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读懂药品使用说明书,举例说出用药常识;
明确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这两个名词的意义;
说出健康的定义。
过程与方法:
模拟一定的急救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认识健康的定义。
学生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在知识方面,已系统的学习过人体生理、遗传与变异、现代生物技术、传染病和免疫等相关内容;在能力方面,已经过了两年的生物学习。故具备了自学此节内容的能力,教师只需要在个别地方加以引导即可。本班学生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思维活跃,但在重点把握上仍然存在欠缺,通过设计自学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知识时把握关键点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的作用与地位
本节课是本册教科书的最后一节,它着重体现了“学校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整个初中生物教学中起着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本节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安全用药,涉及到学习阅读药品说明书,学习用药常识(在下一课时中还将涉及抗生素的相关内容);第二部分是家庭药箱,涉及家庭药箱中的常用药、家庭药箱主要用途、家庭药箱配备原则及定期清理家庭药箱;第三部分是急救方法,主要是人工呼吸方法的了解与学习;最后一部分是健康新概念,主要是健康新概念的定义。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读懂药品使用说明书,举例说出用药常识;
(2)明确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这两个名词的意义;
(3)说出健康的定义。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健康的定义。
4、课时要求 1课时
教学理念
本节课采用学生自学,教师引导的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对知识点的把握和理解,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的模式是,学生先自主学习指定内容;之后教师提供相关练习题(基础知识以填空题为主,理解性知识以探究问题为主。);学习完本节知识点之后,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总结;之后提供五道检测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当堂公布答案,对学生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讲解排疑;最后汇总学生检测的结果,看是否完成今天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以药品说明书上的一些常见字词为例,引发学生对安全用药的关注。
联系生活经验,说出对药品说明书上的常见字词的理解。
授课
安全用药
让学生阅读课本上关于安全用药部分的内容。
阅读并理解课本知识点。
让学生回答课件所展示的填空题。(目的:基础知识梳理)
回答填空题。
探究:为什么要注意用药安全。
可相互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特殊人群注意合理用药;切忌跟着药品广告走……)
展示两种药品的说明书,让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应问题。(目的:练习,帮助学生读懂药品说明书。)
完成此练习。
家庭药箱
让学生阅读课本上关于家庭药箱部分的内容。
阅读并理解课本知识点。
让学生回答课件所展示的填空题。(目的:基础知识梳理)
回答填空题。
探究:非处方药如何服用。
可相互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按照药品说明书服药,;咨询医生……)
探究:家庭药箱中的常用药、家庭药箱主要用途、家庭药箱配备原则及定期清理家庭药箱。
说出家庭药箱中的常用药(医疗器具、外用药、内服药),家庭药箱主要用途(主要用于治疗头痛、轻度感冒、跌打损伤、恶心、呕吐、腹泻等常见疾病。),家庭药箱配备原则(遵循针对性、实用性、急救性等原则。),定期清理家庭药箱避免药品过期。
急救方法
让学生阅读课本上关于急救方法部分的内容。
阅读并理解课本知识点。
让学生回答课件所展示的填空题。(目的:基础知识梳理)
回答填空题。
展示人工呼吸方法的视频(目的:更直观的学习人工呼吸的方法)
观看视频,学习人工呼吸的方法。
健康新概念
让学生阅读课本上关于健康新概念部分的内容。
阅读并理解课本知识点。
让学生回答课件所展示的填空题。(目的:基础知识梳理)
回答填空题。
探究:为了健康,我们应告别哪些不良生活习惯。
可相互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熬夜、吸烟、酗酒……)
小结
从四个方面总结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安全用药、家庭药箱、人工呼吸、健康新概念。)
与教师共同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随
堂
检
测
课件展示5道选择题。
独立完成选择题。
(1.(试题精选·苏州结业考改编)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安全用药是指( )
A.减少药物的服用剂量
B.减少药物的服用种类
C.选择价格高的药物
D.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恰当的药物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
……)
板书设计
关注健康
1、安全用药
2、家庭药箱
3、急救方法
4、健康新概念
教学反思
本节课授课过程中,在学生自学相关内容时,将此部分所需要回答的问题展示出来,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思维,在下一次教学时,可采用先不展示相关问题,等学生基本将课本知识看完后,再展示问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