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导入新课 社会主义新壁画,新农村里把根扎。
农民热爱新壁画,村村都把壁画画。
跃进车,跃进马,处处都是跃进画。
新壁画,会说话,教育人心向灯塔。
农民思想得鼓舞,生产劲头比天大。
实现建设总路线,人人心里笑开花。问题:这首歌谣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于什么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对我们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主
要
内
容 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2“文化大革命”建设成就3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材料1 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材料2 我们党现阶段的任务,就是要依靠已经获得解放和已经组织起来的几亿劳动人民,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尽可能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沿海各省的有利条件……以帮助内地工业的发展,加速全国的工业化。
——刘少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时间:1956年
地点:在北京召开
概况: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 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中共八大的决策完全符合国情,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的利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也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
速发展的需要第二对主
要矛盾落后的农业国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
工业国的要求第一对主
要矛盾我国的实际情况人民的要求(或需要)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探索中的失误材料1 “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速度问题是建设路线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方针问题”。
——《人民日报》
材料2 中国经济落后,物质基础薄弱,使我们至今还处在一种被动状态,精神上感到还是受束缚。
——毛泽东材料1 “(在钢产量等方面)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和超过英国。……在15年后,在我们阵营中间,苏联超过美国,中国超过英国。
——毛泽东1957年11月18日在
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发言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探索中的失误材料4 1958年6月8日的《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有5亩小麦亩产量达到2 105斤;过了四天,又报道该社发出第二颗“卫星”,2.9亩小麦亩产量达3 530斤。又过几天,湖北省谷城县星光社小麦试验田亩产4 353.8斤的报道,又传遍全国。
材料5 《人民日报》的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材料6 粮食极度短缺,以至于城乡居民和国家干部普遍营养不良,浮肿病人比比皆是,有的地区甚至出现饿死人的现象……1958-1963年,全国非正常死亡人口约2 158万人。
——《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表现:
后果:
评价: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工业上,大炼钢铁;农业上,虚报产量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
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工业上:大炼钢铁小高炉群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号召全民为年产1070万吨钢奋斗,使得大炼钢铁运动在全国展开,全国近亿人上阵,大搞“小(小高炉)土(土办法)群(群众运动)”。农业上:虚报产量一个萝卜千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年) 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探索中的调整材料1 1961年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八届九中全会。李富春作了《关于1960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和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的报告》,报告肯定了1960年经济工作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从1961年起,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此次调整取得了什么成效?2.探索中的调整①表现: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八字方针,于1961年开始实施
②成效: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
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七千人大会这次会议对推动国民经济全面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二、“文化大革命” 1.“文化大革命”的兴起材料1 毛泽东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他要求全党对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材料2 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最最最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我们心中最红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
——林彪
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
——全国人民的口号二、“文化大革命” 原因:
时间:
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1.“文化大革命”的兴起1966年夏1966年5月16日
“五一六通知”二、“文化大革命” 红卫兵斗争砸校牌毁文物二、“文化大革命” 批斗“走资派”批斗彭德怀批斗刘少奇在火葬单上,刘少奇的名字被改为“刘卫黄”,
共和国主席成了“无业”游民批斗文学人士二、“文化大革命” 2.两大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材料1 九一三坠机现场。
材料2 若有妖魔兴风浪,人民奋起灭豺狼。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材料1与哪一事件有关?材料2中的妖魔、豺狼和鬼是暗指什么人?二、“文化大革命” 3.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材料 “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业总产值和国家财政总收入的变化
这一时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文化大革命”的对现在有什么启示和教训①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坚定不移的把工作中心
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②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阶级斗争要作科学的分析
③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④必须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主要原因是“左”倾错误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十年的探索中,我们的国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有严重的失误。虽然后来这种错误得到了很大的纠正,但在政治上仍然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理,并在后来发展严重。加之毛泽东对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最终做出了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决定。三、建设成就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三、建设成就 2.模范人物
“铁人”
王进喜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
雷锋不怕困难、艰苦创业热爱人民、鞠躬尽瘁助人为乐、爱国爱民课堂小结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