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统编语文八下第一单元质量验收卷(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春季统编语文八下第一单元质量验收卷(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2 14:00:3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春季部编语文八下第一单元质量验收卷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默写。(6分)
①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子衿》)
②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③几回回梦里回延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贺敬之《回延安》)
④好一个黄土高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成章《安塞腰鼓》)
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送别友人时旷达胸怀和真挚友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徜徉于桃花潭畔,【A】初夏的阳光已有了些许暖意。尽管同属江南且pí邻而居,但我们踏上安徽土地,【B】青山绿水被午后的阳光渡上温暖的色彩,那风那水那景色被徽墨的儒香、徽商的智慧、黄梅戏的清新和古典诗词的儒雅熏染过,【C】显得那样雅静缱绻,悦目怡人。【D】但凡烙着地域元素和色彩的人文、物事、景致,都会成为一座古城、一个古村落唯美的韵脚,令人神往。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pí(  )邻    缱绻(  )    韵脚(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2分)
(3)文中“徜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悦目怡人”中,“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2分)
(4)“总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将它还原,应放在__________处。(只填字母)(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下的《__________________》鼓舞了无数人为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2)下列有关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皆为我国传统节日。
B.《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文章讲述了作者少年时期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经历。
C.《傅雷家书》中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艺术家,次为人,再为钢琴家,终为音乐家。
D.《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青衣。
4.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某学校将举行以“迎端午佳节,增爱国豪情”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9分)
(1)提取下面材料中的要点,用简洁的语言给“端午节”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战国时投汨罗江自沉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赛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表队参加。
⑤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2)王华在网上了解了“2017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相关信息后,写了下面的新闻稿,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他修改。(4分)
5月30日,“2017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在湖北省秭归县开幕,【A】来自各地的游客、屈氏后裔及当地民众超过万余人齐聚屈乡秭归,缅怀“中华诗祖”屈原。【B】开幕式上开展了传统祭祀大典,以三献礼古礼祭拜屈原,并进行了传统的祭江仪式和龙舟赛。秭归是屈原的故乡,两千多年来,当地为纪念屈原形成了独特的端午习俗。
①【A】处画线句有语义重复的语病,正确的改法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B】处画线句有词语搭配不当的语病,正确的改法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请阅读以下材料,针对“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更受欢迎”提两条建议。(2分)
材料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的过节形式已经淡出了很多人的生活,甚至一些老少咸宜的风俗民俗活动也在消失;更让人惋惜的是,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在被渐渐遗忘。
材料二: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杨利慧指出,过去我们传统节日的狂欢氛围并不亚于现在的“洋节”。春节、元宵节时,舞龙舞狮、逛庙会、闹花灯等都很有趣。



二、阅读(4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社戏(12分)(节选)
①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5.选文的第②段写了看戏途中的景物,请摘出相关的句子。(4分)
所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③段主要写“我”的感受,表现“我”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社戏显得“未见其形,_______________”,充满了诱惑力。(4分)
7.“但我还以为船慢”一句衬托了“我”_______________的心情。(2分)
8.用一句话概括这几段文字所写的内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岁时的寄托(15分)
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体系,除夕春节、端午、中秋、重阳…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来寄托自己在岁时中的希望和情怀,于是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饮食风俗。
②中国人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季的节日也格外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人生的畅想全在这些岁令时节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来源:学科网]
③春节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中国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气中大年初一这一天也称元日,也就是过年。北方人都会包饺子以贺春节,饺子内还要包上一些钱物,吃到的人在今年就会有格外好的运气。南方人则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兴,年年高升”的吉祥之意。春节之时,亲朋好友还要互相拜年,吃年节酒,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到,唐朝时,长安城内“每至元日以后,递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时还会喝屠苏酒、柏味酒、椒华酒以贺新年,取吉避邪。
④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汤圆在北方多称元宵,在南方则称汤圆。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取“团团圆圆”之意。流传甚广的民谣《卖汤圆》,“吃了汤圆好团圆”,这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了.
