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为人民服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
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
教学主题:革命品质
课 时:2课时 第1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基于识字写字: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基于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憧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基于口语交际: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学情分析
基于识字写字:本课要写的字中,“哼”和“执”在书写的时候容易将“亨”多写一横,而漏掉“丸”的一点,教师要及时指导。
基于阅读:本单元的阅读目标是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是在第三单元的阅读策略的基础上拓展而来,第三单元本班学生对间接表达情感的方式掌握的不错,因此这一块着重复习,不是难点,但由于本单元的主题是革命者的品质,对于小学生而言,革命者大多数是历史人物,和孩子们生活相去甚远,对文本的理解也就有了一定的障碍,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基于口语交际:学生能认真倾听,把握主要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达到具体生动有一定难度。
3. 教材分析:《为人民服务》本文是六年级小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 对他们而言,议论文还不是这个阶段的主要学习任务,对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如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可点到为止,不必过多介绍或不作介绍。重点是梳理课文的论述思路,理清内部逻辑关系。
评价任务
1. 能够正确认读生字,书写新词(达成目标一)
2. 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每一个自然段中的关键句,概括每段的中心意思(达成目标二)
3. 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筛选出有用的信息资料,说一说毛泽东为什么要做这一次演讲(达成目标三)
4. 能够说一说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达成目标二)
课题 为人民服务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
学习 目标 1.学会“彻、迁”等9个生字。 2. 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 学习查找、筛选、分析资料的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S: 同学们好,缅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6年前的回忆,感受到了革命志士为国为民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坚毅与决绝,我们也跟随着老师的引导,学习了查阅相关资料,来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学习方法。 (课件1) S: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为人民服务》,(课件2)是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张思德同志是谁?毛泽东同志为什么会在追悼会上做这样的演讲呢?课前是不是有同学已经查阅了和张思德有关的资料? 请查阅了资料的同学发个2
自主学习感知主要内容 一、 了解历史背景,介绍张思德生平事迹1. 看来有一部分已经养成了学习查阅资料的好习惯。那么先来看看我这样一则资料,自己读一读。(课件3)2. 张思德同志是为救战友而牺牲的,毛泽东同志在演讲中有没有具体介绍张思德同志的事迹,他又是如何评价张思德同志的?他的演讲还包含着哪些内容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为人民服务。二、 自读课文,扫清生字词障碍请听朗读,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课件4、音频)学生自读课文老师指导读词语、写生字 读通了课文,再来看看文中出现的词语,你能读好吗?(课件5)快速的读一读,老师想提示大家关注剥削这个词语,课前同学们已经做了预习,这是个多音字,注意要读准字音,和老师一起再读一遍读好了词语,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要求会写的生字,(课件6)仔细观察,哪些字比较难写或容易写错?老师想提示大家关注“葬”这个字,(课件7)这个字的造字本意是人死用草覆盖埋葬,后用棺木埋入土中。注意书写的时候最下半部分。撇。举起手,我们再练一遍。书写的时候要格外注意最下面这部分。笔顺是横、撇。请将这两个字写在练习本上,拍照上传。(学生展示生字,教师有选择性的点评)三、默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1. 学习第1自然段 扫清了字词障碍,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课后练习题正是引领我们走进课文的一把钥匙。我们来看第2题,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一个理念,在第一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就进一步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涵。你能找出来吗?学生交流你们和老师找的是一样的,在这句话中用上了两个表示事物达到极致的词。你能找出来吗?你认为,这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如果删掉,会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也就是说,“完全”和“彻底”有力的强调出我们队伍的性质,就是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概括的说,也就是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1段,明确了我们队伍的性质。那么接下来毛泽东同志就要告诉我们,怎样做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怎样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阅读任务:抓住每一段的关键句,从中提炼关键词。快速浏览第二至第5自然段,在练习纸上写一写。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老师先来做个示范,我们一起来看第二自然段。老师找到的关键句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一方面是关于看待什么问题的呢?没错,相信很多同学已经脱口而出了,是死亡。