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春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cáo dū lǔ léi zhē
( )操 都( ) ( )肃 ( )鼓 ( )起来
ɡuǐ jié quán chuǎn zhuì
( )计 两( ) ( )头 ( )气 ( )下去
二、多音字组词。(8分)
bó( ) tiǎo( )
泊{ 挑{?
pō( ) tiāo( )
pì( ) ?hōnɡ( )
辟{??? 哄{
bì( ) hǒnɡ( )
三、选择题。(10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A. 了解(liǎo) 遂愿(suì)
B. 刚劲(jìnɡ) 折腾(zhē)
C. 都督(dōu) 袭击(xī)
D. 晦暗(huì) 金钗(chāi)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照办 预计 紧急 自有妙用
B. 饥喝 部置 调度 天造地设
C. 探听 恰好 官府 荒郊野外
D. 诡计 拖着 坠下 喜不自胜
3.下列不是出自《三国演义》中的成语的一项是( )
A. 草船借箭??三顾茅庐
B. 如鱼得水??单刀赴会
C. 鞠躬尽瘁??乐不思蜀
D. 调兵遣将 龙潭虎穴
4.下列故事中主人翁不是诸葛亮的是( )。
A. 刮骨下棋
B. 空城计
C. 七擒孟获
D. 火烧赤壁
5.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很多方面,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他知道周瑜的险恶用心,但他不动声色,出人意料地提出只要三天造好箭,并按周瑜意愿立下军令状。
②他算到了天气,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③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④他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守信,特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提借船之事,知道曹操谨慎多疑,看不清虚实不会轻易出兵,因而大张旗鼓,雾夜佯攻曹营。
⑤他甚至算到了周瑜取箭后必然疑惑,但绝不会直问原因,所以请鲁肃同船取箭,做个见证,回去好向周瑜讲述取箭经过。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四、填空题。(23分)
1.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8分)
(1)那风筝飘飘飘飖,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一会儿就不见了。( ?? ???)
(2)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 ? ??)
(3)走到庙前,看见庙门上贴着一张榜文,上面盖着官府的印信。(指官府的图章)
(4)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 )
(5)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 ? ??)
(6)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
(7)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 ??)
(8)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水浒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 。?我知道里面著名的故事: 、
、 。(4分)
(2)《红楼春趣》这篇课文讲述的是 等人在大观园 的故事。故事中人们放风筝就认为是 。(3分)
(3)人闲桂花落, 。 ,时鸣春涧中。
3.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写比喻句)
.
(2)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
(3)我们饮酒作乐。我们天亮了回去。(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
五、阅读与理解。(16分)
风 筝
林庚
从小我就欢喜放风筝,故一切风筝好像都同我有一点缘分。但一个风筝能到我的手中,不是一件很容易事情,第一得把零用钱慢慢积存起来,才能买得一个放得起的风筝。第二住在城里没地方可放,等到有风了,还得央求听差替我们爬上房顶,或用叉杆兜起,高高的摇着。有时候父亲有正经事叫他们做,放风筝自然是儿戏,我们便只好空望着天上的好风了。最不幸的却是末一层,房子左右前后总有许多的高树与电杆,风稍微急一点,或忽然转了方向变小了的时候,风筝便会挂到那上面去,许久积下来的钱就这样轻轻地飞去了,纵使舍得,也总有个无能为力的时候,于是青黄不接中,只好背着手,站在园子里,昂头看天上别人家飘扬着的东西,点点它,批评它,确也有一种不可形容的滋味。风筝从你房角里斜刺飞起,如一面顺风的船帆,你便不能不看,于是升到极高的天上去了,之后会看见有彩色的纸条飘然系上去,有时有玲珑的小人,灯笼,纸球……,这些都一直高飞,飞到与风筝在一起而有些看不清了,于是你又看见收线,风筝愈来愈大,渐渐什么都鲜明了,先下来的是小人,纸球……,后来又有彩色的纸条从屋脊上掠过,最后是一个风筝翩然一闪地落下墙那边去了,这在心上是希望呢,是嫉妒呢,欣悦与惋惜似乎占满了一个童心。空中风筝不见了,傍到门边坐到门限上去,方觉得脖子已发疼了。
北平前十来年,是还保持着故都盛况的,如旧年新正的看灯,新年春秋二季的排楼。每到积雪方融的二月,春风正好的时候,天上的风筝常是不计其数,龙睛鱼的尾巴如美髯公的胡须,在天上还听得见吹拂得花拉花拉的响声。老鹰照例是会在天上打旋的,这是我小时候最羡慕的一种风筝,它只在胸上有一根线索着,飞起来身子是平的,十分的灵活,当天上许多风筝都沉静不动的时候,独它扶摇直上雍容回旋着,有时忽然一放线,便会如鹰捕食一般翻身直落,但紧接着又翻回来,这样的风筝在我心中是最理想的,而且我自小见到真鹰时也总是把什么都忘了,站在那里呆看。