⑤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比较重大的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为纪念屈原而独创了端午节必食的美味粽子。粽子,古称角黍。如今粽子的制作更是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来源:学。科。网Z。X。X。K]
宗,多用糯米制成。
⑥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人们在金秋时节平添了几分愉悦。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团圆之节。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都是这个节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敬老节”或“老人节”。重阳时节,秋菊盛开,相聚、登高、饮菊花洒、吃菊花糕,人们在避邪祈福中享受着生活的无限欢娱。
⑦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大年三十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谓之合家欢、团年饭。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清嘉录》即云:“除夜家庭举宴,长幼成集,多作吉利语,名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南方人将这晚的团年饭称为“年夜饭”“宿年饭”“合欢宴”等,佳看美馔应有尽有;北方必吃饺子,“年年饺子年年顺”。总之,除夕食俗是合家团圆、庆丰收、贺岁迎新的象征。 (选自《中华美食的前世今生》,有改动)
9..第②-⑦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节日饮食风俗”的?请结合内容具体说明。(3分)


10.根据第③④段内容,查找相关信息,用简洁的语言填表。(2分)
节日饮食风俗 寄托的希望和情怀
农历大年初一,北方人饺子里包一些钱物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团团圆圆、吉祥美好






11.请给以下节日写下一句诗。(任选4个)(4分)
(1) 春节或除夕 (2) 元宵节 (3)寒食节 (4)清明节(5)七夕 (6)中秋节(7)重阳节


12.第⑦段中引用了古籍《清嘉录》中的话,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吃年糕,寄寓“年年高兴、年年高升”之意;吃菊花糕,寄寓避邪祈福之意。
B.从元日至元宵之间的这段日子被称为春节。
C.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除夕和重阳最为重要。
D.古人从除夕之夜开始,就相邀饮酒,被称为“传坐酒”。
(三)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5分)
沙湾鱼灯
王锦强
沙湾地属岭南珠三角番禺水乡,因此人们对“鱼”有着独特的感情。明代中叶以来,每年的三月初一至初三,沙湾都要举行盛大的北帝诞祭祀活动。其中,必有鱼形大灯笼及晚间小型鱼灯的展演项目。由于历代有不少文人参与,其造型、工艺愈见精巧,节目形式与艺术内涵更为丰富。
沙湾鱼灯的前身,还可追溯到祠堂及富家大宅门前悬挂的大小灯笼。南宋开村以来,沙湾聚居着何、李、王、黎等几大家族,农耕经济及商业十分繁荣,乡村内祠宇民居、富户豪宅鳞次栉比,入夜后尽显万家灯火。灯笼通常悬挂于门廊、檐下,上面写有祠堂堂名或该户人家姓氏,并绘有工细书画及传统工艺纹样。灯笼的工艺水平与大小,往往显示了该家族或府第的显赫程度。例如:沙湾何氏是富甲一方、誉满番禺的名门望族,其始建于元初的大宗祠门前便悬挂了一对特大的灯笼,直径达1.9米、高2.2米,一面写有“留耕堂”,另一面则写着“何”,昭示着该宗族的财雄势大与人丁兴旺。
逐渐,大灯笼被引用到迎神赛会的仪仗队列里,当中还有扎制成鱼形提举巡游的,而晚间照明用的手提小灯笼,便发展成为造型多姿多彩的鱼灯。此外,由于鱼灯的基本扎作易于掌握,美感也易于表现,甚得人们喜爱,因而在重大节庆之夜,沙湾鱼灯总能让乡人们乐在其中。从1945年起,沙湾将每年10月10日定为鱼灯巡游的日子,数量和款式众多的鱼灯均由学校学生扎作。
沙湾鱼灯的艺术造型并不全是鱼形,还有各种动物、水果等形状,因以鱼的造型居多,且取“余”的谐音,便统称为“鱼灯”,还作为孩子们在全年节日里的娱乐玩具。这也是沙湾鱼灯有别于其他地区“花灯”的不同之处。每逢佳节来临,人们便会扎制出鳌鱼、金鱼、鲤鱼、乌鱼以及白兔、莲花等各种款式,大的以竹竿擎着,小的以短竿提着,造型生动传神、亮丽灿然,寓意“百般生利”,表达了人们祈求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吉庆有余的美好愿望。这美好的寓意及其所承载的独特民俗文化,使鱼灯艺术在沙湾历经数百年魅力不减。
适应于近水而居的生活环境,利用自然环境中易得的原材料——竹篾,沙湾人发展出以编织竹制品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在生产之余,人们就地取材,用编制竹制品的剩余材料扎制鱼灯,作为儿童的玩具,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在生活、生产上的感受,体现出浓郁的水乡文化的特色。
节庆时挂灯、赏灯是沙湾节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民间文化传统。每逢重要日子,各家各户均会扎制或购买鱼灯,挂于屋檐或天台,合家赏灯。同时,正月里在祠堂挂灯,为前一年增添的新丁祈福,是沙湾沿袭已久的习俗。“灯”与“丁”谐音,在祠堂添挂新灯笼寓意“添新丁”。一方面是以这一形式,祭祀祖先并报告祖先族中又添新丁,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孩子健康成长,表达内心的喜悦和对祖先的告慰;另一方面,这也是古代的一种户籍登记方式,意味着新丁开始有分得族内财产的权利。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14.沙湾鱼灯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15.下面加点词可不可以删除?为什么?(3分)
灯笼的工艺水平与大小,往往显示了该家族或府第的显赫程度。

16.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17.沙湾获得“中国鱼灯艺术之乡”的称号。假如沙湾鱼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请你结合选文的介绍,写几句推荐语,让世人了解沙湾鱼灯。(5分)



