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和Internet应用[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网络通信和Internet应用[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7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07-11-02 09: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8张PPT)
第8章 网络通信和Internet应用
8.1 计算机网络概述
8.2 典型局域网的环境设计
8.3 Internet及应用
8.1 计算机网络概述
8.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
8.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8.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8.1.4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返回目录
8.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信息交换。
(2)资源共享。
(3)分布式处理。
返回本节
8.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通信子网
2.资源子网
3.通信协议
图8-1 计算机网络组成示意图
1.通信子网
(1)通信控制处理机(CCP)。
(2)集中器(Concentrator)。
(3)调制解调器(Modem)。
(4)网络适配器。
2.资源子网
(1)主计算机(Host)。
(2)终端(Terminal)
3.通信协议
为使网内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可靠有效,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称为通信协议,计算机网络与一般计算机互连系统的区别就在于有无通信协议的作用。
返回本节
8.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通信距离进行分类
这是人们经常用到的网络分类方法,它又可为三种: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
2.从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分类
无论局域网还是广域网,一般都有五种基本的网络拓扑结构。即:星型、树型、环型、分布式及总线型结构。
(1)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
广域网是一种跨度大的地域网络,通常覆盖一个国家或州。网络上的计算机称为主机(host),通过通信子网(communication sub net)连接,实现资源子网中的资源共享。
(2)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城域网是一种大型的局域网,因此使用类似于局域网的技术,它可能覆盖一个城市。传输速率通常在10Mbps以上,作用距离在10到50公里之间。
(3)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局域网地理范围一般在几百米到二十公里之间,适用于一个建筑物(办公楼)或相邻的大楼内,属于一个部门或者单位组建的专用网络,如公司或高校的校园内部网络。
(1)星型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结构的优点:控制简单;网络的故障容易发现;在网络中通信容量不大的情况下通信速度较快。
星型拓扑结构的缺点:网络的可靠性差(网络的性能依赖于中心节点,一旦节点出现故障,就会危及整个网络);中心节点的负担过重;所需通信线路较长且安装时的工作量较大。
(2)总线型拓扑。
总线型拓扑结构的优点是:总线结构简单灵活,扩充性好;可靠性高,节点间响应速度快;所需的通信线的长度少。
总线型拓扑的缺点是:由于通信线路的问题,总线的长度不能太长;故障诊断困难;公用一条总线,数据通信量较大。
(3)环型拓扑结构。
环型拓扑结构的优点:通信线路短;增加或减少工作站时仅需要简单的连接。
环型拓扑结构的缺点:由于通信结构的封闭性,一个节点出现故障会引起全网的故障;检测故障困难。
图8-2 星型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8-3 总线型拓扑示意图
图8-4 环型拓扑示意图
返回本节
8.1.4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分层次的网络体系结构
2.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体系结构
1.分层次的网络体系结构好处
(1)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2)灵活性好。
(3)结构上可分隔开。
(4)易于实现和维护。
(5)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
网络协议的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图8-5 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示意图
2.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体系结构
(1)层次的划分。
(2)协议(Protocol)是对数据格式和计算机之间交换数据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正式描述。
(1)层次的划分( OSI模型 )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3)·网络层(network layer)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5)·会话层(session layer)
(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图8-6 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
图8-7 具有五层协议的原理体系结构
(2)协议(Protocol)
1)Ethernet(以太网)属网络低层协议,通常在OSI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操作。