二月间南风最多,所以太阳总可以正面的照在风筝上,于是一些风筝的颜色都鲜明了。有一种风筝平常叫做疲腿,它是个四不像,不能说它是什么,却又像一个有骨头的,放在天上时十分稳健。背上背有一张响弓,琴一般的永远被风吹着,我小时一听见有这种声音,必即刻从屋里跑出去在满天里找它。它被日光照在身上,因为有许多白的地方,显得如一朵金色的远云。它又可飞得极高,天青的时候,看的眼花的孩子的心,几乎疑心自己是掉到海边去了。
风筝在传说中是放晦气的,所以落到谁家院子里,那家必定赶快把它撕掉。但在我放风筝以来,此说大约已被玩的人忘记了,小孩子有风筝自然拿去放,没有风筝呢,心里总很希望凭空能掉下一个风筝来。记得好像是在正月,有一个绿色的水桶样子的风筝,底下垂着一条绿绒绒的细长尾巴,每天清早必定从我家屋角斜飞过去。对于那水桶我真想把它拿过来,好像那上面拴着青青的童心飞入如碧海的晴天中去。
近年来,北平的风筝一年少似一年,许多风筝铺都歇业了。从前东安市场有一个卖绢做的翠鸟的风筝摊,他用的竹子都是在天秤上称过的,线是一根牵在鸟嘴上,飞起来十分伶俐,风吹着绿色绢绸做的两翼,有说不尽的轻快的美。这样的风筝,连同订好的一份丝线,与一个线车,常要售价二元。卖这东西的是一个老人,近年来也已不见了。
1、根据词语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3分)
(1)没有办法计算数目。 ( )
(2)指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
( )
(3)比喻人才或物力前后接不上。 ( )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6分)
(1)作者小时候放风筝不是一件很 容易的事情,一是 ,二是 。虽然 传说中放风筝就是放晦气,但是小孩子们总很希望 。
(2)文章描写了很多风筝,来表达作者的感受。 风筝使“我” 总是把什么都忘了,站在那里呆看。 风筝拴着“我”青青的童心飞入如碧海的晴天中去。 风筝使“我” 疑心自己是掉到海边去了。
3.文章中讲了作者在北平 的事情,表达了作者
对 的喜爱之情。(2分)
4.文中与《红楼春趣》有什么相同的内容?(2分)
.
5.阅读林庚的《风筝》与《红楼春趣》有什么区别?(3分)
.
.
六、表达与习作。(33分)
1.名著人物我来评。从“四大名著”中选取一个人物加以评价。
写出自己喜欢的哪本书,哪个人物,以及喜欢的原因。(3分)
.
.
.
2.习作。(30分)
题目:珍藏___________
物质上的珍藏,给人一种踏实感;精神上的珍藏,给人一种甜蜜感。美丽的,美好的,可以珍藏;真挚的,真诚的,可以珍藏。最温馨的珍藏是回忆,最难忘的珍藏是真情。一张贺卡,一张照片,一支钢笔,一枚邮票,一个微笑,一席话语,一缕思念,一丝感动……经过珍藏,陶冶了情操,升华了思想。请以“珍藏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曹)操 都(督) (鲁)肃 (擂)鼓 (遮)起来
(诡)计 两(截) (拳)头 (喘)气 (坠)下去
二、多音字组词。
bó(停泊) tiǎo(挑战)
泊{ 挑{?
pō(湖泊) tiāo(挑选)
pì(开辟) ?hōnɡ(哄然大笑)
辟{??? 哄{
bì(复辟) hǒnɡ(哄人)
三、选择题。
1. C
2. B
3. D
4. A
5. A
四、填空题。
1.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1)那风筝飘飘飘飖,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一会儿就不见了。( ??转眼???)
(2)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 ?好像??)
(3)走到庙前,看见庙门上贴着一张榜文,上面盖着官府的印信。(指官府的图章)
(4)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一口气喝完)
(5)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 ?为什么??)
(6)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名字叫做?)
(7)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正赶上无事??)
(8)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已久)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水浒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我知道里面著名的故事: 吴用智取生辰纲、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宋江率军三打祝家庄。
(2)《红楼春趣》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放风筝的故事。故事中人们放风筝就认为是放晦气。
(3)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按要求写句子。
(1)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就像一座彩桥悬在上空。
(2)妈妈今年工作很努力,果然年终得了一个大奖。
(3)我们只管饮酒作乐,天亮了就回去。
五、阅读与理解。
1、根据词语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 不计其数
(2) 无能为力
(3) 青黄不接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 因为买不起 因为没地方可放 凭空能掉下一个风筝来
(2) 老鹰风筝 水桶风筝 疲腿风筝
3. 放风筝、看风筝 风筝
4. 放风筝就是放晦气。
5.林庚的《风筝》是一篇散文,生动描写了北平放风筝的习俗和他对风筝的喜爱。整篇文章都是叙述,没有人物描写。《红楼春趣》是一段故事,记叙了贾宝玉与众姐妹、丫头们在大观园放风筝的经过,突出了他们放风筝时的自由快乐,表现了宝玉等人对大观园美好生活的热爱。描写特别,人多,风筝多,通过大量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展示人物的特点。
六、表达与习作。
1.我最喜欢《水浒传》中的武松这位英雄。他路过景阳山冈,沿途看到“山上有老虎”的 告示,可他偏向虎山行。碰到猛虎后,与之展开激烈的搏斗,最终徒手将虎打死。足以可见他是一个武艺高强,胆色过人的人,实在令人佩服!
2.习作。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