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3-22 21:5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同步测试
如图是水电解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电解属于物理变化 B.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 水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烯属于氧化物 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C. 该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3
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 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 D.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下列选项中的物质所属类别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类别
A
空气、石油、干冰
混合物
B
氮气、水银、金刚石
单质
C
糖类、油脂、蛋白质
营养物质
D
甲烷、乙醇、塑料
有机物
A. A B. B C. C D. D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 B. 在水中加入少许烧碱.能增强导电性 C. 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D. 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
经分析某一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 一定是一种单质 B. 不可能是混合物 C. 不可能是化合物 D. 一定是纯净物
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对下列概念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B. 分解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C.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D.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根据物质的组成.小明将部分物质分为甲、乙两类(如表所示).下列对分类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
类别
物质

氧化钠、水

氧气、铜
A. 甲为化合物,乙为单质 B. 甲为单质,乙为化合物 C. 甲为氧化物,乙为金属 D. 甲为金属,乙为氧化物
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 C60 B. H2O C. KOH D. AgNO3
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石墨、生石灰、酒精 B. 稀有气体、二氧化硫、稀硫酸 C. 氧气、冰水共存物、大理石 D. 生铁、水、石油
阿伏加德罗曾经总结出一条定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 (1)电源的正极 ______ 和负极 ______ (用a,b表示). (2)与正极相连的试管里产生的是 ______ 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里产生的是 ______ 气. (3)实验时,常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目的是 ______ .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l个氧原子构成的 (3)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氢气是一种 ______ 色、 ______ 臭 ______ 溶于水的气体。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时可能发生 ______ ,因此点燃氢气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根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导线a连接的是电源的 ______ 极,若试管a内集到的气体为5mL,则b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 ______ mL. (2)A管收集到的气体是 ______ ,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______ ;点燃B管气体时要先 ______ ,再点燃,它可以作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优点之一是 ______ . (3)水是生命之源,将无色透明的液态水从微观角度看是由 ______ 构成的.将液态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发生的是 ______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而将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发生的是 ______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这两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______ 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 ,这一反应是将 ______ 能转化成 ______ 能,化学反应类型是 ______ .
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可表示为______(填序号). (2)水发生部分结冰变化后形成的冰和水混合体系属于______(填序号). A.纯净物???????B.混合物?????C.单质?????????D.化合物 (3)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4)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5)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采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6)自然界中几乎没有纯净的水,下列措施不属于水的净化方法的是______(填字母编号) A.沉降??????B.过滤??????C.消毒?????????D.电解.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水电解过程示意图表示:每两个水分子分解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然后,每2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2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根据对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的理解,归纳在此变化过程中可得到的规律或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为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此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解答】 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由水分子的构成可知,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 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C错误; 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观察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解答】 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2和H2在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配平即可,故其化学方程式为:,因此: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而乙烯中不含氧元素,故A不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故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由图示可知,该反应中分子发生分解,原子重新组合,故C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3,故D正确。 故选A。
3.【答案】A 【解析】
【分析】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硫酸钠或稀硫酸以增强导电性。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解答】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故说法正确; B.由电解水的装置可知,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是H2,氢气具有可燃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说法错误; 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说法错误; D.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说法错误。 故选:A。
4.【答案】A 【解析】
解:A、干冰中只含有二氧化碳一种物质,属于化合物,故A错; B、氮气、水银、金刚石都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都属于单质,故B对;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营养素,故C对; D、甲烷、乙醇、塑料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故D对。 故选:A。 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应抓住概念的要点来判断物质的类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
5.【答案】C 【解析】
解: A、由上述分析可知,试管b中气体较多,是氢气,a收集的气体较少是氧气,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故正确; B、在水中加入少许烧碱,可以增强导电性,故正确; C、电解水实验表明,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项中只是笼统说水的组成,就不能用明确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来进行描述;故错误; 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应寻找合适的催化剂,故正确. 故选C. 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判断有关的叙述.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结论即可分析判断.
6.【答案】C 【解析】
【分析】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 【解答】 经分析某一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磷元素,也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氧元素,但是一定不是化合物,这是因为化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故选C。
7.【答案】C 【解析】
解:A、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故A错误; B、分解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并列关系,故B错误; C、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故化合物包含氧化物,是包含关系,故C正确; D、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是对化学反应的不同分类方法,有些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比如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二者是交叉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进行物质分类时,根据组成物质种类知否单一,将物质氛围混合物和纯净物,根据组成纯净物的元素种类是否单一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分解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是不同的分类方法. 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化学概念间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概念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以便灵活应用.