2)NetBEUI(Net 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协议主要是为小型局域网设计的,用于NetBEUI网、WinNT网。Microsoft从80年代中期一直在自己的联网产品中支持该协议。
3)IPX/SPX(Internet work Packet eXchange/Sequential Packet eXchange)是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中的两层通信协议,它们造就了Novell网络的特色,几乎成了Novell网的代名词。
4)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全称为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返回本节
8.2 典型局域网的环境设计
8.2.1 局域网的特点
8.2.2 局域网的基本组成
8.2.3 典型局域网的组装
返回目录
8.2.1 局域网的特点
(1)局域网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一般为10Mbps以上,光纤局域网可以达到1000Mbps。
(2)局域网具有较好的传输质量,误码率通常在10-7至10-12之间。
(3)局域网可以支持多种传输介质,例如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等。
(4)局域网能够支持简单的点对点通信或多点通信,允许低速或高速的外部设备或者不同型号和不同厂家的计算机接入到网络中。
(5)在局域网中,通信处理功能一般都被固化在一块称为网络适配器LNA(Local Network Adapter)的电路板(网卡)上。
返回本节
8.2.2 局域网的基本组成
1.网络服务器
2.工作站
3.网卡
4.传输介质
1.网络服务器
从网络服务器的应用角度,可以分为:文件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通信服务器等。
从网络服务器的设计思想角度,可以分为:专用服务器和通用服务器。
从服务器本身的硬件结构角度,可以分为:单处理器网络服务器和多处理器网络服务器。
2.工作站
在网络环境中,工作站是网络的前端窗口,用户通过它访问网络的共享资源。工作站至少应当包括键盘、显示器、CPU(包括RAM)。大多数工作站带有软驱和硬盘。然而,在某些高度保密的应用系统中,往往要求所有的数据都驻留在远程文件服务器上,所以,此类工作站便属于不带硬盘驱动器的“无盘工作站”。
3.网卡
网卡的基本功能:
(1)网卡实现工作站与局域网传输介质之间的物理连接和电信号匹配,接收和执行工作站与服务器送来的各种控制命令,完成物理层的功能。
(2)网卡实现局域网数据链路层的一部分功能,包括网络存取控制,信息帧的发送与接收,差错校验,串并代码转换等。
(3)网卡实现无盘工作站的复位及引导。
(4)网卡提供数据缓存能力。
(5)网卡还能实现某些接口功能。
4.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用来传送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常用的传输介质有:
(1)双绞线(Twisted Pair)
(2)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
(3)光纤(Optical Fiber)
(4)无线传送
返回本节
8.2.3 典型局域网的组装
1.局域网安装的准备
2.硬件安装
3.安装NT Server服务器
4.设置Windows 95/98、NT工作站
1.局域网安装的准备
(1)硬件要求
(2)所需软件(中文版)
(3)工具
(4)假设条件
2.硬件安装
每台机器都接一块网卡,用网线将网卡与集线器(HUB)连起来。
(1)网卡
(2)水晶头的连接
3.安装NT Server服务器
(1)安装的时候把服务器硬盘格式化为NTFS,因为NTFS是专为WinNT设计的,它具有许多新特性来保证可靠的存储和数据检索 。
(2)在第一次安装NT Server时,不要立刻安装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Web服务,最好等到网络调通后再安装。
(3)建议使用NT默认目录,因为有不少软件是默认NT目录的。
4.设置Windows 95/98、NT工作站
图8-9 安装TCP/IP协议
图8-10 TCP/IP属性“IP地址”选项卡
图8-11 TCP/IP属性“网关”选项卡
图8-12 “文件及打印共享”对话框
返回本节
8.3 Internet及应用
8.3.1 Internet概述
8.3.2 IP地址和域名
8.3.3 基于Windows的Internet连接
8.3.4 WWW及浏览器
8.3.5 用Outlook 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
8.3.6 文件传输(FTP)与远程登录(Telnet)
返回目录
8.3.1 Internet概述
当前信息网络的发展有三个动向:
(1)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即信息高速公路)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的规划和建设。
(2)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InternetⅡ的规模和应用正在飞速地发展。
(3)商业化的网络服务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市场,并正在被大力开拓。
1.Internet的定义
2.Internet的形成
3.Internet的功能
4.Internet的发展
5.Internet的工作方式
6.连接Internet的几种方法
1.Internet的定义
Internet又称因特网,是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的英文简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正确地说是网络中的网络。Internet是由各种网络组成的一个全球信息网,可以说是由成千上万个具有特殊功能的专用计算机通过各种通信线路,把地理位置不同的网络在物理上连接起来的网络。
2.Internet的形成
Internet是由美国的ARPANET发展和演化而成的,ARPANET是全世界第一个分组交换网。
3.Internet的功能
Internet的资源分为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两类。Internet向用户提供的主要功能可分为5个方面:网上信息查询、网上交流、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远程登录等。
4.Internet的发展
