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混排—学制贺卡[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图文混排—学制贺卡[下学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07-03-21 12: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图文混排(3课时)
作者:中国教师 文章来源:中国教师网 点击数: 5592 更新时间:2004-10-19 23:46:08
课题:图文混排—学制贺卡(第4节第1课时)教学要求:掌握文本框、绘图工具栏的基本操作。 教学形式:结合操作演示进行讲授,学生模仿练习。教学过程:1.引言这节课的任务是制作一张贺卡。(在屏幕上显示贺卡,学生观察贺卡并指出贺卡中各组成部分。)我们将选用绘图工具栏提供的有关工具绘制几何图形—菱形;为了使文字和图片更容易定位,我们将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和插入图片。2.设置贺卡大小和边框① 插入文本框。在页面上插入文本框,单击鼠标切换文本框的未选中状态、选中状态及输入状态。在选中状态,能设置文本框格式,移动、复制或删除文本框。在输入状态,能输入、编辑文字和插入、调整图片。② 设置文本框大小和边框。双击文本框边框打开“设置文本框格式”对话框(打开“设置文本框格式”对话框的另一个方法是在选中状态右击鼠标,在快捷菜单中单击“设置文本框格式”选项),对文本框的大小和边框进行设置。将高度和宽度设置成10㎝和5㎝,选中“锁定纵横比”选项。边框线条“颜色”设置成“绿色”,“线型”设置成“4.5磅双线”。3.绘制图形① 绘制“右三角”。选择 ( http: / / www. / sogoupedia query=%D1%A1%D4%F1" \t "_blank )“右三角”工具在文本框中拖动鼠标画出三角形。如果要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同时按住Shift键。② 复制。用“复制”、“粘贴”工具复制一个相同的三角形。③ 翻转和旋转。“翻转”对特殊角有用,任意角可以用“旋转”。本例用“水平翻转”和“旋转”工具都能把选中的三角形逆时针旋转90 。为了熟练使用“旋转”工具,本例使用“旋转”工具。④ 图形组合。把旋转后的三角形移近原三角形左边,按Ctrl键+方向键细调三角形的位置(强调此操作的要领,引起学生的重视)。选中二个“三角形”对象“组合”成一个对象。同理,将双三角形复制、粘贴、旋转、定位,四个三角形再“组合”在一起。4.图形(菱形)填充加工① 图形线条颜色处理。线条设置成“绿色”。② 图案填充。前景色设置成“鲜绿”,背景设置成“白色”,图案设置成“横向砖形”。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引导学生参照课本相关内容制作贺卡文本框和菱形图案,巡回辅导。5.小结。结合板书回顾本节课所讲文本框的创建,自选图形的绘制、旋转、填色等操作。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带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演示。板书 操作过程 WORD工具一、设置贺卡的大小和边框 “设置文本框格式”对话框 —“大小”标签 —“颜色和线条”标签二、绘制图形(菱形) “绘图工具栏”—“自选图形”—“右三角” —“绘图”—“旋转”—“组合”三、图形(菱形)填充加工 “绘图工具栏”—“线条颜色”—“填充颜色” 课题:图文混排—学制贺卡(第五第2课时)教学要求:掌握在文本框中文字、图片的定位和修饰方法。 掌握文本框的有关设置。 教学形式:结合操作演示进行讲授,学生模仿练习。教学过程:1.录入贺词。文本框和文本框内文字定位方便,我们就用文本框录入贺词。① 插入“谢谢老师”文本框。文本框设置成“无线条色”和“无填充色”,让学生比较文本框设置前后的不同效果。文字“分散对齐”,宋体、蓝色、加粗,字号为小三。把文本框移到菱形上方,调整字间距和行间距,使文字和底图吻合;用Ctrl键+方向键细调文本框位置。② 插入“Thought of you”文本框,文本框设置同上,文字字体为“Dolphin”,红色、加粗、字号为小二。调整文字的位置和文本框位置。③ 插入图片。由于图片插入文本框,图片左上角在插入点位置,因此在插入图片前,先调整贺卡文本框插入点位置,按若干次回车键使插入点下移,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和位置。如果文本框的大小发生变化,重新调整其大小。④ 修饰调整。调整整体布局。英文文本框“置于顶层”。把贺卡各部分“组合”在一起。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巡回辅导。对学生练习作过程评估。2.小结和上机实习指导。在绘图工具栏中,“自选图形”、“线条颜色”、“填充颜色”都有丰富多彩的选项。我们只是选用了其中的极小部分。以后在我们需要应用时可以用相同的方法选择不同的选项,得到不同的效果。另外,还可以使用绘图工具栏中“阴影”、“三维效果”等工具对图形进行处理。辅导上机实践⑴—⑷。上机实践⑴、画一个圆,并内接一个三角形。