三、写作(50分)
18. 回忆所学的任一篇课文,除诗歌外仿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机械模仿或抄袭。
②题目自定,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 eq \o\ac(○,不)…………… eq \o\ac(○,要)…………… eq \o\ac(○,在)………… eq \o\ac(○,密)………… eq \o\ac(○,封)…………… eq \o\ac(○,线)………… eq \o\ac(○,内)……………… eq \o\ac(○,答)……… eq \o\ac(○,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春季部编语文八下第一单元质量验收卷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默写。(6分)
①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子衿》)
②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③几回回梦里回延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贺敬之《回延安》)
④好一个黄土高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成章《安塞腰鼓》)
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送别友人时旷达胸怀和真挚友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徜徉于桃花潭畔,【A】初夏的阳光已有了些许暖意。尽管同属江南且pí邻而居,但我们踏上安徽土地,【B】青山绿水被午后的阳光渡上温暖的色彩,那风那水那景色被徽墨的儒香、徽商的智慧、黄梅戏的清新和古典诗词的儒雅熏染过,【C】显得那样雅静缱绻,悦目怡人。【D】但凡烙着地域元素和色彩的人文、物事、景致,都会成为一座古城、一个古村落唯美的韵脚,令人神往。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pí(  )邻    缱绻(  )    韵脚(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2分)
(3)文中“徜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悦目怡人”中,“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2分)
(4)“总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将它还原,应放在__________处。(只填字母)(2分)
(1)毗 quǎn yùn (2)渡上 镀上 (3)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快乐;愉快 (4)B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____________(人名)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下的《__________________》鼓舞了无数人为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下列有关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D )(2分)
A.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皆为我国传统节日。
B.《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文章讲述了作者少年时期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经历。
C.《傅雷家书》中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艺术家,次为人,再为钢琴家,终为音乐家。
D.《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青衣。
4.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某学校将举行以“迎端午佳节,增爱国豪情”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9分)
(1)提取下面材料中的要点,用简洁的语言给“端午节”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3分)
端午节是我国农历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的一个传统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战国时投汨罗江自沉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赛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表队参加。
⑤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2)王华在网上了解了“2017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相关信息后,写了下面的新闻稿,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他修改。(4分)
5月30日,“2017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在湖北省秭归县开幕,【A】来自各地的游客、屈氏后裔及当地民众超过万余人齐聚屈乡秭归,缅怀“中华诗祖”屈原。【B】开幕式上开展了传统祭祀大典,以三献礼古礼祭拜屈原,并进行了传统的祭江仪式和龙舟赛。秭归是屈原的故乡,两千多年来,当地为纪念屈原形成了独特的端午习俗。
①【A】处画线句有语义重复的语病,正确的改法应为:删去“超过”或“余”。(2分)
②【B】处画线句有词语搭配不当的语病,正确的改法应为:将“开展”改为“举行”。(2分)
(3)请阅读以下材料,针对“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更受欢迎”提两条建议。(2分)
材料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的过节形式已经淡出了很多人的生活,甚至一些老少咸宜的风俗民俗活动也在消失;更让人惋惜的是,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在被渐渐遗忘。
