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跟踪检测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建议用时:40分钟)
知识点 题序
基本目标 发展目标
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3、4、5、6 7、8、10
农业地域类型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9 11
综合题 2、12、13
一、选择题
(2019·黑龙江哈尔滨六中押题卷)“稻客”是指近年来出现的专业帮别人收割水稻的人群,主要来自山东、河南、江苏北部等北方地区。每年6月底,“稻客”带着小型收割机来到广东开始一年的丰收之旅,然后依次到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地,9月再次来到广东、湖南等地秋收。据此完成1~3题。
1.“稻客”的“迁徙”路线主要反映了我国各地水稻存在( )
①品种差异 ②播种期差异 ③熟制差异 ④种植技术差异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稻客”现象表明我国( )
A.南方农村地区农户观念改变 B.南方农村地区经济较发达
C.北方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 D.北方农村地区劳动力不足
3.近年来“稻客”规模逐渐减小,其原因最可能是水稻种植区( )
A.大规模农业结构调整 B.劳动力增多
C.经济收入减少 D.机械化水平提高
1.D 2.A 3.D 解析 第1题,“稻客”的“迁徙”路线基本是从南向北再向南,说明水稻的成熟期存在南北差异,这主要是受热量条件的影响,越往南,纬度越低,热量条件越好,播种期越早,收获期也越早,②正确;“稻客”9月再次来到广东、湖南等地秋收,说明该地种植的是双季稻,故作物熟制也影响“稻客”的“迁徙”路线,③正确;“稻客”的“迁徙”与作物品种、各地种植技术差异无关,①④错误,故选D项。第2题,“稻客”现象表明,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农户从以前自己靠人力收割水稻,改变为雇用劳动力靠机械收割水稻,说明南方农村地区农户观念发生转变,A项正确;“稻客”现象并不能完全体现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B、C两项错误;6月底,北方已经完成冬小麦的收割,北方农村地区农户利用农闲时间当“稻客”获得经济收益,故“稻客”现象不能说明北方农村地区劳动力不足,D项错误。第3题,某地农业地域结构是在漫长的区域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短时间内不可能大规模改变,A项错误;人工收割水稻的效率比不上机器收割,劳动力增多对“稻客”减少的影响不大,B项错误;水稻种植区农户的经济收入减少与近年来的国情不相符合,C项错误;近年来“稻客”规模逐渐减小,说明南方水稻种植区对“稻客”的需求减小。在水稻种植区大范围的农业结构调整不可能成立的条件下,“稻客”规模减小最可能是因为南方农村地区农户在“稻客”的影响下自己购买了水稻收割机械,提高了机械化水平,D项正确。
(2019·福建厦门最后模拟)非洲北部突尼斯的软籽石榴是一种优质水果,为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通常树高5~7米。该水果喜光,较耐瘠薄和干旱,怕水涝,一般4~5月为花期,需水少,而果实生长季节需水极多,9~10月成熟。该水果于1986年引入我国,目前已成为人们喜爱的水果。如图示意突尼斯软籽石榴分布,图中阴影表示5月副热带高压位置。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石榴在图示月份正确的管理方式是( )
A.防止冻害 B.注意排水
C.加强灌溉 D.拉网防鸟
5.突尼斯的软籽石榴引入我国华北地区种植,最需要防范的气象灾害是( )
A.春季阴雨 B.夏季伏旱
C.秋季风沙 D.冬季寒潮
6.与我国华北地区相比,突尼斯软籽石榴树种植的间距更大,其原因最可能是( )
A.使根系伸展便于吸收水分 B.加强通风有利于降低温度
C.树冠大可接收更多的阳光 D.利于排水减少渍涝的威胁
4.B 5.D 6.A 解析 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石榴怕水涝。图示为5月份,是石榴花期,需水少,所以需注意排水,故选B项。第5题,春季雨带在华南一带,我国华北地区阴雨天少,A项错误;伏旱主要出现在江淮地区,B项错误;风沙多出现在冬春季节,C项错误;突尼斯石榴产区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气候温和,而我国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候寒冷,易受寒潮影响,D项正确。第6题,突尼斯石榴产区是地中海气候,石榴生长季节降水少,因此,与我国华北地区相比,突尼斯软籽石榴树种植的间距更大,其原因最可能是使根系伸展便于吸收水分。
(2019·山东潍坊三模)贵州省遵义市道真自治县位于黔北崇山峻岭之中,露天种植的蔬菜深受上海消费者喜爱。为解决遵义蔬菜进入上海市场面临的问题,上海采用“上海终端订单+批发市场中转集配+合作社绑定建档立卡贫困户”模式,推动了“遵菜入沪”,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据此完成7~9题。
7.遵义蔬菜深受上海消费者喜爱的主要原因是( )
A.价格低 B.产量少
C.品质好 D.需求多
8.“遵菜入沪”模式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A.种植规模小 B.交通不便
C.物流成本高 D.销路不畅
9.“遵菜入沪”模式对遵义蔬菜种植的影响是( )
①促进规模化种植 ②保证蔬菜质量