从1983年到1994年是Internet发展的第二阶段,核心是NSFNET的形成和发展,这是Internet在教育和科研领域广泛使用的实用阶段。
1990年到 1991年,IBM、MCI和 Merit三家公司共同协助组建了一个先进网络服务公司 ANS(Advanced Network Services)专门为 NSFNET提供服务。NSFNET的形成和发展,使它成为Internet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5.Internet的工作方式
Internet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方式访问资源。当用户连接Internet后,首先启动客户机软件,如Internet Explorer(简称IE)或Netscape,生成一个请求,通过网络将请求发送到服务器等待回答。服务器由一些更复杂的软件组成,它在接受到客户端发来的请求后分析请求并给予应答。应答信息通过网络返回到客户端。客户端软件收到服务器发送的信息后将结果显示给用户。
6.连接Internet的几种方法
(1)通过拨号连接。
(2)通过专线连接。
(3)通过光纤连接。
(4)通过无线网连接。
(5)通过分组交换网连接。
返回本节
8.3.2 IP地址和域名
IP地址
一个IP地址包含着网络标识、主机标识、子网标识。与电话号码一样,IP地址是由Internet网络中心统一分配的,这样Internet上的IP地址就为每台主机作了唯一标识。
域名系统
域名系统为用户提供名字,并将这些名字解析为IP地址,然后网络间可通过IP地址进行互访。
域名由若干代表不同层次概念的子域名和圆点组成,例如.cn是北京电报局主机服务器的域名。域名的定义工作由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服务器系统完成,它把形象化的域名翻译成对应的数字型IP地址。
返回本节
8.3.3 基于Windows的Internet连接
1.安装与配置好调制解调器
2.添加TCP/IP通信协议
3.建立拨号网络
4.配置拨号网络
5.拨号上网
图6-18 添加新硬件向导
图6-19 安装驱动程序
1.安装与配置好调制解调器
2.添加TCP/IP通信协议
图8-15 “选定网络组件类型”对话框
图8-16 “选择网络协议”对话框
3.建立拨号网络
拨号上网是通过公用的电话网(PSTN)接入Internet,用户只要通过电话线和调制解调器将计算机和Internet服务商的主机相连接,就完成了上网的过程,如图所示。
4.配置拨号网络
图8-20 “拨号网络”窗口
图8-21 “创建新连接”对话框(1)
5.拨号上网
在拨号网络建立连接之后,就可以通过Modem上网了。
图8-25 “连接到”对话框
返回本节
8.3.4 WWW及浏览器
1.万维网WWW
2.浏览器
3.收藏夹的使用
1.万维网WWW
Web(或WWW)是万维网(Word Wide Web)的简称。WWW是一种基于超文本(Hypertext)方式的信息查询工具,也是Internet一个代表性的信息查询工具。
WWW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工作方式。客户机就是连接到Internet上的计算机。在客户端使用的程序称为Web浏览器。
WWW用统一资源定位器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描述资源的地址和访问资源时所用的协议。
2.浏览器
(1)IE的启动。
(2)IE界面。
(3)浏览网页。
(4)保存浏览的网页。
3.收藏夹的使用
(1)收藏所需网页。
(2)使用收藏夹中的地址。
(3)整理收藏夹。
返回本节
8.3.5 用Outlook 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
1.申请E-mail信箱
2.电子邮件的撰写
3.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
4.查找与阅读电子邮件
5.邮件的回复与转发
6.通讯簿功能
1.申请E-mail信箱
申请E-mail信箱可通过ISP获得,在Internet上也有许多站点提供免费E-mail服务。
图8-37 在163网上申请免费E-mail地址
图8-38 登记有关个人信息
2.电子邮件的撰写
(1)信头:信头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收件人:收件人的E-mail地址。
抄送:可同时接收该邮件的其他人的E-mail地址。
主题:概括信件内容的一句话。
(2)信体:信体是收件人可以看到的内容。
3.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
(1)拨号上网,完成计算机与服务器的连接。
(2)启动Outlook Express 5.0。
(3)设置邮件帐号。
(4)建立新邮件。
(5)发送邮件
4.查找与阅读电子邮件
图8-48 预览邮件窗口
5.邮件的回复与转发
(1)回复邮件。
(2)转发邮件
图8-50 回复邮件窗口
图8-50 回复邮件窗口
6.通讯簿功能
在Outlook Express中通讯簿是一种管理通讯对象的工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向通讯簿添加信息。
返回本节
8.3.6 文件传输(FTP)与远程登录(Telnet)
1.文件传输(FTP)
2.远程登录Telnet与BBS
1.文件传输(FTP)
文件传输(FTP)服务是Internet中最早提供的服务功能之一,目前仍在广泛使用。文件传输服务提供了在Internet的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相互传输文件的机制,它是由TCP/IP协议中的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支持的,允许用户将文件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上,并且能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FTP服务采用典型的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模式。
FTP服务是一种实时的联机服务。
常用的FTP服务器地址:
ftp.bup. ftp.nankai. ftp.pku.
ftp.tsinghua. ftp.download. ftp.
ftp.
ftp. ftp. ftp.
图8-52 在IE访问FTP站点
2.远程登录Telnet与BBS
远程登录Telnet是Internet提供的一项重要服务,它能够登录到一台远程主机上并运行其中的程序。Telnet的远程登录服务也是基于Telnet标准的应用,是TCP/IP协议应用层登录的一部分。远程登录所有的软件是Windows系统提供的Telnet.exe程序。
返回本节
Thank you very much!
谢谢您的光临!
返回目录
结束
同课章节目录