材料二: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杨利慧指出,过去我们传统节日的狂欢氛围并不亚于现在的“洋节”。春节、元宵节时,舞龙舞狮、逛庙会、闹花灯等都很有趣。
示例:应重拾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增强节日的娱乐氛围,社区应该多组织传统节日活动,要注重节日活动对青少年的熏陶与感染。
二、阅读(4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社戏(12分)(节选)
①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5.选文的第②段写了看戏途中的景物,请摘出相关的句子。(4分)
所见: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渐望见依稀的赵庄 还有几点火
所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6.第③段主要写“我”的感受,表现“我”感受的句子是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使社戏显得“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充满了诱惑力。(4分)
7.“但我还以为船慢”一句衬托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急切的心情。(2分)
8.用一句话概括这几段文字所写的内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看社戏途中的所见所闻。
(二)岁时的寄托(15分)
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体系,除夕春节、端午、中秋、重阳…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来寄托自己在岁时中的希望和情怀,于是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饮食风俗。
②中国人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季的节日也格外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人生的畅想全在这些岁令时节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来源:学科网]
③春节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中国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气中大年初一这一天也称元日,也就是过年。北方人都会包饺子以贺春节,饺子内还要包上一些钱物,吃到的人在今年就会有格外好的运气。南方人则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兴,年年高升”的吉祥之意。春节之时,亲朋好友还要互相拜年,吃年节酒,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到,唐朝时,长安城内“每至元日以后,递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时还会喝屠苏酒、柏味酒、椒华酒以贺新年,取吉避邪。
④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汤圆在北方多称元宵,在南方则称汤圆。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取“团团圆圆”之意。流传甚广的民谣《卖汤圆》,“吃了汤圆好团圆”,这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了.
⑤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比较重大的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为纪念屈原而独创了端午节必食的美味粽子。粽子,古称角黍。如今粽子的制作更是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来源:学。科。网Z。X。X。K]
宗,多用糯米制成。
⑥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人们在金秋时节平添了几分愉悦。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团圆之节。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都是这个节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敬老节”或“老人节”。重阳时节,秋菊盛开,相聚、登高、饮菊花洒、吃菊花糕,人们在避邪祈福中享受着生活的无限欢娱。
⑦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大年三十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谓之合家欢、团年饭。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清嘉录》即云:“除夜家庭举宴,长幼成集,多作吉利语,名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南方人将这晚的团年饭称为“年夜饭”“宿年饭”“合欢宴”等,佳看美馔应有尽有;北方必吃饺子,“年年饺子年年顺”。总之,除夕食俗是合家团圆、庆丰收、贺岁迎新的象征。 (选自《中华美食的前世今生》,有改动)
9..第②-⑦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节日饮食风俗”的?请结合内容具体说明。(3分)
.时间顺序。 先介绍春节和元宵节的食俗,接着介绍夏天端午节、秋天中秋节和重阳节的食俗,最后介绍冬天除夕的食俗。 [解析]本文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说明的。
10.根据第③④段内容,查找相关信息,用简洁的语言填表。(2分)
节日饮食风俗 寄托的希望和情怀
农历大年初一,北方人饺子里包一些钱物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团团圆圆、吉祥美好