③减少自然灾害 ④增加蔬菜品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C 8.D 9.A 解析 第7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在“崇山峻岭之中”、蔬菜的种植是“露天种植”,海拔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蔬菜有机质积累多,品质好,深受消费者喜爱,故选C项;遵义离上海远,运输费用高,销往上海的蔬菜价格并不低,A项错误;产量少并不一定让消费者喜爱,B项错误;需求的多少是受消费者的喜爱程度影响的,消费者喜爱该类产品因而需求量大,而不是因为需求大导致消费者喜爱,D项错误。第8题,该模式是通过订单将批发市场和蔬菜种植户紧密联系起来,这样能使农户种植的蔬菜快速地通过批发市场进入上海市场,使“遵菜”能及时进入上海市场,因此解决的主要是蔬菜的销路问题,故选D项。第9题,蔬菜的销路打通后,当地蔬菜的销量增大,有利于鼓励村民扩大蔬菜种植规模,①正确;由用户订单、批发市场、合作社等推动农户种植蔬菜,有利于保障蔬菜生产、收购的质量,②正确;自然灾害与当地气候、地形等条件相关,该模式没有减少自然灾害的作用,③错误;该模式重在保障蔬菜的销售,没有要求增加蔬菜品种,④错误,故选A项。
(2019·湖南师大附中二模)海南省东部潭门镇居民,与周边大部分渔民不同,被称为“不打鱼的渔民”。他们曾是帆船时代的英雄,如今传统的生产方式受到了极大冲击。读潭门镇人部分活动路线图,完成10~11题。
10.根据材料,推测古代潭门镇人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是( )
A.种植水稻 B.远洋捕鱼
C.出海经商 D.潜水采贝
11.如今潭门镇人的传统生产方式迅速没落,原因主要是( )
A.政府对海洋珍稀物种的保护和限制开发
B.所产的产品市场需求量缩小
C.周边地区竞相模仿,竞争力变弱
D.捕捞技术落后
10.D 11.A 解析 第10题,根据材料,古代潭门镇人与周边大部分渔民不同,被称为“不打鱼的渔民”,图中主要生产区域位于南海珊瑚礁区域,所以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最可能是潜水采贝,D项正确;该区域不能种植水稻,不适合出海经商,A、C两项错误;远洋捕鱼也是打鱼的渔民,B项错误。第11题,潭门镇人的传统生产方式会破坏海底生态环境,加剧珍珠、濒危海洋生物的灭绝,随着政府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重视对海洋珍稀物种的保护和限制开发,使得如今潭门镇人的传统生产方式迅速没落,A项正确;所产的产品市场需求量大,B项错误;周边地区竞相模仿,传统生产方式应得到发展,不会没落,C项错误;先进的捕捞技术也会破坏海底生态环境,D项错误。
二、综合题
12.(2019·广东肇庆第三次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哈萨克斯坦(如图)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资源丰富,小麦是该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及出口农产品,但单位面积产量不高。2015年5月,位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的中哈现代农业产业创新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建成,总面积达200公顷。这是中哈两国共同开发建设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双方开展优良品种、节水灌溉、农资农机等领域的示范、试验、推广和经营。
(1)说明哈萨克斯坦小麦出口量较大的原因。
(2)哈萨克斯坦从中国引进优良小麦品种,在推广前必须经过试验。从自然地理角度说明其原因。
(3)哈萨克斯坦需要高产耐旱小麦品种和节水技术。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4)说明该示范园对哈萨克斯坦小麦生产的意义。
解析 第(1)题,哈萨克斯坦小麦出口量较大的原因主要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与消费两方面进行分析。读图,结合经纬网及所学知识判断,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适宜种植耐旱的小麦,总产量较高;但是由于自然环境较差,人口密度小,地广人稀,导致本国小麦消费量低,大量出口。第(2)题,哈萨克斯坦引种中国小麦必须经过试验的理由要从农业生产的气候、土壤及病虫害等方面分析。我国的小麦主产区主要种植冬小麦,而哈萨克斯坦主要种植春小麦,播种区的气候条件不同;我国小麦种植区一般为河流沉积平原,土壤肥沃,而哈萨克斯坦位于内陆,土壤贫瘠;同时,由于气候的差异,影响小麦生长的病虫害也有差异。所以在哈萨克斯坦引种推广前需要经过试验。第(3)题,从气候角度分析哈萨克斯坦需要高产耐旱小麦品种和节水技术的原因主要从降水及气温两方面分析。哈萨克斯坦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所以需要发展节水技术;由于哈萨克斯坦纬度高,热量条件差,生长期短,且国内品种长期存在单产不高的现象,所以应引进高产品种。第(4)题,示范园对哈萨克斯坦小麦生产的意义要从哈萨克斯坦小麦生产的现状进行针对性分析。由材料可知,示范园的可以使“双方开展优良品种、节水灌溉、农资农机等领域的示范、试验、推广和经营”,由于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所以示范园建设会提高其水资源利用率,使得有限的水资源效益最大化;同时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导致哈萨克斯坦小麦单产低,示范园可以为其提供优良小麦品种和种植技术;由于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示范园可以提高机械化水平。
答案 (1)哈萨克斯坦地广人稀;小麦是该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种植面积大;人均小麦产量多,商品率高。
(2)与中国小麦主产区相比,哈萨克斯坦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生长期短、光照更强;土壤发育差,生产力较低;影响小麦生长的病虫害种类不一样等。
(3)哈萨克斯坦地处中高纬内陆,无霜期较短,容易有低温冻害;降水少,水分条件差;降水年际变化大。
(4)为哈萨克斯坦提供优良小麦品种和种植技术,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供应农资农机,提高小麦生产效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等。
