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植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种子植物》是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第一章第2节的内容。种子是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器官之一,而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总是由种子发育成幼苗,再依次长出其它器官,所以教材把《种子植物》安排在学习了植物体的基本结构之后学习,既为学习种子的萌发打下基础,又对学好其它各章节内容有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优势:六年级的学生刚刚升入初中,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强。而显微镜又是他们接触到的第一个专业精密仪器,所以他们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对于本节课的顺利完成有着一定的优势。
劣势:本节课主要看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六年级的学生在自己独立动手操作这方面的能力较弱,在生活中接触显微镜的机会也不多。所以教师在整个课堂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好演示,并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单双子叶种子的区别、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
教学难点:认识到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认识并会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会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会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能认识种子的传播方式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
能力目标:
能运用观察的方法认识种子的结构,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察和研究种子的结构,形成热爱种子,热爱植物体的真情实感。
教学流程:
一、课前自学
学生课前学习微课
课前回家收集各种各样的种子
3、课前做导学案
二、课堂活动
课前收集导入新课
学生课前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种子,以小组的形式收集到一起,派一个代表介绍本组收集到的种子类型。以此来导入新课,你们收集的种子颜色、大小一样吗?那么他们的内部结构会一样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新课
动手实验 探究新知
同学们不满足于只看种子的表面,那么想要亲眼验证种子的内部结构需要完成实验。解剖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请同学们按照书上的实验步骤操作,并完成导学案上的讨论题。在实验的过程中采用分角色扮演的形式,同桌之间为一小组,一个扮演老师,一个扮演学生,扮演学生的同学负责边操作实验边指认结构,扮演老师的同学负责认真观察并指出操作中的错误。一轮结束后,交换角色。
代表汇报 探讨新知
请学生上来汇报并分别指认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找令两组在汇报的同时板书菜豆玉米种子的结构。汇报结束后请同学给她的表达打分。进行学生互评。评价完成后师生共同探讨导学案上的讨论题。
菜豆种子最外层的结构有什么作用?
种子的胚将来发育成什么?
豆类种子的子叶有什么作用?
玉米种子遇碘变蓝的是哪一部分?为什么?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
扩展新知 小结新课
通过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例子展示,引入我们平时吃的豆腐喝的豆浆都是用什么做的?引入扩展题
我们喝的豆浆主要来自黄豆的哪个结构?
我们平时吃的玉米面来自玉米的哪个结构?
我们平时吃的米饭来自水稻的哪部分结构?
分析千年莲子开花的例子,引入种子保存时间是不同的,水稻种子一般只能保存两三年,那么怎么保存才能让种子存活的时间更长呢?由这个例子还能反应什么问题呢?种子的生命力强。这与我们上节课学的孢子植物比哪一个生命力更强呢?
最后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会了什么。一起总结归纳,并用小测题测试大家的听课结果。
实验教学效果与评价:
通过课前在QQ群当中的问题交流情况,我已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初步的判定,学生在课堂上亲自操作联系的时间较多,很多问题也是在操作过程中逐渐生成的,课堂较活跃。通过导学案,可以更清楚的了解每个学生的操作出现的问题。对本节课出现的问题总结如下:
在对学生课前微课学习状况的检测中发现,学生对于种子植物的结构掌握还不错,但是解剖种子没有亲手做,效果不明显。如果在微课的学习中设置练习检测环节就更好了,比如课前给学生提供一个能交互式的动画。
2、有些学生可以总结出的实验结论,我没给他们更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