祝福吃到钱物的人今年有格外好的运气 (2)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 [解析]依据③④段内容,查找相关信息,寻找与关键词“饺子”“团团圆圆”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即可。
11.请给以下节日写下一句诗。(任选4个)(4分)
(1) 春节或除夕 (2) 元宵节 (3)寒食节 (4)清明节(5)七夕 (6)中秋节(7)重阳节


12.第⑦段中引用了古籍《清嘉录》中的话,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现了古人除夕吃年夜饭的情景;为“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作佐证,使文章语言典雅。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吃年糕,寄寓“年年高兴、年年高升”之意;吃菊花糕,寄寓避邪祈福之意。
B.从元日至元宵之间的这段日子被称为春节。
C.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除夕和重阳最为重要。
D.古人从除夕之夜开始,就相邀饮酒,被称为“传坐酒”。
A [解析]B项,农历大年初一是春节;C项,“重阳”是秋天的节日;D项,喝“传坐酒”是元日以后。
(三)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5分)
沙湾鱼灯
王锦强
沙湾地属岭南珠三角番禺水乡,因此人们对“鱼”有着独特的感情。明代中叶以来,每年的三月初一至初三,沙湾都要举行盛大的北帝诞祭祀活动。其中,必有鱼形大灯笼及晚间小型鱼灯的展演项目。由于历代有不少文人参与,其造型、工艺愈见精巧,节目形式与艺术内涵更为丰富。
沙湾鱼灯的前身,还可追溯到祠堂及富家大宅门前悬挂的大小灯笼。南宋开村以来,沙湾聚居着何、李、王、黎等几大家族,农耕经济及商业十分繁荣,乡村内祠宇民居、富户豪宅鳞次栉比,入夜后尽显万家灯火。灯笼通常悬挂于门廊、檐下,上面写有祠堂堂名或该户人家姓氏,并绘有工细书画及传统工艺纹样。灯笼的工艺水平与大小,往往显示了该家族或府第的显赫程度。例如:沙湾何氏是富甲一方、誉满番禺的名门望族,其始建于元初的大宗祠门前便悬挂了一对特大的灯笼,直径达1.9米、高2.2米,一面写有“留耕堂”,另一面则写着“何”,昭示着该宗族的财雄势大与人丁兴旺。
逐渐,大灯笼被引用到迎神赛会的仪仗队列里,当中还有扎制成鱼形提举巡游的,而晚间照明用的手提小灯笼,便发展成为造型多姿多彩的鱼灯。此外,由于鱼灯的基本扎作易于掌握,美感也易于表现,甚得人们喜爱,因而在重大节庆之夜,沙湾鱼灯总能让乡人们乐在其中。从1945年起,沙湾将每年10月10日定为鱼灯巡游的日子,数量和款式众多的鱼灯均由学校学生扎作。
沙湾鱼灯的艺术造型并不全是鱼形,还有各种动物、水果等形状,因以鱼的造型居多,且取“余”的谐音,便统称为“鱼灯”,还作为孩子们在全年节日里的娱乐玩具。这也是沙湾鱼灯有别于其他地区“花灯”的不同之处。每逢佳节来临,人们便会扎制出鳌鱼、金鱼、鲤鱼、乌鱼以及白兔、莲花等各种款式,大的以竹竿擎着,小的以短竿提着,造型生动传神、亮丽灿然,寓意“百般生利”,表达了人们祈求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吉庆有余的美好愿望。这美好的寓意及其所承载的独特民俗文化,使鱼灯艺术在沙湾历经数百年魅力不减。
适应于近水而居的生活环境,利用自然环境中易得的原材料——竹篾,沙湾人发展出以编织竹制品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在生产之余,人们就地取材,用编制竹制品的剩余材料扎制鱼灯,作为儿童的玩具,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在生活、生产上的感受,体现出浓郁的水乡文化的特色。
节庆时挂灯、赏灯是沙湾节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民间文化传统。每逢重要日子,各家各户均会扎制或购买鱼灯,挂于屋檐或天台,合家赏灯。同时,正月里在祠堂挂灯,为前一年增添的新丁祈福,是沙湾沿袭已久的习俗。“灯”与“丁”谐音,在祠堂添挂新灯笼寓意“添新丁”。一方面是以这一形式,祭祀祖先并报告祖先族中又添新丁,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孩子健康成长,表达内心的喜悦和对祖先的告慰;另一方面,这也是古代的一种户籍登记方式,意味着新丁开始有分得族内财产的权利。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14.沙湾鱼灯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①灯笼的工艺水平与大小,往往显示了该家族或府第的显赫程度;②寓意“百般生利”,表达了人们祈求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吉庆有余的美好愿望;③正月里在祠堂挂鱼灯,为前一年增添的新丁祈福。
15.下面加点词可不可以删除?为什么?(3分)
灯笼的工艺水平与大小,往往显示了该家族或府第的显赫程度。
不可以。去掉“往往”就改变了原句的意思,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6.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举例子、分类别。作用:具体说明了沙湾鱼灯造型多样、大小不一、生动别致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7.沙湾获得“中国鱼灯艺术之乡”的称号。假如沙湾鱼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请你结合选文的介绍,写几句推荐语,让世人了解沙湾鱼灯。(5分)
示例:沙湾鱼灯扎作、展演的历史由来已久,且品种数量甚多,大小各异,造型华美,具有丰富的地方文化内涵。每逢重大节日,大人擎着鱼灯,小孩提着鱼灯,在古街古巷间列队巡游,成为一项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节庆活动。
三、写作(50分)
18. 回忆所学的任一篇课文,除诗歌外仿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机械模仿或抄袭。
②题目自定,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 eq \o\ac(○,不)…………… eq \o\ac(○,要)…………… eq \o\ac(○,在)………… eq \o\ac(○,密)………… eq \o\ac(○,封)…………… eq \o\ac(○,线)………… eq \o\ac(○,内)……………… eq \o\ac(○,答)……… eq \o\ac(○,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