13.(2019·福建泉州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菜(如图所示)属于多肉植物,原产于非洲,喜光耐旱耐盐碱,畏寒忌水涝,是一种口感好且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高端蔬菜。由于冰菜富含盐分,不易遭受虫害,成熟后每隔3~4天菜叶就可采摘一次,在冰菜种植期内常需定时补充盐分。
2014年,海南文昌市罗豆农场遭受台风袭击,海水倒灌导致部分良田变成了盐渍地。当地随后开始“海水倒灌农田改良”项目,最初选择种植新西兰菠菜等耐盐的短日照蔬菜,但出苗后不久就开花,经济效益很低。后来改种冰菜,经济效益可观。
(1)从气候角度分析当地种植新西兰菠菜经济效益差的原因。
(2)根据水循环原理,说明罗豆农场种植冰菜需要补盐的原因。
(3)指出种植冰菜的主要经济效益。
(4)我国西北地区盐碱化土地面积广大,有人建议可大力推广冰菜种植,改良盐碱地。你是否赞成这一建议,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解析 第(1)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一般可以从产品的产量、价格、成本等方面考虑。题目设问限定了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因此主要考虑新西兰菠菜种植过程中导致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的气候因素,即新西兰菠菜不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南省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气温高,水热条件好,但新西兰菠菜是短日照蔬菜,在海南种植生产效益差,说明海南的气候不利于短日照植物的生长;新西兰菠菜出苗不久后即开花,说明其生长周期短,品质差。第(2)题,从“补盐”一词可知当地种植冰菜时会出现盐分不足的现象,考虑到当地是在海水倒灌后,土地出现盐碱化的条件下开始种植冰菜,因此,最初种植的时候,盐分应当较为充足,因此,该问题就转化为盐分为何会减少,进而导致不足。结合设问中“根据水循环原理”这一要求,利用水循环过程对盐分的影响来解释这一现象。海南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强降水、强径流、强下渗的特点;加之其气温高,冰菜生长旺盛,蒸腾作用强,土壤中盐分被吸收;二者共同造成农场土壤含盐量少,若不采取补盐措施,会影响冰菜品质,故需要补盐。第(3)题,经济效益在此处主要是指种植冰菜与其他作物在经济效益上的差异,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价格都是经济效益的表现形式。根据材料可知,冰菜耐旱耐盐碱,对土地要求低,故土地成本低;不易遭受虫害,因此使用农药少,种植成本低且绿色健康;冰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第(4)题,此类开放性试题,可以自选答题角度。一般考虑种植冰菜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赞成者可从经济效益大、生态效益好、社会效益佳等方面考虑,反对者则持相反说法。赞成的观点主要陈述其有利条件和有利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盐碱地面积大,推广冰菜种植可改良盐碱地,且投入成本小;同时可改善生态环境,并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不赞成观点主要陈述其不利条件和不利影响:西北地区人口稀少,市场狭窄,且距经济发达地区较远,运输成本高,影响经济效益;同时该区水资源短缺,大规模种植会加剧区域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答案 (1)海南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水热充足),不利于短日照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过快,蔬菜容易过老,品质较差。
(2)降水量大,大量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及地表水下渗过程中)带走土壤中的盐分;部分盐分通过蒸腾作用进入冰菜,被冰菜叶片吸收,多次采摘导致土壤中盐分减少;为维持冰菜较好的口感,土壤需要保持一定的盐分,土壤需要补盐。
(3)可利用盐渍地,土地成本低(减少抛荒、浪费的土地);冰菜病虫害少,使用农药较少(管理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属于绿色蔬菜;冰菜属于高端蔬菜(口感较好,营养价值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4)赞成:冰菜种植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并重;投入较小,经济效益较高;又可改良盐碱地,增加盐碱地的植被覆盖度,改善生态环境。
不赞成:冰菜市场有限,大力推广冰菜种植易导致滞销,损害农民的经济利益;西北地区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冰菜运输成本较高,影响经济价值; 西北地区水资源紧张,大力推广冰菜种植可能过度消耗水资源。
(共64张PPT)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专题七
重难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全国卷近5年4考)
(2017·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 ℃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
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如图所示)。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2)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
