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 3 课
土 地 改 革
《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序幕。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如右图所示建国后以农民家庭,草棚就是他们的住处,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长达八个月之久。
土地改革的原因
农民辛勤劳作却极度贫穷,原因何在?
原因1:封建土地制度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根本原因)。
原因2:
广大新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1947年
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
3、主要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指导文件:
(法律依据)
土地改革的经过
1950年冬-——1952年底。
从“地主私有”
到“农民私有”
农民
土地
所有制
地主阶级
农民
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地主阶级
和农民一样参加劳动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自己占有
劳动成果
土地归私人所有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
占有者
类别
名称
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
①分批进行;
②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③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具体措施:
这次土地改革有什么特点?
分批进行,区别对待;既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又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同时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人性色彩,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土地改革这种区别性的措施有什么好处?
正是这种区别性的措施,使土地改革实现了四个心:贫雇农得地开心, 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
改革成果:
到 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贫农分到了土地
农民正在拔出地主地界碑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建国后人民政府发放的土地证
农民欢庆焚烧地契
斗地主
分得地主的家具、牲畜、农具后开心的农民
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摘录):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是辽东省(今辽宁省)宽甸县最偏僻的一个村。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土改前俺的房子不如地主家牲口棚,出门要弯腰,进门要低头,现在搬进土改时分到的新房子。村民王明连说:“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牲口棚里拴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请说说从材料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巩固了人民政权。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农民积极性大大提高,促进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为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土地改革的意义
政治:
经济: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
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
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3、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4、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上三次土地改革及其意义
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意义: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联合地主一致抗日。
第二次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中共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意义:这种土地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农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时期,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减少阻力,孤立分化地主阶级,以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早日恢复发展农村经济,实行了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意义:1.1952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的农民分到了土地;2.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3.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4.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5.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6.摧毁了美蒋反动集团的社会基础。
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新中国土地改革的 背景:
②广大新解放区人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本课小结
废除封建地主剥削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
开始实行:
实行地区:
1950年冬
广大新解放区
内容:
基本完成:
1952年底
特点:
保护富农经济
政治上中立富农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②
历史意义:
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主人
巩固了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
①
④
彻底摧毁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又企图将其女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该地后,斗倒恶霸,喜儿获得翻身。
请回答:
(1)是什么土地制度,迫使喜儿逃居深山的?
(2) 这种土地制度有什么危害,会产生什么影响?
封建土地制度;
地主富农人少地多,农民人多地少,这就束缚了农村生产力,
严重阻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1、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B、A、C、D)
4、1952年,中国的农民由于获得土地而欣喜万分,主要是因为实行了( )
A.春秋时期和1952年 B.战国时期和1950年
C.战国时期和1952年 D.战国时期和1949年
当堂训练
1、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主要是在?( )
2、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制度的基础,它在我国存在两千 多年,其形成和消亡的时间分别是 ( )
A.老解放区 B.边境地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新解放区。
A.土地革命 B.土地改革
C.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合作化
B
D
C
3.土地改革是要改变( )
?A.农民土地所有制 B.地主土地所有制
?C.土地私有制 D.土地国有制
B
A 农民土地所有制 B 地主土地所有制
C 社会主义公有制 D 土地国有制
8、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运动取得的成果不包括(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巩固了人民政权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5、建国后,为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的事件是( )
A 新中国成立 B 土地改革
C 反腐败斗争 D 三反五反运动
6、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进行的斗争有( )
①抗美援朝 ②开国大典③土地改革④三大改造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7、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确立了( )
B
A
D
9、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0、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法令是( )
A、1950年《中国土地法》B、1951年《中国土地改革法》
C、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1949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11、在下列对土改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B.人民政权更加巩固C.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彻底废除了土地的私有制
D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