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课题 9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思考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炼自然环境开发、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技术提高与区域扩展、商业与市场等关键词,理解这些因素在宋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
重点 两宋商业繁荣的表现
难点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 学 过 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明 确 目 标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复习检测: (1)如何评价宋金议和? (2)岳飞的抗金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主要原因是什么? (3)靖康耻,犹未雪”中“靖康耻”指哪一历史事件? 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东南沿海地区最发达,内地次之。总体说来,南方好于北方,东部优于西部,正因为如此,国家才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这是现在的情况。其实,在中国古代,北方的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北方的发展水平高。那么,后来南方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经济重心为什么会出现南移?这种南移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到什么时候完成?这都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们齐读并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1.从唐朝中晚期至 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________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_________。 2.(1)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________。(2)宋朝时,___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3)长江下游和 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常)熟, ”。(4)南方各地普遍种植 。 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 3.(1) 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2)南宋后期 兴起, 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4.河北 ,河南汝窑,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5.广州、 、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6.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________,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 。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 ;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7. 、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__管理海外贸易。 8.南宋的 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9.北宋前期,________地区出现了“交子”; 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10.从 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农业的发展 1.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可以说明什么。 答案提示:南方人口超过北方。说明经济重心南移。 2.学生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答案提示:从东汉后期到两宋,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两宋时期,人口增长,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3.学生抢答: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农业作物: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目标导学二:手工业的兴盛 1.图片展示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2.根据图片和课本知识,概括宋代手工业的发展概况。 目标导学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 宋代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 ; 城市中有热闹的早市和夜市 ; 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一 - 草市。 2. 海外贸易的兴盛 : ①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②泉州、广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③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曰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④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指导学生在 《宋代海外贸易图》上找到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 3.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在讲述南方商业的繁荣时,应讲清两方面的问题 : 首先是宋代南方商业发展的条件。 其次是南方商业繁荣的具体表现,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唐朝商业活动的情况,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有关叙述,提问:“宋代商业的繁荣与唐代相比表现在哪些方面 ?” “纸币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等,学生回答后,教师加以归纳总结。教学中应强调,这一时期中国在商业活动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人,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四、课堂总结 唐朝经济重心南移,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历史的必然。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也要坚持“史为今用”的原则,使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检 测 目 标 1.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 ) A.水稻 B.小麦 C.小米 D.玉米 2.在南宋后期,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推广到( ) A.辽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长江以南 3.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瓷都的是( ) A.海南岛 B.邢窑 C.景德镇 D.越窑 4.宋代的造船技术居于世界前列。海船制造中心分布在什么沿岸的大城市( ) A.渤海地区 B.黄河流域 C.长江沿线 D.东南沿海 5.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市舶司的职能是( ) A.执行削藩政策 B.监察百官 C.管理海外贸易 D.主持变法 6.北宋初期纸币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商业发展和城市繁荣 B.铜钱和铁钱携带不便 C.宋代造纸业相当发达 D.政府支持发展纸币业 参考答案:1.A 2.C 3.C 4.D 5.C 6.A
板 书 设 计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