解析 第(1)题,从材料中白斑狗鱼的生存条件可知,该地纬度高,气温低,有适宜的水温,水质好,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第(2)题,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主要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来分析,白斑狗鱼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繁殖速度慢,所以白斑狗鱼产量低。
答案 (1)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2)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1.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综合分析方法
(1)从自然因素分析
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分析,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其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
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水热组合、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
②地形:类型、海拔、坡向、坡度等。
③土壤:性质、厚度、肥力。
④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有丰富的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
(2)从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在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来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
①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位置、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
②交通条件: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国内市场)、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
③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
④国家政策: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
⑤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
农业区位条件的辨析
1.光照与热量的区别
热量用气温来衡量,受光照条件、纬度、海拔等影响。光照用年太阳辐射总量来衡量,受纬度、大气透明度、日照时间等影响。光照条件好,不一定热量条件就好,如青藏高原光照条件好,但热量条件差。
2.降水和水源的区别
降水是指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所有的水;水源具体的形式有河水、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等。
2.进行农业区位合理选择的方法
一般来说,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图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具体分析如下:
①
②
(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019·安徽淮北联考)普洱茶以云南省当地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由茶农采用特定加工工艺,经发酵后加工制成。在以马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时代,普洱茶要借助路上运输时间进行二次发酵。
人类活动对农业区位条件的影响
如今,“渥堆发酵”工艺可将普洱茶漫长的自然发酵时间缩短为45天左右。“渥堆发酵”是指将晒青毛茶堆放成一定高度后洒水,上覆麻布,使之在较高温度、偏低降水量的环境中发酵24小时左右。勐海县位于云南最南端,很多普洱茶生产企业争相在勐海县设厂,即使不设厂,也要把发酵车间设在勐海县。据此完成1~3题。
1.催生普洱茶“渥堆发酵”工艺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适宜发酵 B.传统经验丰富
C.运输时间缩短 D.原料优质丰富
2.普洱茶在勐海县最好的发酵时间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很多普洱茶生产企业争相在勐海县设厂的主要原因是( )
A.加强企业协作 B.共用基础设施
C.提高企业知名度 D.利用当地独特环境
答案 1.C 2.A 3.D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在过去由于运输时间较长,普洱茶有充足的发酵时间,而现代交通快捷,不能很好地发酵普洱茶,故交通运输时间缩短催生了普洱茶“渥堆发酵”技术,C项正确。
第2题,“渥堆发酵”的环境要求是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少,而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春季3~5月份,降水较少,气温较高,非常适合发酵,A项正确。第3题,根据材料“很多普洱茶企业都争相在勐海县设厂,即使不设厂,也要把发酵车间设在勐海县” 可知,勐海县独特的发酵环境是吸引企业布局的主要原因,故选D项。
(2019·山东潍坊一模)英国某公司在伦敦市区地下30 m的防空洞里,采用水培技术种植芹菜、芥菜等蔬菜,建成世界首个地下农场。每天用LED灯照射18小时,蔬菜可在6~28天收获,只需4小时即可送上餐桌。如图示意地下农场局部景观。据此完成4~6题。
