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工具[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工具[下学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06-04-28 15: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工具
望都县高岭中学 黄玉琴
尊敬的各位评委、教师,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说课内容: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二节《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工具》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的基本思想:利用专题学习网站在课堂,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学生思维以方向,同时激发其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小组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通过互相开拓、补充、修改、促使各种见解、观点、意见趋于丰富与完善,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中进行德育教育,学会相互帮助,优势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三、说教材与学生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工具》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之后,可以说在本册中即起到一个龙头的作用,在有效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应用理论知识的广阔空间,培养学生实际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信息技能素质。
2. 学习者状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善模仿,爱表现,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信技学习的兴趣。重视老师的表扬,不怕犯错,很少有羞怯感,他们爱玩、爱唱、爱游戏、更爱活动。
3.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件。
★★认识Windows开始菜单及窗口界面及其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掌握启动和关闭计算机,提高学生的观察与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游戏使学生熟练运用鼠标和键盘,提高学生兴趣。
★★★★★计算机的系统组成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水平。
过程与方法:
(1)情景创设法:以童话故事串联整堂课,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以最短的时间创造最佳的学习效率,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
(2)合作探究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之内合作互助,互评竞争研究性学习本课相关的内容。
(3)游戏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深化知识,寓知识于游戏中,使学生感到学中有乐,乐中有效。
(4)交流探究法:让学生在网络的空间里展开想象的翅膀,形成以人为本的学习氛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⑵ 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能力。
⑶ 通过专题网站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及互帮互学的协作精神。
(4) 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难点: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5.教具准备 制作好专题学习网站,教师机和学生机分别安装大鹏电子教室软件 一个主机箱.
四、互动策略(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一开始创设了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的故事情境,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新课程》理念,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使课堂开放、民主而有活动,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是任务驱动的主体,是积极的、互助协作的,这样使每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都得到发挥,也使每位学生的心理和愿望得到满足。同时结合协作学习法,培养他们协作学习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课堂气氛形成竞争氛围,激发学生热情和对电脑的兴趣。
五、教学媒体设计
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本课利用网络学习网站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各类情感因素,促使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从而积极、有效地投入学习。
八、教学流程(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兴趣是学生积极求知的诱因,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时,自然便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注意,拉近师生距离,首先在课前播放英文歌曲《How are you ?》师生问候。
上课后,明天是星期天,你们有什么计划,我们先看看展示专题网站(播放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的故事) 一方面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另一方面激起学生“要学”的欲望。 (5分钟)
二)走进课堂,自主探究 (教学重点与难点)
点击走进课堂播放录音,第二天,大头儿子跟着小头爸爸来到了电脑城,------引导学生学习左侧的知识点 (启动计算机 操作系统 等六方面的内容)(23分钟)
[学生活动] 利用大鹏电子教室软件,把全班学生分为五大组 ( 分组.doc ),分组活动,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让他们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再加工信息, 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培养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
[教师辅助]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有问题可以通过电子举手向教师一起研讨,教师根据情况通过遥控辅导,共同来解决问题。
(1)在认识计算机部分:(2分钟)。
(2)在启动计算机部分:(2分钟)。
(3)操作系统部分: (3分钟)
(4)开始菜单: (2分钟)
(5)认识窗口: (3分钟)
(6)计算机系统: (5分钟)
(7)关闭计算机:(1分钟)
[软件辅助] 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我充分发挥好电子教室软件的作用,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屏监看,以了解学生情况。还可以通过网上消息,给学生鼓励如:相信自己行、你们是最棒的加油吧等等
[设计意图] 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新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爱玩仍是他们的天性,为了让学生愿意去学、主动去学,需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三)知识反馈(5)
先让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讨论、整理,提出质疑?师生共同研讨?
教师根据情况加以引导:
1、如果你到了电脑城买电脑,你都会买哪些部件?
2、如果你现在应有一台计算机,在使用中应注意哪些?
四)知识扩展(7分钟)
把学生领进科学的殿堂、知识创新的天地,在这里恰当地引入游戏,将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激起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使学生感受到乐中有学,学中有效。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习的热潮,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
五)交流平台和实践活动(5分钟)
肖伯纳曾经说过一句特别经典的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在本课快要结束时,我设计了交流平台,打破时空界限,使学生在网络的空间里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交流的乐趣和成功的快感,形成一种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以人为本的学习氛围。
六)课堂评价
自评:小组活动你积极参与了吗 主动留言了吗 对你自己的表现还满意吗 你学到知识了吗
互评:你组同学能和你合作吗 你对你组成员的表现还满意吗
师评:综合客观的给予评价,原则上以鼓励为主
九、反思:
新课程让我们每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和教学行为都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生生存,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是我这次设计的主旋律,在课堂上学生是真正的主人,创设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质疑、讨论、合作、感悟、体验,完成了课堂学习。
以上是本人在信息教学中的一些作法和探索,难免肤浅,我衷心地希望您提出最宝贵的建议!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