补充细调三角形形状和大小的方法:按住Alt键同时用指针拖动三角形周围的控制点。其它由学生自己完成。上机实践⑵、在五个平行四边形中用不同填充方法进行填充。设置平行四边形的边长为5—8㎝;交代所需图片的路径。其它由学生自己完成。上机实践⑶、画一面共青团团旗,并配写短文画圆和五星时要细心,注意整体的比例。由学生自己完成。上机实践⑷、绘制心形并进行阴影处理。虽然要使用没有学习过的“阴影”工具,仍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3.作业。上机作业:实践1,2。 预习:第三章第五节上机实践1—4。板书 录入贺词1.输入文字 “文本框”无填充色和无线条色的设置。 文字设置。2.插入图片 “插入”—“图片”—“来自文件”文本框置于图片上方 “绘图”—“对齐或分布”—“置于顶端” 课题:综合应用———学编小报(第六节第1课时)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软件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艺术字的应用。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 1.校园面貌日新月异,现实生活绚丽多彩,我们可以用小报将它们准确生动地把反映出来。电脑小报挟着高科技的灵气和霸气,以优美整洁的文字排版、华丽鲜艳的图象色彩,令人赏心悦目,使以往的手抄小报黯然失色,随着时代的进步,在校园自制电脑小报取代手抄小报已是必然的趋势。 2.出示小报样本,提出学习小报制作任务,并分解任务,指出本节课学习插入艺术字。二、艺术字教学1.要求全体学生按照书本步骤通过自主学习插入艺术字“数学园地”,可自由讨论,取长补短,活跃气氛。具体做法可视机房条件而定:如机房条件较好,配备有电子教室系统,可在全体学生练习的基础之上,挑选较好的同学进行演示并向全班广播,配以点评讲解;若机房条件较差,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之,对照书本、机器,口头讲述的传统做法也是行之有效的。2.分组分配学习任务:将“艺术字库”对话框、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艺术字控制点及其功能、艺术字工具栏功能的学习任务分别分配给各小组,各自完成任务。可以电子教室分组,也可以口头分组。3.各组代表汇报交流,可用电子教室广播交流,也可以口头交流,相互评比,评比结果作为各组学生一次平时成绩,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三、巩固练习组织学生制作不同的“中国—江苏”艺术字比赛,以数量多少取胜。四、课堂小结课题:插入剪贴画和图案(笫六节第2课时,教案略)可对照书本操作步骤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巡回辅导典型问题讲解,及时反馈信息,最后可安排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报头设计比赛。课题:编排文稿(第六节第3课时,教案略)由学生根据3-5节已学图文混排的知识结合本节操作步骤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巡回辅导,典型问题讲解,及时反馈信息。课题:用公式编辑器处理数学公式(第六节第4课时)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使用计算机软件的能力, 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文本框链接和公式编辑器的使用。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文本框的作用,学会了文本框的使用,小报的版面设计有时需要在几个文本框中顺序录入同一篇文稿,我们当然可以单个分别录入,注意文本框之间的衔接就行了,但是当需要修改时,牵一发动全身,某一文本框发生变化以后,一般情况下其他文本框内容也要相应手工修改,能否自动修改呢?建立文本框之间的链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2.数学公式的输入问题:象简单的下标、简单的分数我们还可以有办法,复杂一点的公式我们就索手无策了,此时用公式编辑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二、本框链接1.要求学生按照书本步骤自主学习建立两个文本框的链接,并输入简单重复文字(如11111……)验证前后链接功能、自动修改功能。2.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如何建立第三个文本框的链接?并予以验证。三、公式编辑器1.由学生按照书本步骤自主学习启动公式编辑器2.“公式”对话框中有哪些已用过的公式或符号?引导学生比一比谁找得多,通过比一比熟悉公式对话框。 3.由学生按照书本步骤自主学习输入公式。四、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六节实践1的公式输入。五、课堂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