8.【答案】A 【解析】
解: 甲:氧化钠、水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都属于氧化物; 乙:氧气、铜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 A、由上分析可知,甲为化合物,乙为单质,故正确; B、由上分析可知,甲为化合物,乙为单质,故错误; C、由上分析可知,甲为氧化物,乙中的铜为金属,氧气不是金属,故错误; D、由上分析可知,甲不是金属,乙为单质,不是氧化物,故错误; 故选A.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应用,注意物质组成的分析,概念的实质理解,题目较简单.
9.【答案】A 【解析】
解:A、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故A符合题意.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KOH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AgNO3由金属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单质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利用此概念可解决问题. 此题是对单质概念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单质概念的理解及掌握.
10.【答案】C 【解析】
解:A、石墨属于单质,生石灰属于氧化物,酒精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B、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硫属于氧化物,稀硫酸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氧气属于单质,冰水共存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氧化物;大理石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D、生铁属于混合物,水属于氧化物,石油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1.【答案】b;a;氧;氢;增强水的导电性 【解析】
解:(1)由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a为负极,b为正极; (2)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为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多为氢气; (3)实验时,常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故答案为:(1)b;a; (2)氧;氢; (3)增强水的导电性. 根据电解水生成气体是“负氢正氧”,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1:2,结合图示所示的气体体积进行解题即可. 熟记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电解水能够获得的结论.
12.【答案】2:1 ? O2 ? C ? 2H2O?通电2H2↑+O2↑ 【解析】
解: (1)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b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A、水是纯净物,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错误; B、水是直接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一个水分子才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正确。 (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O2↑。 答案:(1)2:1;O2;(2)C;(3)2H2O2H2↑+O2↑; 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熟练掌握水电解时的现象及结论,是解决此题的基础;水电解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氧气体积比为2:1。
13.【答案】无;无;难;爆炸 【解析】
解: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氢气具有可燃性,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故答案为:无? 无? 难? 爆炸。 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 记住氢气的物理性质,知道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时都可能发生爆炸,点燃前要验纯。 本题考查氢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燃烧时的注意事项,较为简单。
14.【答案】正;10;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接触A管中的气体,木条复燃;检验其纯度;产物无污染;水分子;物理;化学;有无新物质生成;水通电氢气+氧气;电;化学;分解反应 【解析】
解:(1)在电解水的装置中,由于A试管收集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则导线a连接的是电源的正极;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管内产生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管内产生氢气,二者的体积比为:1:2.若试管a内集到的气体为5mL,则b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10mL. (2)在电解水的装置中,由于A试管收集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触A管中的气体,木条复燃则为氧气;B试管收集的气体较多,是氢气,点燃氢气体时要先验纯以防爆炸,再点燃,它可以作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优点之一是燃烧产物无污染; (3)水从微观角度看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将液态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而将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这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水通电的文字表达式是:水→通电氢气+氧气,该反应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属于分解反应; 故答为:(1)正;10; (2)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接触A管中的气体,木条复燃; (3)水分子;物理;化学;有无新物质生成;水→通电氢气+氧气;电;化学;分解反应. (1)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科学探究的方法分析回答; (2)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生成的气体的性质分析回答; (3)根据水的蒸发和电解水实验的发生的反应、反应的特点等分析回答. 电解水实验的重要现象: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产生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为氧气,两种气体体积比为2:1.
15.【答案】A;A;氢气;氢元素和氧元素;吸附;肥皂水;煮沸;D 【解析】
解:(1)根据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表示为:H2O;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填:A;??? (2)冰和水属于同一物质,属于纯净物;故填:A; (3)试管b中的气体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试管a中的气体是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日常生活中可用来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会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会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家庭常用的煮沸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5)自然界中几乎没有纯净的水.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是有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电解不是净化水的方法; 答案: (1)A; (2)A; (3)氢气;氢元素和氧元素; (4)肥皂水;煮沸; (5)D. (1)根据分子的概念来分析; (2)根据冰和水属于同一物质进行解答; (3)根据电解水的反应、现象、结论以及生成的气体的性质分析回答; (4)根据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和硬水软化的方法分析回答; (5)根据常见净化水的方法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的化学知识较多,培养学生抓住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