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16课
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
一、彼得一世改革
1、沙皇俄国创建
摆脱金帐汗国,
建立莫斯科公国
农奴制的形成和强化
伊凡四世称沙皇
(16世纪中期)
农奴制
概念:
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
特点:
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
2、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背景 俄国出现手工工场,但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
时间 1689年开始
内容 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习俗等(全面、军事为主)
影响 推动俄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摆脱落后,加强对外扩张的军事力量。
局限 强化沙俄君主专制和封建农奴制度
二、1861年改革
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战败原因:
影响:
其根源是落后的农奴制
1)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农民暴动加剧,震撼沙皇统治
2)沉重打击俄国人的士气
3)亚历山大二世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不得不走上一条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
2、原因:
农奴制阻碍俄国社会(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严重社会危机
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激化沙皇专制的空前政治危机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时为止。
--《解放农奴宣言》
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能买卖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
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象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2)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
(3)材料三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
暂时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还受地主控制;完全自由的农民则完全摆脱了地主的控制,且拥有私产。
不符合实际。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存在。
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
矛盾: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 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
原因: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而决定的。
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4)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
维护封建地主的利益和统治,防止农民起义。
时间:1861年3月
推动者:
重要文件:
内容:
性质:
2、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1)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民,
获得人身自由权,拥有民事权利
2)经济上:农民交纳赎金,得到一块份地,
二一九法令(解放法令)
是贵族地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3、认识改革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评价)
进步性:
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局限性:
1、不彻底性:农奴仍受村社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
2、掠夺性:农民支付赎金总数超过改革时的地价
3、欺骗性:改革后的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且贫瘠和不便耕种,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再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阻碍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他呼喊:“是什么使这些无耻之徒反对我呢?为什么他们像追猎野兽一样追捕我呢?”
1881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在圣彼得堡街头被民粹派投掷的炸弹炸死
三、俄国的扩张
沙皇俄国是怎样打通“朝向欧洲的窗户”的?
(1)彼得一世打败瑞典,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
(2)叶卡特林娜二世打败土耳其,取得黑海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