农业的区位因素
4.该公司在防空洞建地下农场,有利于该农场( )
①保持稳定温度 ②节省建场投资
③快速运出产品 ④加强技术保密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该农场建在伦敦市区,考虑的最主要因素可能是( )
A.生产技术 B.销售市场
C.劳动力 D.气候
6.与露天种植相比,地下农场的生产优势是( )
A.市场广阔 B.适应性强
C.灵活性强 D.成本较低
答案 4.A 5.B 6.C
解析 第4题,该公司在防空洞建地下农场,受外界温度影响小,有利于农场保持稳定温度,从而有利于农场蔬菜的生长;由于防空洞多是战时修建,因此该公司在防空洞建地下农场有利于节省建场投资;该公司在防空洞建地下农场,不利于该农场快速运出产品;加强技术保密不是该公司在防空洞建地下农场的目的。第5题,伦敦市区人口众多,对蔬菜需求量大,因此该农场建在伦敦市区,考虑的最主要因素可能是销售市场。
第6题,由材料“地下农场每天用LED灯照射18小时,蔬菜可在6~28天收获”可知,地下农场使用LED灯照射,可灵活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蔬菜生长周期,而露天种植蔬菜,日照时间较短,蔬菜收获期较长,到达餐桌时间较长;蔬菜露天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因此与露天种植相比,地下农场的生产优势是灵活性强,但缺点是生产成本较高;材料中未体现出,与露天种植相比,地下农场具有市场广阔与适应性强的优势。
重难点二 农业地域类型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卷近5年2考)
(2019·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
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1)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2)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解析 第(1)题,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主要是由于当地热量较为充足从而适宜水果生长;由于当地降水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因此有利于水果品质的提高。第(2)题,宾川县为促进当地水果种植业的发展可采取的措施,可从延长产业链、树立品牌、开拓市场、发展旅游及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 (1)全年气温高,热量充足,热带、亚热带水果全年可以生长;(海拔高,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有利于水果品质的提高(糖分积累)。
(2)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水果加工业;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促进以水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1.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方法
(1)根据分布来判断
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地域性明显,先根据经纬度和陆地轮廓进行区域定位,确定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联系其分布范围,确定该区域的具体农业地域类型。
(2)根据农业生产结构、产品性质判断
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在农业生产结构中以畜牧业为主,再结合其产品来判定。混合农业是两者兼而有之,而且产值构成相当。
(3)根据农业特点判断
判断依据 判断结论
生产对象 生产目的 生产规模 地域类型
水稻 自给 小农经营 季风水田农业
牛、羊 面向国际市场 规模大的天然牧场 大牧场放牧业
小麦、玉米 面向市场 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高 商品谷物农业
判断依据 判断结论
谷物、牲畜 面向市场 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 混合农业
单一经济作物 面向国际市场 大规模的密集农场 种植园农业
奶牛 面向国内市场 大规模的人工草场 乳畜业
(4)根据存在问题判断
各农业地域类型的地理环境、生产特点不同,它们生产中所面临的问题也不相同,反映出地域差异和自身生产特点,因此根据其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判断所属农业地域类型。例如,季风水田农业的典型问题就是“生产规模小、科技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低、水旱灾害频繁”。
2.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业生产存在问题分析思路
问题往往是与原因联系在一起的。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产生的生态方面的问题,如土壤盐碱化、沙化等;二是人类为追求农业生产的高利润,过度投入化肥、农药等,造成土壤环境的污染和农产品的污染。
(2)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的分析思路
①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展特色农业(或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
②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加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④科技兴农,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⑤推进农业的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
