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十六章《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十六章《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22 12:2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资料阅读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已有分类知识的基础上,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生物的进化,能够排列出生物进化的顺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化石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知识的情感。
(2)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物圈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证据,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2、教学难点:通过对科学资料的分析比较,得出生物进化的规律。
【教学方法】
问题启发法、比较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问题导入
丰富多彩的生物从哪儿来的?人们为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做出了很多假设和探索。时至今日,相信神创论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因为人们掌握了大量生物进化的证据。那么,生物进化的证据是什么?生物是如何进化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学习生物进化的证据
1、阅读课本58页的内容,回答问题。
(1)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什么?
(2)什么是化石?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后,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用化石的图片进行展示,并补充完善。另外,教师对其他生物进化的证据做简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马的进化历程——同种生物进化的化石证据
阅读课本中的图文资料,并且思考:
(1)马的进化趋势是怎样的?
(2)马的生活环境有何变化,这与其形态结构的变化相适宜吗?
学生思考讨论后,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3、始祖鸟化石——一种生物进化为另一种生物的化石证据
教师幻灯片展示,对比始祖鸟与爬行类、鸟类的相似点,得出爬行类动物进化为鸟类的科学观点。
介绍孔子鸟,这为爬行类进化为鸟类提供了新的证据。
4、教师解析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引导学生得出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
越简单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高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三、学习生物进化的历程
1、阅读并观察课本61页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生物“进化树”,尝试在“进化树”的方格内写出代表生物所属的生物类群。
2、讨论动物和植物的进化历程分别是怎样的?
3、开火车游戏,完成生物进化树的拼图游戏,教师及时点评。
4、通过生物进化树的规律,师生共同总结出植物,动物的进化历程。
(1)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藻类——多细胞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2)动物的进化历程
无脊椎动物:原始的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5、疑问:你知道的哪类生物没有出现在生物进化树上?引导学生质疑,答疑。
6、小结:生物进化的规律——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7、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以此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
课堂小结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内容,梳理本课知识。
五、检测评价
通过设计的针对性练习,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1、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
2、举例:马的进化,始祖鸟化石,孔子鸟化石
3、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
简单、低等——古老地层
复杂、高等——新近地层
生物进化的历程
1、进化树
单细胞——多细胞
2、进化规律 低等——高等
简单——复杂
水生——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