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围绕着为人民服务,首先告诉大家死的意义有不同。总结来说也就是如何对待死。这一段的关键句出现在了段首来统领这一段的内容。下面的几个自然段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相信、聪明的你一定可以总结出来。学生交流a))第3自然段:学生发表观点教师总结:第三自然段,我们找到的关键句是。第1句,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围绕着为人民服务,作者继续提出如何对待批评。为了人民的利益要接受批评a))第4自然段:学生发表观点教师总结: 第4段,我们发现这一段作者提出了我们的目标,联系当时的现状,提出了如何对待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困难隅等相关的看法。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围绕着为人民服务,作者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对待困难。a))第5自然段:学生发表观点最后一段,我们可以找到的关键句是在第1句:那么围绕着为人民服务,作者最后表达的是我们要如何对待我们的队伍里死去的同志。 下面请你自己来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吧。 学生自读,出示PPT学习查阅资料,引用资料1. 细心的同学还会发现,虽然这是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但毛泽东同志的演讲中只有两句话提到了张思德。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有同学提了出来,这时候如果我们仅仅查阅人物生平资料,并不能帮助我们彻底理解课文内容,这时候我们还应该去查阅这一事件所处的历史背景,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 老师找到了两则与这一历史事件有关的背景资料,下面就需要你来开动脑筋筛选一下,哪些内容对于解答我们的疑问有帮助。自己试着挑选提炼一下,写在练习纸上。学生提炼资料资料一中,反映了当时在我们的队伍里存在的问题。资料二则交代了毛泽东同志进行这次演讲的意义,看似这两则资料都不能直接为我们解决疑问,为什么在毛泽东同志的演讲中只有两句话提到了张思德同志呢,我们继续来分析资料一中反映的问题,有什么呢? 学生发语音 筛选提炼后我们可以找出第1点,不少同志认为种地挖井、烧炭这些劳动很没出息,你找到了吗?好,继续再来找。 还有人议论,老红军经过长征负过伤,最艰苦的环境都过来了,因到山中烧炭被砸死,太不值得了。这也就反映出有些人认为单战场是骄傲的资本,而去山庄碳不如上战场光荣。继续再找。 军队里还形成了骄傲自满的风气。正是因为存在这些问题,毛泽东同志才会针对队伍里存在的问题进行演讲。他是想告诉我们所有人,所有为人民服务的工作都光荣,都和战死沙场一样壮烈,这样的人才会被人民记住。 张思德就是这样的人。毛泽东同志也相信这样的人,队伍里还有,所有人都应该向这些同志学习,由此也就解答了我们的疑问。这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但他只在两句话中提到了张思德,是因为他这篇演讲是面向每一位同志说的,他要告诉所有人,怎样做才是为人民服务。通过刚才查阅资料、筛选资料、分析资料的过程,就提示我们在学习了解和我们的生活相距甚远的历史事件时,不仅要学会查阅资料,还要能根据解决疑问的需要有效的筛选、提取、分析信息。 能够正确认读生字,书写新词(达成目标一) 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每一个自然段中的关键句,概括每段的中心意思(达成目标二) 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筛选出有用的信息资料,说一说毛泽东为什么要做这一次演讲(达成目标三) 能够说一说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达成目标二)
课堂小结 三、 布置作业有53天天练的同学完成12课课堂笔记 阅读《十里长街送总理》,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课堂所学的方法,说明为什么周总理会如此受人爱戴
板书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18张PPT)
是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
张思德是四川仪陇县人,生前为毛主席警卫班战士。他曾在长征途中,两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历经千辛万苦。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奉命到南泥湾挖窑烧炭,被塌落的炭窑埋住。被救出时锨把顶着他的胸腹部,鲜血从嘴里流出,已经牺牲。牺牲时年仅28岁。
查找人物资料
xuē
出声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哪句话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呢?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全部,没有遗留
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
点明主题
明确队伍的性质
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2-第5自然段,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第2段:如何对待死
句首,统领全文
第3段:如何对待批评
第4段:如何对待困难
第5段: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
明确队伍的性质
如何对待批评
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
如何对待死
如何对待困难
张思德是四川仪陇县人,生前为毛主席警卫班战士。他曾在长征途中,两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历经千辛万苦。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奉命到南泥湾挖窑烧炭,被塌落的炭窑埋住。被救出时锨把顶着他的胸腹部,鲜血从嘴里流出,已经牺牲。牺牲时年仅28岁。
查找资料(人物生平)
查找资料(历史背景)
查找资料(历史背景)
“我们的队伍”里存在的问题:
1. 不少同志认为种地挖井、烧炭这些劳动很没出息
2. 老红军经过长征负过伤,最艰苦的环境都过来了,因到山中烧炭被砸死,太不值得了。
3.军队里还形成了骄傲自满的风气。
所有为人民服务的工作都光荣,都和战死沙场一样壮烈,这样的人才会被人民记住。
查找资料
“我们的队伍”里存在的问题:
1. 不少同志认为种地挖井、烧炭这些劳动很没出息
2. 老红军经过长征负过伤,最艰苦的环境都过来了,因到山中烧炭被砸死,太不值得了。
3.军队里还形成了骄傲自满的风气。
所有为人民服务的工作都光荣,都和战死沙场一样壮烈,这样的人才会被人民记住。
筛选资料
分析资料
家庭作业:
课堂笔记 (PPT8-13页)
自读《十里长街送总理》,搜集资料,筛选资料,分析资料,说明“周总理为什么如此受人爱戴”
3. 有53天天练的同学提前完成第12课,晚上7:00-8:00 定钉钉群直播答疑,届时有问题可以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