⑥积极开拓市场,树立品牌意识。
⑦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农业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的区别
农业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农业类型侧重农业部门结构,如种植业、畜牧业等,农业地域类型侧重于农业区域特点,某个区域范围内主要发展同一种农业生产活动,如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
(2019·江苏太湖高级中学模拟)阿根廷时间2018年10月6日20时(北京时间2018年10月7日7时),第三届夏季青奥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开幕,各项比赛于10月6~18日举行。据此完成1~2题。
大牧场放牧业
1.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A.阿根廷时间即西三区的区时
B.青奥会开幕时,地方时0时经线位于阿根廷之西、北京之东
C.青奥会期间,晨线在地球上呈西北—东南走向
D.青奥会期间,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白昼不断缩短
2.阿根廷是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这主要得益于该国( )
A.人口稠密,为畜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B.全年温和多雨,为畜牧业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多汁牧草
C.有大面积地广人稀的草场和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
D.处于临海位置,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的外运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由题中信息可知,阿根廷时间比北京时间迟11个小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故阿根廷时间为西三区的区时,A项正确;若阿根廷时间为20时,则0时经线应该在东一区,即阿根廷之东、北京之西,B项错误;青奥会开幕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晨线呈东北—西南走向,C项错误;青奥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不断南移,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白昼不断增长,D项错误。
第2题,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产品主要供出口,而不是面向当地市场,A项错误;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地区,B项错误;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并不是靠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发展起来的,C项错误;阿根廷处于临海位置,对外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的外运,D项正确。
(2019·山东潍坊一模)等高活篱笆是指在坡面上大致沿等高线种植的窄条状植物带。篱笆之间的土地常用来种植作物,作物与篱笆构成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称篱笆间作,是农林复合业的一种形式。某研究所在三峡库区开展了等高活篱笆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图甲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地表径流速度对比,图乙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含沙量的对比。据此完成3~5题。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图甲
图乙
3.该农林复合系统中,等高活篱笆的最理想植被是 ( )
A.乔木 B.灌木
C.草本 D.灌草结合
4.该农林复合系统在三峡库区能够( )
①减少径流总量 ②削减径流峰值 ③减少泥沙含量 ④降低径流速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若干年后,该农林复合系统能影响篱间地的 ( )
A.地形类型 B.坡度大小
C.气候变化 D.土壤类型
答案 3.D 4.D 5.B
解析 第3题,由材料可知,等高活篱笆是作物与篱笆间作构成的土地利用方式,且由于大多数篱笆本身高度不高,因此要求等高活篱笆之间的植被高度不应过高。灌木虽然高度不高,但各灌木之间间隙较大,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减轻降雨带来的水土流失,该农林复合系统中,等高活篱笆的最理想植被是灌木与草本结合。
第4题,由图可知,活篱笆试验地停雨时刻比坡耕地停雨时刻的地表径流速率和径流含沙量低,因此该农林复合系统在三峡库区具有削减径流峰值和减少泥沙含量的作用;由于该农林复合系统使地表摩擦力增大,因此在三峡库区对径流量起到降低径流速度的作用;该农林复合系统在三峡库区不会起到减少径流总量的作用。
第5题,由于等高活篱笆分布位置的固定性,因此在没有等高活篱笆的较陡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而流失的水土由于受到等高活篱笆的阻挡,在等高活篱笆处堆积,因此若干年后,该农林复合系统能影响篱间地的坡度大小。
专题跟踪检测七
制 作 者:
适用对象:高中学生
制作软件:Powerpoint2003、
Photoshop cs3
运行环境:WindowsXP以上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