况。 提示: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目标导学二:玄奘西行 小组合作探究——《西游记》里的唐僧和历史上的玄奘 1.依据《玄奘西行和回国路线图》,想一想,他所走过的路线都经过了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 提示:中国——吉尔吉斯斯坦(盛产高品质蜂蜜)——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 2.说说你所知道的《西游记》里的唐僧和历史上的玄奘有什么不同。 提示:(1)唐僧一路上有徒弟的陪伴,而玄奘是独身一人去天竺;(2)唐僧拿的经书是用纸做成的,玄奘去天竺时那里用的还是竹简;(3)唐僧由释迦牟尼所教,玄奘由一位90岁高龄的戒贤法师所教;(4)唐僧碰到的阻碍主要是妖怪,玄奘碰到的阻碍主要是路途远、艰辛等。 3.唐僧和玄奘的这些不同,提醒我们学习历史应注意些什么? 提示:历史记载真实存在,小说可以大量虚构。要区分历史和文学最本质的区别,不能把小说当成历史。 4.《西游记》中的唐僧西天取经和历史中的玄奘西行有什么相同点?这又说明了什么? 提示:两人都去西天取经,对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玄奘是《西游记》中带有神话色彩的唐僧人物原型,唐僧的一些行为源于玄奘但不完全出自玄奘。这说明历史往往是文学的原型和基础,也说明杰出历史人物及其事迹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四、课堂总结 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影响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 才会进步。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检 测 目 标 1.下列国家中,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是( ) 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 2.“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唐朝时一位高僧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精神。这位高僧是( ) A.玄奘 B.鉴真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波罗 3.唐朝时,外国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 ) A.日本 B.新罗C.印度 D.天竺 4.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鉴真东渡 B.文成公主入藏 C.玄奘西行 D.遣唐使到来 5.某历史兴趣小组想了解唐朝时印度的一些文化情况,你会向他们推荐( )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C.《水经注》D.《齐民要术》 6.下列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 ①李冰 ②李春 ③玄奘 ④鉴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1.D 2.B 3.B 4.C 5.B 6.D
板 书 设 计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