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三单元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三单元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2 22:2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学 设 计


课题 19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和技能: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状况,思考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过程和方法: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史事”《耕织图》(局部)、《清代纺织图》和观看影像资料,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感受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通过问题探究,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感受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初步了解自然环境、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辩证关系
重点 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难点 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教 学 过 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明 确 目 标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复习检测: (1)台湾地何时“归我”的?此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2)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请用史实说明清朝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的方式有哪些? (3)“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夷,一代英雄。”这幅对联赞颂的民族英雄是? 导入:晋商,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多堂、王家大院等等。明清晋商人利润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捐输助饷、购置土地、高利贷资本等方面。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晋商的发展折射出了清朝经济的繁荣景象,我们一起看看吧。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们齐读并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1.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____________。 2.(1) 不断扩大,大片荒地得到开垦。 (2)对 、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 (3)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 。 (4) 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3.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 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4.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手工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比较成熟的______________。 5.(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 。 (2)一些农村地区地区发展为 。 (3)在北京、江宁、 、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 非常繁荣。 (4)形成了一些大的________,比如:晋商和徽商。 6.由于人口密度加大, 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教师讲述: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 提示: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2.读教材,总结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清朝开荒执照 提示: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治理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3.读教材,学生分组抢答清朝发展农业生产的表现和影响。 提示:(1)表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2)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目标导学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一)手工业 教师简要介绍清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 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二)商业 1.读教材,学生总结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陆路和水运发达。 3.引导学生抢答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①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②形成了一些大的商邦,比如:晋商和徽商。 目标导学三:人口的增长 1.学习与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 提示: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有了很大增长。 2.史料解读 材料一: 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示意图 材料二: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边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 4.学习与探究:依据材料二,说明黄河流域出现的突出社会现象,并简要分析其原因。从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提示:现象:人们盲目开垦沿河与沿湖的土地,水流域面积不断缩小;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水灾越来越严重。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言之有理即可)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清代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正是经济的发展,促进人口的增长,启示我们要处理好经济与人口关系。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检 测 目 标 1.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大力( ) A.发展海外贸易 B.推行垦荒政策 C.招募农民垦田 D.改进生产工具 2.清朝前期,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市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这些机户生活在( ) A.北京 B.江宁 C.长安 D.洛阳 3.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4.“走西口”所描绘的商帮在清朝与徽商齐名,它是( ) A.浙商 B.闽商 C.冀商 D.晋商 5.清朝时期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是在( ) A.康熙时 B.雍正时 C.乾隆时 D.咸丰时 参考答案:1.B 2.B 3.B 4.D 5.A
板 书 设 计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